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听,请说话(10s)
抱歉,没听清,请再说一遍吧
首页 > 最新发布

1%人口调查分析:北京市人户分离人口超过200万

字号:      分享:
日期: 2006-03-21 09:36     来源: 北京市统计局 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

  随着北京城市建设的发展和住宅条件的不断改善,户籍人口的流动性加大,人户分离现象越来越突出,给户籍管理工作带来很多问题。本文根据2005年1%人口抽样调查资料,对我市人户分离现状进行简要分析。

  一、人户分离人口达到228.6万人

  人户分离人口是指有本市常住户口,离开户口登记地半年以上,在本市其他乡镇街道居住的人口,即户口登记地和居住地不在同一个乡镇街道的人口。从分离的空间范围看,人户分离包括两种类型:一是本区县内的人户分离,即户口登记地与现住地分别在同一个区县的不同乡镇街道。二是跨区县的人户分离,即户口登记地与现住地分别在本市的不同区县。

  调查结果显示:2005年底北京市常住人口为1538万人,其中户籍人口为1180.7万人。户籍人口中人户分离人口为228.6万人,占19.4%,表明我市近五分之一的户籍人口处于人户分离状态。人户分离人口中,52.3%的人口属于本区县内的人户分离,47.7%的人口属于跨区县的人户分离。与2000年相比,我市人户分离人口增加了10.1万人,年均增长0.9%,低于户籍人口1.3%的年均增长速度;人户分离人口在户籍人口中的比重略有降低,下降了0.3个百分点。表明2000年以来我市的人户分离现象得到了一定控制。人户分离现象的产生主要是由以下几个原因造成的:一是居民因拆迁、搬家、婚姻嫁娶等原因搬入新址,但不去办理户口迁移手续;二是居民有多处住房,不在户口登记地居住;三是居民由于工作、学习、投亲靠友等原因不在户口登记地居住;四是由于各种客观原因,如新建小区地址不详、户口冻结、户口迁移手续不全等,不能办理户口迁移。

  二、人户分离人口主要集中在近郊区

  从人户分离人口的居住地看,居住在四个近郊区的人口最多,为135.3万人,占全市人户分离人口的59.2%;居住在十个远郊区县的人口为64.3万人,占28.1%;居住在四个城区的人口只有29万人,占12.7%。从人户分离人口的户口登记地看,也是在近郊区最多,户口登记地在近郊区的人口为111.6万人,占48.8%;其次是户口登记地在城区的人口,为63.2万人,占27.7%;户口登记地在远郊区县的人口略少,为53.8万人,占23.5%。

  通过比较可以发现,居住在城区的人户分离人口要少于户口登记地在城区的人口,而居住在近郊区和远郊区县的人口要多于户口登记地在这两个地区的人口。表明城区的人户分离以“户在人不在”的人口居多,而近郊区和远郊区县的人户分离以“人在户不在”的人口居多。

  三、不同地区的人户分离类型有所差异

  由于各个区县的地理位置、产业布局及各种社会资源不同,人户分离的类型也有所差异。可将18个区县分为四类:

  第一类:人户分离人口以跨区县的人户分离为主,主要包括东城区、崇文区、宣武区、丰台区、石景山区和昌平区。它们的共同特点是跨区县的人户分离人口比例较高,在这些地区居住的人户分离人口多数来自其他区县,这一比例达到60%以上。

  第二类:本区县内的人户分离和跨区县的人户分离人口各占一半,主要包括西城区和朝阳区。在这两个区居住的人户分离人口,一半来自本区,一半来自其他区县。

  第三类:跨区县人户分离人口的比例在三分之一左右,主要包括海淀区、门头沟区、通州区和大兴区。在这些地区居住的人户分离人口中,三成以上属于跨区县的人户分离,其他为本区县内的人户分离。

  第四类:人户分离人口以本区县内的人户分离为主,主要包括房山区、顺义区、怀柔区、平谷区、密云县和延庆县。这些地区75%以上的人户分离人口来自本区县,而跨区县的人户分离人口比重不到25%。

  人户分离现象的存在,给我市的户籍管理工作造成了许多不利影响,比如:户籍统计数据反映的是户口登记地的分布情况,如果人户分离现象严重,户籍统计数据就无法反映人口的实际居住情况,从而影响户籍管理职能的正常发挥。因此,如何加强户籍管理工作,减少人户分离现象的发生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于我们 站点地图 建设意见 法律声明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宋庄南三街209号院  邮编:101118
统一对外咨询电话:010-55535000(北京市统计局)
010-55533518(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
010-56249676(北京统计联网直报系统)

微信公众号

政务微博

主办单位:北京市统计局 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  承办单位:北京市统计发展促进中心
政府网站标识码:1100000012   京公网安备 11040102700027  京ICP备0500717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