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听,请说话(10s)
抱歉,没听清,请再说一遍吧
首页 > 最新发布

中关村指数评价报告

字号:      分享:
日期: 2010-07-26 11:12     来源: 北京市统计局 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

1999年6月,国务院对中关村科技园区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重要批复,提出了“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五年上台阶,十年创一流”的明确奋斗目标。中关村科技园区为北京高新技术企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优越的发展条件。经过几年的发展,中关村科技园区建设及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果,“中关村”已成为北京乃至中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品牌。

中关村指数是一种用来描述中关村科技园区及北京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状况,监测其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评价北京高新技术发展水平的指标系统。它是政府制定中关村及北京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规划和进行政策研究,对现状和未来做出评价从而进行科学决策必不可少的工具和手段。中关村指数是根据研究的目的和需要,从众多的统计指标中选择出具有内在联系的、有代表性的指标,按照特定的结构有机组成的指标群或指标集合,依据一定的评价方法,计算出的一种综合指数。

一、建立中关村指数意义

开展中关村指数评价对于监测中关村科技园区及北京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为市及区县政府制定有关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政策和发展规划提供决策服务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建立中关村指数,可测评出各园区及企业的综合发展及市场竞争水平、优势、劣势及其差距,引导各园区及企业面向国内和国际市场,不断扩大企业生产经营规模,提高企业资产质量和现代化水平,增强科技开发能力、发展能力和管理水平,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竞争能力和辐射带动作用,迎接经济全球化及中国加入WTO的挑战提供技术指导,并对企业的发展起到预警功能。

通过建立中关村指数及评价分析,可以帮助园区及企业通过综合竞争力各组成要素优势的比较,寻找内部潜力和市场潜力,发挥比较优势,挖掘资源要素潜力,提高综合经济效益。

二、建立中关村—北京高新技术发展指数遵循的原则

1.系统性和代表性

中关村—北京高新技术发展指数体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因此,在建立指数体系时,相应的指标及指标体系要具有高度的系统性和概括性。设立的指标要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不仅要有足够的涵盖面,能够从不同角度、各个层次来反映园区及企业的总体状况,而且指标间还要具有一定的内在联系,这样便于进行定量和定性的分析,可以比较准确而且有序地描述园区及企业综合竞争力。

2.可比性

评价的目的在于进行比较,要在比较研究的基础上来正确认识和分析当前各园区及企业实际水平及差距,通过比较分析,正确地评价各园区及企业的综合竞争能力以及所处的位置。所以,在设置评价指标时,一定要考虑到设置的统计指标要具有可比性,要选用各园区及企业之间具有共性的指标,而且选用指标的统计口径必须一致,以保证评价比较的合理性。

3.可操作性

从理论上来讲可以设计出一个详细的、理想的评价指标体系来全面而且完整的描述各园区及企业综合竞争力,但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往往会遇到一些难以操作的实际情况。如许多数据很难准确统计和收集;许多定性的指标过多地掺杂了人为的因素,不利于客观和准确地反映各园区及企业的真实状况;许多统计数据的来源不稳定且没有权威性,不利于长期的跟踪比较等。因此,设计园区及企业评价指标体系时,选用的指标一方面要简洁明了,综合性强,重点突出,便于操作;另一方面要有长期、可靠、权威的数据来源,可以进行实际的计算和测评;而且所进行的评价研究应该让人们从影响园区及企业发展的原因和所提出的改进措施中明确应该采取什么行动。

三、中关村指数构成

北京作为首都,智力资源密集,科研实力雄厚,在制定发展指数构成中,注重体现首都特色,即体现高新技术企业吸收科研成果、技术创新和区域技术创新的能力。指数构成既反映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也反映环境建设、吸引人才、技术创新等可持续发展。中关村—北京高新技术发展指数分为五大领域,即:经济增长、劳动力素质、技术创新、经济效益、大企业集团发展。各具体指标计算如下:

(一)经济增长

一个具有较强发展能力的园区及企业,首先要具有较快的生产经营发展速度、较强的市场竞争能力、辐射带动能力和社会贡献能力。其内在表现为良好的成长机制和经营管理水平,外在表现为生产经营规模不断扩大,运行效率不断提高,经济效益稳步增长,在同行业中的地位不断提高。经济增长领域设置的指标有:企业总收入增长率、出口占产品销售收入比例(反映企业外向经营情况)、上缴税费占总收入比例(反映企业对国家、社会的贡献)。

(二)经济效益

园区及企业发展最终体现为经济效益的高低,有没有较高的盈利水平和贡献能力,是一个园区及企业各种资源要素综合运用的最终表现。一个具有较强综合竞争力的园区及企业,要具有较好的资产质量、资产使用效率。经济效益领域设置的指标有:资金利税率、成本费用率和劳动生产率。

(三)技术创新

发展是企业生存的必要条件,只有不断发展,企业才能保持竞争基础;技术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源泉,只有不断创新,企业才能保持旺盛活力,在与同类企业(集团)在竞争角逐中更具优势。只有大规模投入,才能形成自主开发能力,才能有效占领市场,保持产品在技术上、市场上的竞争力。技术创新领域设置的指标有:企业科技活动人员占从业人员比例、企业研究与发展支出占总收入比例和每万企业拥有发明专利数(反映企业自主知识产权拥有情况)。

(四)人力资本

企业的发展特别是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高低,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市场经济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这也是高新技术企业标准认定的重要条件之一,人均劳动报酬高低反映企业经济效益、按劳分配及企业的凝聚力情况。根据以上两方面从业人员素质领域设置的指标有:大专以上学历人员占从业人员比例、企业法人代表文化程度为研究生及以上所占比例和留学归国人员占从业人员比例(反映企业吸收高素质人才情况)。

(五)企业发展

北京市委、市政府印发的《中关村科技园区五年上台阶行动纲要》明确提出“扶持大集团、培育‘小巨人’”发展目标。各科技园区能不能健康快速发展壮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大集团、大企业的发展。只有形成大企业群体,才能真正形成产业和产业链,带动中、小企业的发展,具备较强的技术创新能力和抵御风险能力。企业集团发展设置的指标有:超5000万元企业所占比例、超亿元企业所占比例和超10亿元企业所占比例。

中关村—高新技术发展指数指标体系

 

及权重

                

指标

权数

 

经济

增长

(1/5)

1.企业总收入增长率

2.出口创汇额占总收入比例

3.上缴税费占总收入比例

1/3

1/3

1/3

 

从业人员

素 质

(1/5)

1.大专以上学历人员占从业人员比例

2.留学归国人员占从业人员比例

3.企业法人代表文化程度为研究生及以上所占比例

1/3

1/3

1/3

 

 

 

(1/5)

1.科技活动人员占从业人员比例

2.企业研究与发展支出占总收入比例

3.每万科技活动人员拥有发明专利数

1/3

1/3

1/3

 

经 济

效 益

(1/5)

1.资金利税率

2.成本费用率

3.劳动生产率

1/3

1/3

1/3

 

大企业

 

(1/5)

1.超5000万元企业所占比例

2.超亿元企业所占比例

3.超十亿元企业所占比例

1/3

1/3

1/3

四、权数的确定和指数计算方法

(一)权数的确定

从中关村—北京高新技术发展指数指标设置结构和具体设置的指标所代表的经济意义等方面来看,由于各园区及企业的规模实力、资产质量、发展能力、经营效果等要素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在整个评价指标体系中的重要程度采用定量分析的客观赋权法也比较困难,因此其权数的确定宜采用定量分析下的主观赋权法。对于各构成领域及各基础指标权数的设置,根据各个构成领域及各基础指标所代表的经济意义来分析,它们虽然共同反映了园区及企业发展的一个侧面,但是指标间也存在一定差异,其权数的确定采用定量分析下的主观赋权法。由于不同的指标对于园区及企业发展的作用力不同,对于不同的指标需要设置不同的权数,在权数的分配时,根据各指标重要性和对园区及企业发展的影响程度初步确定各指标使用的权数。通过测算,再根据各指标的灵敏度及行业差异,对园区及企业指数值离差较大反映特别灵敏的指标适当降低权数,对指数值离差不大反映迟钝的指标适当提高权数。最后,在征求有关专家意见的基础上,经过测算、比较、分析,最后确定各有关指标的权数。

(二)指数计算方法

综合指数的计算十分重要。无论指标体系以及单个指标的评价方法怎样科学、合理,如果综合指标的合成方法不合适,仍然不能获得正确的综合评价结果,使整个评价工作功亏一篑。从统计学的方法看,单个指标指数的综合合成,即综合指数的计算方法很多,如多指标综合评价法、模糊评价法、聚类分析法、判别分析法等等。当前最流行的统计方法莫过于“多指标综合合成法”。这种方法是把多个描述被评价事物不同方面且量纲不同的统计指标,转化成无量纲的相对评价值,并综合这些评价值得出对该事物整体评价结果的方法系统。其具体的综合方式有以下几种:

1.加法合成

加法合成的方法,比较简单易行。当各评价指标间相互独立时,宜采用此法。其基本计算公式是:

式中:y为综合评价值,yi为第i项指标评价值,wi为第i项指标的权数。

2.乘法合成

当各项评价指标之间相互关联,其重要程度的差异不大,而且各指标评价值差异较大时,宜采用乘法合成的方法。其基本计公式是:

3.加乘混合合成

加乘混合合成可以将评价指标分成几类,通常是将相关关系较紧密的指标归为一类,使类内指标间相关关系较为紧密,而类间指标间的相关关系较为松散,这样就可在类内作乘法处理,类间做加法处理。其计算公式是:
   

     或:

由于本课题评价指标之间的相关系数较低,同时考虑到方法应尽量简便、实用的要求,采用的是加法合成的方法进行单项指标的合成。      指数具体计算步骤为:

1.定义指标的属性

本课题报告中除成本费用率为负指标外,其余指标为正指标。

2.计算各指标指数

正指标指数计算公式为:

(1+A1)*评价体系指标权数*领域权重*100

负指标指数计算公式为:

(1+A2)* 评价体系指标权数*领域权重*100

其中:A1=B1/C1,         A2=B2/C2

B1=(报告期某指标数值—中关村科技园区该指标基期数据)

C1=(基期该指标分园区数据最大值—中关村科技园区该指标基期数据)

B2=(报告期某指标数值—中关村科技园区该指标基期数据)

C2=(中关村科技园区该指标基期数据—基期该指标分园区数据最小值)

3.计算分领域指数

   分领域指数=该领域各指标得出的指数值之和

基本计算公式是:

式中:y为综合评价值,yi为第i项指标评价值,wi为第i项指标的权数。

4.计算总指数

   总指数=分领域指数之和

 五、中关村科技园区发展指数评价分析

中关村科技园区作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我市重要的经济增长点,企业创新能力的强弱,直接关系中关村科技园区乃至全市经济增长的快慢和潜力。用中关村—北京高新技术发展指数来描述中关村科技园区及北京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状况,监测其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评价北京高新技术发展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它是政府制定中关村及北京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规划和进行政策研究,对现状和未来作出评价从而进行科学决策必不可少的工具和手段。

2002年中关村科技园区发展评价指数为28.21,比2001年27.38提高0.83个百分点。在评价的五个领域中,经济增长领域指数为35.93,比2001年32.88提高3.05个百分点;从业人员素质领域指数为60.71,比2001年63.90下降3.19个百分点;技术创新领域指数为41.59,比2001年48.6下降7.01个百分点;经济效益领域指数为20.99,比2001年10.94提高10.05个百分点;大企业发展领域指数为10.05比2001年7.96提高2.09个百分点。具体情况见下表:

中关村科技园区发展指数情况表

 

2002

2001

指数增减

  

28.21

27.38

+0.83

  经 济 增长

35.93

32.88

+3.05

  从业人员素质

60.71

63.90

-3.19

  技 术 创新

41.59

48.60

-7.01

  经 济 效益

20.99

10.94

+10.05

  大企业发展

10.05

7.96

+2.09

由于发展指数是由分领域各有关指标组成的,每一指标的高与低对各领域指数及总指数的影响是有限的,各领域指数及总指数各指标共同作用的结果。下面分别就五个分领域进行评价分析。

(一)经济增长

一个具有较强发展能力的园区及企业,首先要具有较快的生产经营发展速度、较强的市场竞争能力和社会贡献能力。经济增长领域设置的指标有:企业总收入增长率、出口创汇额占总收入比例、上缴税费占总收入比例。从经济增长领域指数看,亦庄、昌平园和海淀园位居前3名。亦庄主要得益于其出口创汇额占总收入比例这一指标,高达59%,远远高于园区平均比例为9.9%的水平,昌平园得益于其企业总收入增长率高达66.3%,也大大高于园区平均增长率为19.4%的水平,海淀园得益于其上缴税费占总收入比例为4.3%和较高的经济增长率,各园区经济增长领域指标和发展指数见下表:

经济领域发展情况表

 

         

经济增长

   

总收入

增长率

(%)

出口创汇额

占总收入比例(%)

上缴税费占

总收入比例

(%)

园区合计

19.4

9.9

4.1

35.93

海淀园

21.8

4

4.3

41.01

丰台园

71.5

5

3.4

34.06

昌平园

66.3

3.2

4

52.34

电子城

7.1

20.2

3.7

21.05

 

13.9

59

4.2

65.82

(二)经济效益

企业发展最终体现为经济效益的高低,有没有较高的盈利水平和贡献能力,是一个园区及企业各种资源要素综合运用的最终表现。一个具有较强综合竞争力的园区及企业,要具有较好的资产质量、资产使用效率和较强的偿债能力。经济效益领域设置的指标有:资金利税率、成本费用率和劳动生产率。劳动生产率是反映生产力水平和经济效益的重要指标,是产业技术水平、经营管理水平、职工技术熟练程度和劳动积极性的综合表现。2002年中关村科技园区企业人均增加值为7.2万元,分园区看,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最高,达15.7万元,其次是电子城为8.4万元,丰台园为6.8万元,海淀园为6.2万元,昌平园为5.8万元。各园区经济效益领域指标和发展指数见下表:

经济效益领域发展情况

 

经 济 效 益 指 标

经济效益

   

资金利税率(%)

成本费用率

(%)

劳动生产率

(万元/人)

园区合计

9.6

94.9

7.2

20.99

海淀园

8.1

96.0

6.2

1.33

丰台园

9.9

92.7

6.8

40.58

昌平园

15.7

92.3

5.8

66.00

电子城

13.8

93.9

8.4

52.15

 

12.7

93.6

15.7

74.38

(三)技术创新能力分析

技术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源泉,只有不断创新,企业才能保持旺盛活力,在与同类企业(集团)在竞争角逐中更具优势。只有大规模投入,才能形成自主开发能力,才能有效占领市场,保持产品在技术上、市场上的竞争力。技术创新领域设置的指标有:企业科技活动人员占从业人员比例、企业研究与发展支出总收入比例和每万企业拥有发明专利数。海淀园技术创新3项指标中有2项指标遥遥领先于其他园区,具有技术创新方面的较大优势。R&D投入强度是衡量产业技术密集度和技术先进性的重要指标。2002年海淀园企业科技活动人员占从业人员比例为42.4%,大大高于其他园区的水平。R&D经费支出占企业总收入的比例为5.4%,也大大高于中关村科技园区企业平均为3.9%的水平。各园区技术创新领域指标和发展指数见下表:

技术创新领域发展情况

 

技 术 创 新 指 

技术创新

   

科技人员占从业人员比例(%)

研发经费支出占总收入比例(%)

万名科技人员拥有发明专利数

(件/万人)

园区合计

33.6

3.9

115

41.59

海淀园

42.2

5.4

119

55.76

丰台园

18.5

1.6

73

9.67

昌平园

20.6

2.1

155

37.34

电子城

15.4

2.5

76

18.34

 

10.9

2.4

39

6.95

(四)人力素质

企业的发展特别是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从业人员的素质高低,这也是高新技术企业标准认定的重要条件之一。从业人员素质领域设置的指标有:大专以上学历人员占从业人员比例、企业法人代表文化程度为研究生及以上所占比例和留学归国人员占从业人员比例。从从业人员素质领域指数看,海淀园从业人员素质3项指标遥遥领先,具有人才方面的绝对优势,特别是大专以上人员占从业人员比例高达76.5%,高出园区平均水平11个百分点。留学归国人员占从业人员比例也高达0.9%,远远高于其他园区,这样使海淀园从业人员素质领域发展指数高出园区平均水平近20个百分点。值得一提的是亦庄研究生及以上学历的法人占全部法人比例高达57%,说明企业家队伍素质较高,为其从业人员素质领域发展指数位居第二做出了重要贡献。各园区从业人员素质领域指标和发展指数见下表:

人力资本领域发展情况

 

从业人员 素 质 指 

从业人员

素 质

 

   

大专以上人员占从业人员比

例(%)

留学归国人员占从业人员比例

(%)

研究生及以上法人占法人比例

 (%)

园区合计

65.5

0.7

33.5

60.71

海淀园

76.5

0.9

36.2

80.04

丰台园

52.8

0.3

20.8

22.67

昌平园

50.0

0.6

24.4

36.13

电子城

34.4

0.1

33.2

11.30

 

37.4

0.4

57.0

47.73

(五)企业发展

北京市委、市政府印发的《中关村科技园区五年上台阶行动纲要》明确提出“扶持大集团、培育‘小巨人’”发展目标。各科技园区能否健康快速发展壮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大集团、大企业的发展。只有形成大企业群体,才能真正形成产业和产业链,带动中、小企业的发展,具备较强的技术创新能力和抵御风险能力。企业发展设置的指标有:超5000万元企业所占比例、超亿元企业所占比例和超10亿元企业所占比例。亦庄和电子城大企业发展具有明显优势,特别是超亿元企业所占比例和超10亿元企业所占比例,亦庄分别为15.7%和3.5%,电子城分别为13.1%和1.8%,远远高于其他园区。各园区大企业发展领域指标及指数见下表:

企业发展领域发展情况

 

大 企 业 发 展 指 标

大企业发

展 指 数

超5000万元企业所占比例(%)

超亿元企业所占比例(%)

超10亿元企业所占比例(%)

园区合计

5.5

3.2

0.3

10.05

海淀园

5.1

2.8

0.2

7.31

丰台园

4.6

2.6

0.4

7.85

昌平园

2.6

1.8

0.3

1.00

电子城

19.3

13.1

1.8

75.83

 

18.6

15.7

3.5

97.62

 

 

课题组成员:潘璠  赵慕兰  邬春仙  赵宏伟  王军  王丽英  邓永旭  姜虹  李洁昕  乔俊峰

关于我们 站点地图 建设意见 法律声明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宋庄南三街209号院  邮编:101118
统一对外咨询电话:010-55535000(北京市统计局)
010-55533518(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
010-56249676(北京统计联网直报系统)

微信公众号

政务微博

主办单位:北京市统计局 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  承办单位:北京市统计发展促进中心
政府网站标识码:1100000012   京公网安备 11040102700027  京ICP备0500717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