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2月26日视察北京并发表京津冀协同发展重要讲话以来,京津冀三地积极贯彻落实相关精神,加快推进协同发展,经过三年的努力,各项工作取得长足进展。其中农业方面,三地积极制定落实各项农业发展政策,加快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农业生产不断向高端化、集约化迈进。
一、北京积极推进农业优化布局,津冀粮食生产稳步增长
在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疏解非首都功能的背景下,北京根据首都发展实际,按照“布局优化、生态优先、产业优质”的要求,加快推进“调转节”各项工作,积极压缩粮食生产规模,持续优化农业布局。2016年全年粮食播种面积131万亩,较2014年下降27.4%,粮食总产量53.7万吨,较2014年下降16.0%。天津积极改善种植业生产条件,加快推进种植类合作社培育进程,粮食全年播种面积和产量双增,较2014年分别增长3.3%和11.6%。河北启动实施“农业结构调整三年行动计划”,在积极推进种植结构优化调整的同时,促进粮食生产能力稳中有升,全年粮食总产量3460.2万吨,比2014年增长3.0%。
二、三地土地利用效能不断提升,粮食单产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以来,三地在收缩或稳定粮食种植面积的基础上,努力提高土地利用效能,粮食单产量不断提升。2016年,京津冀三地粮食单位面积产量分别达到6148.2公斤/公顷、5496.6公斤/公顷和5468.7公斤/公顷,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5452.1公斤/公顷),在全国排名中保持稳中有升态势。其中,北京排第7位,排名比2014年提高9位;天津排第15位,排名比2014年提高6位;河北排第16位,排名比2014年提高1位。
三、津冀蔬菜生产保持稳定,设施蔬菜较快发展
三年来,津冀地区在保持蔬菜产量稳中有升的同时,加大设施蔬菜发展力度,高端设施蔬菜实现增长。2016年,天津蔬菜产量453万吨,较2014年小幅下降1.6%;河北蔬菜总产量8193.4万吨,较2014年增长0.8%,两地蔬菜产量基本保持稳定。与此同时,设施蔬菜建设实现较快发展。其中,河北加快高端设施蔬菜建设,积极推动蔬菜的标准化生产,2016年设施蔬菜播种面积40.6万公顷,较2014年增长1.5%;实现蔬菜产量2895.1万吨,较2014年增长8.1%。天津积极推进设施农业示范区建设,不断增加大棚蔬菜种植面积,先后建成设施蔬菜示范区60个,总面积5万亩。
四、北京主动缩减养殖业规模,津冀基本保持稳定
在养殖业被列为限制发展的产业以来,北京市养殖业主动从重要的水源地和人口集中区退出,产出规模持续缩减。2016年生猪出栏量275.3万头,较2014年下降10.0%,家禽出栏3882.7万只,较2014年下降48.6%,禽蛋产量18.3万吨,较2014年下降6.9%;河北和天津生猪出栏数为3433.9万头和374.8万头,仅较2014年减少5.6%和3.0%。天津家禽出栏量基本稳定,2016年仅较2014年减少2.8%;河北实现小幅增长,增长1.9%。禽蛋方面,冀津两地产量均实现较快增长,分别达到388.5万吨和20.6万吨,较2014年分别增长7.1%和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