首页>统计数据>数据解读

综合施策促发展 价格稳定暖民生 ——党的十八大以来北京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之九

字号:      分享:
日期:2022-09-28 09:19    来源: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

价格是度量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冷暖的温度计,物价稳则民心稳。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中美贸易摩擦、全球疫情蔓延、地缘政治冲突加剧、主要经济体通胀压力不断攀升等外部压力,北京严格落实中央关于经济工作的各项部署,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不断完善和创新宏观调控方式,加快疏功能、转方式、治环境、补短板、促协同、惠民生,持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首都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市场供求关系总体平稳,价格水平运行在合理区间。


一、居民消费价格


(一)北京CPI保持温和上涨 波动幅度趋缓


十年来,北京始终坚持首都城市战略定位,注重完善价格机制,逐步理顺价格关系,建立健全三级价格调控体系,积极应对生活必需品价格波动,确保价格稳定。2012-2021年,北京CPI保持温和上涨态势,各年涨幅在1.1%~3.3%之间,年均上涨2.1%,与“十八大”前相比,价格运行更加平稳。扣除食品和能源的核心CPI涨幅在1.1%~2.8%之间,年均上涨1.8%。八大类商品和服务价格“七升一降”。其中,食品烟酒价格年均涨幅居八大类之首;医疗保健、居住、教育文化娱乐和其他用品及服务价格年均涨幅在3.0%以内;衣着和生活用品及服务价格相对平稳;交通通信价格有所下降。



捕获.PNG


(二)市场和政府双向发力 首都食品价格更加“稳当”


十年来,北京不断创新和完善调控方式,通过发展生产、组织货源、畅通物流、投放政府储备、强化市场监测和监管等措施,确保“米袋子”“菜篮子”价格稳定。2012-2021年北京食品价格涨跌幅在-1.0%~6.6%之间,年均上涨3.3%,较“十八大”前价格更加稳定。北京作为特大城市,农产品外埠依存度高,“猪周期”等全国性农产品生产规律以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等均对北京食品价格走势产生显著影响。2018年以来,猪肉价格上行周期叠加非洲猪瘟疫情,加之极端天气和新冠疫情影响,食品价格面临较大上涨压力。市委市政府迅速响应,立足产地、运输、批发、零售等产业全链条,针对各环节逐一细化落实措施,各大批发市场、商超等积极发挥保供骨干作用,与政府调控形成合力。在多轮疫情发生后,均第一时间控制生鲜食品价格涨势,北京市食品价格涨幅显著低于全国同期水平。2021年,在各项措施的作用下,随着疫情防控形势向好和生猪产能恢复,食品价格由升转降。


(三)服务价格重要性凸显  民生领域价格稳中有降


十年来,北京产业结构和居民消费结构发生较大变化,教育、健康、文化、旅游等产业蓬勃发展,2021年北京服务业占GDP比重超80%,居民服务领域消费需求持续释放,带动相关领域价格平稳上涨,服务价格在物价平稳运行中的作用愈加突出。2012-2021年,北京服务价格涨幅在1.1%~5.5%之间,年均上涨3.2%,服务价格对当年CPI涨幅的贡献率平均超6成。北京各项改革惠民措施持续推进,通过价格调节机制,持续助力民生福祉改善,住房、教育等民生服务领域价格平稳运行,部分价格稳中有降。2018-2021年居住价格年均上涨1.2%,与2012-2017年年均上涨3.5%相比,涨幅明显回落;北京不断规范普惠性幼儿园管理,推动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安全、优质发展,2019-2021年学前教育价格累计下降6.2%。


(四)工业消费品价格稳定 资源价格改革稳步推进  


十年来,北京工业生产、研发、物流体系更趋完善,居民物质生活极大丰富,在各项促消费政策的带动下,消费结构不断升级,“绿色消费”“理性消费”的理念深入人心,市场需求增长平稳。即使在中美贸易摩擦、新冠疫情等突发事件冲击下,工业消费品价格依然保持平稳运行。2012-2021年,工业消费品价格涨跌幅在-1.2%~1.4%之间,年均下降0.3%。文娱耐用消费品、大型家用器具、交通工具价格年均分别下降5.3%、3.0%和2.5%;服装、家庭日用杂品、个人护理用品等衣着和生活用品类价格年均涨幅均在0.6%以内。北京坚持水、电、气、医疗等公共资源产品市场化价格改革方向,运用价格机制引导居民节约公共资源、合理消费。为减轻居民医药费负担,2019年起,北京积极探索和完善药品集中带量采购机制,西药价格持续下降,2020-2021年平均下降3.6%。


二、工业生产者价格


(一)外部环境复杂多变,改革、调控稳定价格


党的十八大以来,北京PPI总体运行情况可分为“下降—企稳—波动”三个阶段:



222.png


1.2012-2015年,PPI同比连续下降


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四年后,发达国家财政、货币强刺激政策效应逐步消退,世界经济增速回落至3%左右;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2012年至2015年,北京PPI同比连续4年下降,年均降幅2.0%。其中,为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要求,促进节能减排和产业结构调整,北京积极推进水、电、燃气和热力等价格改革,对PPI的年平均影响为0.5个百分点。


2.2016-2019年,PPI同比企稳


2016年至2019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力,低端、过剩产能逐渐化解,PPI同比年均降幅收窄至0.4%。其中,2016年PPI同比下降1.9%,降幅比2015年收窄1.2个百分点;2017年,PPI同比上涨0.7%;2018年3月,美国单方面发起中美贸易摩擦,市场新增需求不足,2018年PPI转为持平,2019年同比下降0.4%。


3.新冠疫情爆发,PPI先降后升


2020年,突发的新冠肺炎疫情给经济带来巨大冲击,PPI月度同比在5月降至低点;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疫情得到快速遏制,各地区、各部门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施行“六稳六保”和保供稳价等调控政策,国内经济供需得到修复,PPI月度同比降幅逐步收窄;2020年,PPI同比下降0.9%,降幅比2019年扩大0.5个百分点。2021年,国外疫情持续蔓延,全球供应链产业链稳定性受损,从原材料成本端推升PPI,2021年同比上涨1.1%。


(二)工业发展减量提质,PPI稳定性逐渐提升


1.坚定不移疏解非首都功能,严控非首都功能增量


十年来,北京坚定不移疏解非首都功能,放弃“大而全”的产业结构,成为全国首个减量发展的城市,冶金、化学工业在经济中占比逐渐降低,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对北京PPI的影响逐步减弱。其中,2012年,国际大宗商品期货价格指数CRB同比下降9.9%,冶金、化学工业出厂价格对PPI的合计影响为-0.36个百分点,CRB变动1%对PPI的影响为0.036个百分点;2021年,CRB同比上涨40.9%,冶金、化学工业出厂价格对PPI的合计影响为0.59个百分点,CRB变动1%对PPI的影响降至0.014个百分点。


2.着力构建高精尖工业,增强长期发展韧劲


2012年至2021年,高技术工业出厂价格同比降幅总体呈收窄走势,前5年同比降幅[1]平均值为4.4%,后5年降幅平均值为1.9%,显示北京高技术产品在市场中的竞争优势有所加强,高技术产品逐渐走向高精尖。


在主要的高技术工业领域中,医药制造业出厂价格同比前5年平均上涨1.3%,后5年涨幅收窄至0.1%,生物药品制品的高技术溢出和规模效应扩大带来的价格下降逐渐成为影响医药制造业价格的重要因素。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出厂价格同比前5年平均下降5.9%,后5年平均降幅收窄至2.8%;在主要的电子产品中,液晶显示模组、集成电路等核心技术产品产量上升较为明显,2012年至2020年,产量分别上升4.5倍和4.3倍,其价格变动逐渐成为影响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价格变动的主要因素。


3.北京与全国PPI同涨降,稳定性高于全国


2012年至2021年,北京PPI同比“七降二升一平”,全国PPI同比“七降三升”,除2018年北京PPI同比持平、全国上涨3.5%外,其余各年均保持同涨同降的趋势。从波动区间对比看,北京PPI同比在-3.1%至1.1%之间波动,而全国PPI同比在-5.2%至8.1%之间波动,北京PPI稳定性高于全国。



捕获3.PNG


从影响PPI变动的主要因素看,北京工业中石化、金属、矿物开采等行业占比相对较低,大宗商品价格变动对北京PPI的影响弱于全国;2021年,石油相关行业[2]、金属冶炼压延加工[3]和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燃气生产和供应业共影响全国PPI同比上涨6.6个百分点,影响北京PPI同比仅上涨1.0个百分点,相差5.6个百分点,占总体差异的八成,是影响北京PPI与全国差异的主要类别。


十年来,北京各级党委政府始终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扎实推动各项民生工程,加强价格监测调控,围绕市场供需精准发力,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显著提升。


注:


[1] 按照价格统计的同质可比原则,高技术产品科技含量高、研发投入大,随着产品生命周期向中后期发展,技术溢出、规模效应等导致同等技术特征的高技术产品价格通常呈下降走势。


[2] 石油相关行业包括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化学纤维制造业等。


[3] 金属冶炼压延加工包括黑色金属冶炼与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关于我们站点地图建设意见法律声明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宋庄南三街209号院  邮编:101118
统一对外咨询电话:010-55535000(北京市统计局)
010-55533518(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
010-55533990(北京统计联网直报系统)

微信公众号

政务微博

主办单位:北京市统计局 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  承办单位:北京市统计发展促进中心
政府网站标识码:1100000012   京公网安备 11040102700027  京ICP备0500717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