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听,请说话(10s)
抱歉,没听清,请再说一遍吧
首页 > 最新发布

聚焦需求 增量提质 助力老人“近”享生活

字号:      分享:
日期: 2018-10-12 16:41     来源: 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

  ——2018年北京市养老现状与需求调查报告

  

  十九大报告提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构建养老、孝老、敬老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加快老龄事业和产业发展”的要求。为了解我市老年人生活状况、养老需求及养老生活中存在的问题,找准养老保障工作下一步着力点,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于近期针对60周岁以上老人开展了相关调查。调查采用多阶段抽样、随机拦访方式,涉及全市16区189个调查小区,样本量为1000个。此外,针对40-59周岁群体开展了网络调查,获得有效样本688个。

  

  一、被访老人生活现状与特点

  

  (一)被访老人基本情况

  

  在随机拦访1000位老年人中,女性占52.3%,男性占47.7%。从居住地看,城镇老人占77.5%,农村老人占22.5%;从年龄结构看,60-69周岁的老人最多,占51.4%,其次是70-79周岁,占34.5%,80周岁及以上的占14.1%;从月均收入看,收入在2001-4000元的最多,占37.9%,2000元以下和4001-6000元的老人数量相当,分别占26.8%和25.7%,6001元以上的占9.6%。

  

  (二)近4成老人是独生子女家庭,近2成老人仍有赡养义务

  

  调查显示,被访老人有1个子女的占39.9%,有2个子女(含)以上的占59.1%,另有1.0%无子女。从城乡分组看,城镇老人有1个子女的比例为47.1%,高于农村32.0个百分点,超8成农村老人有2个(含)以上子女。

  

图1 被访老人子女情况

  

单位:%

  

 

  注:由于对数据进行了四舍五入处理,所以各选项数据合计可能不等于100%。

  

  调查同时显示,当问及“您是否还有需要赡养的老人”时,有近2成的被访者仍有老人需要赡养。

  

  (三)超7成老人与配偶同住,多数老人身体状况尚可

  

  调查显示,当问及“目前您的居住状况”(多选题),被访老人与配偶同住的最多,比例为 73.3%,其次是“与已婚子女同住”(31.1%),第三位是“与(外、重)孙子女同住”(26.1%),独居老人占10.6%。

  

  从身体状况看,分别有12.9%、25.7%和46.7%的老人表示身体状况“好”、“较好”和“一般”,比例合计为85.3%。从城乡分组看,城镇老人身体状况好于农村老人,选择“好”、“较好”和“一般”的比重高于农村6.6个百分点。

  

  (四)被访老人收入来源有保障,城乡消费结构“大同小异”

  

  调查显示,被访老人收入来源较为集中,85.8%的城镇老人收入来自离退休工资,75.6%的农村老人收入来自基本养老保险。此外,农村老人靠子女提供和劳动收入的比重分别为29.3%和18.7%,分别高出城镇老人18.8个和16.1个百分点。

  

  从日常消费看,衣食住行和医疗是老年人的主要消费项目,选择比重分别为91.5%和76.5%,位居第三和第四的分别是补贴子女(22.2%)和外出旅游(21.6%)。从城乡分组看,城镇和农村老人消费项目基本一致,但各有侧重。除衣食住行和医疗外,城镇老人支出第三位是外出旅游,而农村老人支出第三位是补贴子女。

  

  (五)超9成老人满意目前生活状况,养老保障水平满意率超7成

  

  身体健康和稳定收入是保障老年生活质量的必要条件。调查显示,被访老人对目前生活状况的满意率[1]为93.4%,选择“满意”、“比较满意”和“基本满意”的比重分别为46.3%、18.6%和28.5%。同时,被访老人对我市目前养老保障水平的满意率为74.8%,其中选择“满意”的比重为30.4%,“比较满意”和“基本满意”的比重分别为15.3%和29.1%。

  

  二、被访老人养老需求

  

  (一)多数老人倾向就近养老,居家养老是首选方式

  

  调查显示,95.3%的被访老人计划在北京养老,其中88.5%的倾向于居住地附近养老。从养老方式看,居家养老是被访老人首选养老方式,其中,选择“自我照顾或家人照顾”比重为65.1%,选择“家人和社区照顾相结合”比重为18.8%,此外,选择“机构养老”比重为14.0%。另据网络调查显示,40-59周岁群体的养老方式更趋多元化。63.6%的被访者选择居家养老,18.0%的选择机构养老,另有17.3%的选择“旅居养老、抱团养老”等新型养老方式。

  

图2 不同年龄被访者养老方式对比

  

单位:%

  

 

  (二)近8成老人对家庭适老化设施有需求,紧急呼叫设备最受青睐

  

  调查显示,79.5%的被访老人希望家中配备适老化设施。其中,紧急呼叫设备需求最高,选择比重为70.3%,列第二、三位的分别是远程监控系统和家庭无障碍设施,选择比重分别为37.7%和34.7%;智能穿戴用品和生活辅助器具选择比例也超2成。分年龄看,年龄与家庭配备适老化设施的意愿成反比,60-69周岁老人希望家中配备适老化设施的比重高出80周岁以上老人19.5个百分点。另据网络调查显示,40-59周岁群体对家庭适老化设施的需求更高,选择比重达96.7%。

  

  (三)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需求较强,助餐和紧急救援列前两位

  

  近年来,随着养老照料中心、社区服务驿站等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的逐步建设和服务内容的不断丰富,老人对社区养老服务的需求也日趋旺盛。调查显示,80.3%的被访老人对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有需求。从服务内容看,助餐服务是被访老人首选,选择比重为62.4%,其次是紧急救援服务,选择比重为41.1%,文体娱乐活动、医疗康复护理和上门服务的选择比重在25.0%-30.8%之间。此外,在有上门服务需求的被访老人中,上门医疗呼声最高,选择比重为76.6%。

  

  图3 被访老人社区养老服务需求

  

  

  (四)机构养老优先考虑收费标准,月收费承受能力多在4000元以下

  

  当问及“如果选择机构养老,您考虑的主要因素有哪些?”时,收费标准居被访老人首选,比重为63.6%,第二、三位是医疗水平(56.4%)和服务水平(55.7%),地理位置的选择比重也在3成以上。对于养老机构每月收费标准,85.7%的被访老人的月承受能力在4000元以下。

  

  分城乡看,城镇和农村老人选择养老机构时,首要考虑因素均为收费标准;而城镇老人更看重医疗水平和服务水平,农村老人更看重地理位置。由于收入的城乡差距,机构养老费用承受能力也有不同。51.2%的城镇老人月承受能力在2001-4000元,89.5%的农村老人的月承受能力在2000元以下。

  --------------------------------------------------------------------------------

  [1] 满意率是指选择“满意”、“比较满意”和“基本满意”的被访者比例之和。

关于我们 站点地图 建设意见 法律声明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宋庄南三街209号院  邮编:101118
统一对外咨询电话:010-55535000(北京市统计局)
010-55533518(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
010-56249676(北京统计联网直报系统)

微信公众号

政务微博

主办单位:北京市统计局 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  承办单位:北京市统计发展促进中心
政府网站标识码:1100000012   京公网安备 11040102700027  京ICP备0500717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