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诞节是多数西方国家最重要的一个节日。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许多市民和商家的“圣诞情结”越来越浓。日前,北京市统计局信息咨询中心就此题目在城八区对504位市民进行了调查。 白领阶层是主体 调查表明,29%即近三成的市民打算过“圣诞”。从准备过圣诞节的市民职业看,技术人员、教师、机关及事业单位人员占过节人数的比例达到37 %,企业职工的比例也较高,达到20%,再就是大中学生,占17.8%。结合被访者的年龄看,各年龄组过节者的比例随着年龄的提高而下降,在23—30岁的人群中,过节者的比例高达32.9 %,而中老年即46—60岁和60岁以上过节者的比例总共不到两成。 过节主要图气氛 信教之徒廖无几 圣诞节是西方国家具有宗教文化背景的节日。调查中,询问那些准备“过”圣诞节的人是否了解圣诞节的由来,53.1%即超过半数的人回答不了解。或许与校园的文化交流和历史有关,准备过节并了解圣诞节由来的人仅在在校学生和61岁以上老年人以及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者中超过了半数,其中老年人中了解圣诞节由来的比例最高,其他各年龄、各受教育程度的过节者中,了解圣诞节由来的比例都未超过半数。 当被问及为什么要过圣诞节时,48.6%的人回答“可以感受洋节日的气氛”,比例之高居各种原因之首,近四成的人说,“只为过节高兴,有个消费的机会”,还有约一成的过节者表示,过节可以收到亲人或朋友的礼物,这使他们很开心;只有2.7%的人说,他们过节是因为信奉基督教。 上述调查结果表明,准备过圣诞节的市民97.3%即绝大多数是为了图个节日的气氛,并借这个机会交友聚会。 过节消费逾九成 人均支出超两百 在西方,圣诞节是消费的高潮期。北京近三成的市民打算过圣诞节,尽管国界的方式与国外有很大不同,但是这个比例反映出的人数总量毕竟不少。对商家来说,商机究竟有多大呢? 调查表明,89%即近九成的被访者表示,他们过节将购买礼品或与亲朋好友聚会消费。从消费金额看,约四成的人花钱不超过100元,37.4%的人花钱在100—300元,15.3%的人花费三、五百元,打算花上千八百元和两、三千元的人总共为7.6%。综合分析表明,过节者的人均消费为200-300元。 从被访者的身份特征看,中学生的消费额大多在50—100元,大学生、教师、机关和部分事业单位人员则较多地开销100—300元;花销在千元以上的一“族”主要集中在私营企业老板、企业经理和部分事业单位的人员,而且年龄大都在23—30岁和31—45岁两个年龄组。 根据调查结果分析,虽然过节者的人均消费水平不是很高,而且又无特定的假日,但是近三成市民借节消费,包括礼品、餐饮、娱乐等消费,仍可产生数以亿元的消费额;更重要的是,圣诞消费的形成将拓出一个逐渐增大的新市场,这对习惯了借节促销的零售业、餐饮业和娱乐业乃至相关过节商品的生产行业都是不可不抓的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