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全市经济在保增长、扩内需政策措施作用下,呈现一季度见底、二季度复苏、三季度稳步回升的运行态势。初步判断,北京经济已经走出谷底,正处于“V”型运行轨迹的上行区间,经济上升的趋势基本形成。
初步核算,1-3季度,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161.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同期增长9.5%,增幅比上半年提高1.7个百分点。分季度看,一季度增长6.1%,二季度增长9.4%,三季度增长12.8%。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77.4亿元,增长4.7%;第二产业2073.1亿元,增长6.5%,高于上半年6个百分点,其中工业增加值1741.1亿元,增长5.3%,比上半年回升6.6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6010.9亿元,增长10.7%,增幅比上半年提高0.2个百分点。
1.农业生产形势稳定,都市农业快速发展
在支农惠农政策作用下,农业生产延续了上半年较好的发展态势。1-3季度,全市实现农业总产值199.5亿元,同比增长3.3%;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5.2%。
粮食生产稳定。初步统计,秋粮播种面积248.5万亩,比上年增长2.1%,产量93.8万吨,增长1.2%;全年粮食播种面积339.8万亩、总产量124.9万吨,均与上年基本持平。1-3季度,牛奶、禽蛋产量同比分别增长8%和1.1%,生猪存栏、出栏分别增长7.9%和9.9%,蔬菜产量比上年同期下降3.6%。
都市型现代农业得到长足发展。1-3季度,全市设施农业实现收入24.7亿元,同比增长24.3%;种业收入8.2亿元,增长14.6%;农业观光园和民俗旅游分别实现收入9亿元和4.4亿元,分别增长21.3%和39.5%。
2.工业生产稳步回升,汽车、医药制造业带动作用突出
1-3季度,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1727.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速由上半年下降1.2%转为增长5.7%。分季度看,一季度下降3.4%,二季度增长0.5%,三季度受上年同期基数低的影响,增速明显提高,达到18.6%。从月度生产规模看,工业增加值连续4个月稳定在200亿元以上,保持了稳步回升态势。
汽车、医药制造业快速增长,是全市工业回升的主要原因。1-3季度,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和医药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22.4%和17.2%,对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36.1%和12.6%。全市生产汽车92.1万辆,增长48.8%;其中轿车38.8万辆,增长80.1%。通信设备、计算机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仍呈降势,但降幅收窄,实现增加值下降11.8%,比上半年缩小9.8个百分点。
内销止跌回升,外销降幅缩小。1-3季度,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销售产值7620.7亿元,按现行价格计算,同比下降3%,降幅比上半年缩小6.9个百分点。其中,内销产值增长0.9%,比上半年回升7.3个百分点;出口交货值下降21.6%,降幅缩小4.8个百分点。
3.第三产业保持较快增长,重点行业发展快于三产平均水平
1-3季度,全市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6010.9亿元,同比增长10.7%,增幅比上半年提高0.2个百分点。从第三产业运行态势看,除今年一季度外,增速均保持在两位数,1-3季度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达到81.7%,对于全市经济的平稳运行发挥了重要重用。重点行业增速均高于第三产业平均水平,其中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增长17.7%,金融业增长17.1%,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增长15.5%,批发和零售业增长12.2%,房地产业增长11%。
4.政府投入力度大,投资增速迅速上扬
1-3季度,全市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508.9亿元,增长54.4%,增幅比上半年提高35.1个百分点。其中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1774.1亿元,增长56%,增幅比上半年提高42.5个百分点;完成基础设施投资1040.5亿元,增长48.8%,增幅提高36.3个百分点。投资增速明显加快主要是政府土地储备投入力度加大,土地一级开发投资大幅增加带动。1-3季度,全市完成土地一级开发投资804.7亿元,占全社会投资的22.9%。若扣除土地一级开发投资,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3.4%,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4.2%。
分季度看,一季度完成投资529.2亿元,同比下降6.5%;二季度止跌回升,完成投资1373.3亿元,增长33.5%;三季度受上年同期基数偏低的影响,增速迅速上扬,完成投资1606.4亿元,增长1.4倍。
分经济类型看,国有内资经济完成投资1817.3亿元,增长1.3倍;非国有内资经济完成投资1374.6亿元,增长16.8%;外商及港澳台经济完成投资317亿元,增长5.5%。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完成投资45.6亿元,增长2.4倍;第二产业完成投资256.4亿元,增长27.3%,其中工业投资249.4亿元,增长26.1%;第三产业(含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3206.9亿元,增长55.8%。
5.楼市销售快速增长,房屋销售价格环比七个月上涨
1-3季度,全市销售商品房1593.6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3倍,比2007年同期增长13.4%;其中销售商品住宅1301.4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6倍,比2007年同期增长14%。在商品住宅中,期房销售1027.2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6倍;现房销售274.2万平方米,增长1.5倍。但9月份住宅销售面积为118.6万平方米,比8月份下降29.6%,为今年3月份以来月度最低水平。
1-3季度,全市房屋销售价格比上年同期下降0.1%,降幅比上半年缩小0.7个百分点。9月份房屋销售价格同比上涨2.2%,涨幅比上月提高1.2个百分点;其中新建商品住宅上涨3.8%,涨幅比上月提高1.5个百分点,二手住宅下降1.8%,降幅缩小0.4个百分点。从环比看,9月份房屋销售价格比上月上涨0.3%,连续七个月上涨;其中新建商品住宅上涨0.4%,二手住宅上涨0.1%。与上年12月相比,9月房屋销售价格上涨3.3%,其中新建商品住宅价格上涨4.5%。
6.消费品市场活跃,汽车销量再创新高
1-3季度,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3861.7亿元,同比增长15.1%;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7.3%,实际增幅高于上半年2.7个百分点,高于上年同期2个百分点。分季度看,一季度增长12.6%,二季度增长13.7%,三季度增长18.7%,呈稳步上升态势。
分商品类别看,吃、穿、用类分别实现零售额947.2亿元、345.6亿元和2317.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0.8%、14.1%和20.1%;烧类商品实现零售额251.3亿元,同比下降6.1%。
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实现零售额3401亿元,增长15.2%;餐饮业实现零售额351.9亿元,增长15.7%;住宿业实现零售额72.4亿元,增长6.3%;其他行业实现零售额36.4亿元,增长12.7%。
从限额以上批零企业销售情况看,1-3季度,汽车类零售额同比增长23.3%,贡献率达58%,是拉动零售额增长的首要动力。此外,书报杂志、电子出版物、中西药品、化妆品等分别增长27.4%、27.2%、21.6%和18.8%;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由上半年的下降3.9%转为增长3.1%。
1-3季度,全市共销售机动车83.1万辆,同比增长31.6%,增幅高于上半年9.4个百分点;其中新车49.7万辆,增长38%;旧车33.4万辆,增长23.2%。9月份,全市共销售机动车10.9万辆,单月销售量首次超过10万辆。
7.海关出口降幅仍较大,入境旅游增长缓慢
1-3季度,北京地区进出口总值1509.6亿美元,比上年同期下降29.6%,降幅比上半年缩小3.9个百分点。出口总值347.7亿美元,下降19.3%,降幅比上半年扩大1.4个百分点;其中,一季度出口下降10.1%、二季度下降24.5%、三季度下降21.7%。进口总值1161.9亿美元,下降32.2%,降幅比上半年缩小5.2个百分点。
1-3季度,全市实际利用外资52.2亿美元,同比增长2.7%,增幅比上半年回落2.3个百分点。
1-3季度,全市接待入境游客300.1万人次,增速由上半年的下降2.3%转为增长4.9%。其中,接待外国游客249.5万人次,下降2%,降幅比上半年缩小6.8个百分点;接待港澳台游客50.6万人次,增长59.8%,增幅比上半年提高11.4个百分点。
8.财政收入增速回升,企业盈利状况好转
1-3季度,全市完成地方一般预算财政收入1519.5亿元,由上半年的下降3.5%转为增长5.1%,回升8.6个百分点,继1-8月止跌回升后继续保持增长。
在经济企稳回升和帮扶企业政策的带动下,企业效益逐步好转。工业利润止跌回升。1-8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388.1亿元,由1-5月的下降16.7%变为增长2.3%,是自去年1-11月以来首次实现增长。服务业利润降幅明显缩小。1-8月,全市限额以上服务业企业实现利润3532.4亿元,同比下降7.3%,降幅比1-5月缩小35.5个百分点。
9.就业形势保持稳定,居民收入稳步增加
9月末,全市城镇单位从业人员570.5万人,同比增长1.1%,增幅同比回落5.9个百分点,比今年6月末增加6.8万人。其中,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从业人员同比分别增长13.8%和4%,制造业下降7.9%。
1-3季度,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041元,增长7.9%,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9.6%,实际增幅高于上半年0.3个百分点,同比提高3.8个百分点。在稳定、促进就业和加大社会保障力度等政策带动下,人均工资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分别增长9.3%和11.1%,合计拉动总收入增长9.4个百分点,是城镇居民收入增长的主要动力。
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10561元,同比增长12.5%,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4.7%,实际增幅高出上半年1.6个百分点,同比提高8.3个百分点。在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和政府补贴力度加大等政策的共同促进下,人均工资性收入增长15%,人均转移性收入增长36.5%,两者合计拉动现金收入增长11.4个百分点,成为今年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
10.消费、生产价格同比下降,环比数月上涨
1-3季度,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同期下降1.6%,降幅比上半年扩大0.5个百分点。9月当月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下降2.5%,降幅比8月份缩小0.3个百分点。从环比看,9月居民消费价格比8月上涨0.4%,连续三个月上涨。
1-3季度,工业品出厂价格比上年同期下降6.3%,降幅比上半年扩大0.7个百分点。9月当月出厂价格同比下降7%,降幅比8月缩小0.8个百分点,月度降幅连续两个月缩小。从环比看,9月份出厂价格比8月份上涨0.9%,连续三个月上涨。
1-3季度,原材料、燃料及动力购进价格比上年同期下降14.2%,降幅比上半年扩大0.9个百分点。9月当月购进价格同比下降14.3%,降幅比8月份缩小2个百分点,月度降幅连续两个月缩小。从环比看,9月份购进价格比8月份上涨1.8%,已经连续六个月上涨。
综上所述,三季度,全市经济在宏观调控政策作用及上年同期基数较低的共同影响下快速回升,回暖由局部向全面扩散。国内需求表现较为强劲,企业家、消费者信心进一步恢复,我局队抽样调查结果显示,三季度企业家信心指数为121.7点,比二季度上升17.7点;消费者信心指数为114.6点,比二季度提高4.5点,均已连续3个季度回升。但由于经济复苏更多地是依靠政策刺激,自主增长动力依然较弱,回暖基础仍不稳固,保持经济稳定增长和结构调整的任务仍然艰巨。下阶段需要在巩固成果的同时,进一步保持经济回升的势头,主动调整结构,提升经济增长的质量,为新一轮发展期打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