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显示,2000年以来,我市的人口地区分布呈现出由首都功能核心区向城市功能拓展区和城市发展新区扩散的态势。
一、近一半的常住人口分布在城市功能拓展区
从常住人口的地区分布看,城市功能拓展区人口最多,为955.4万人,占48.7%;城市发展新区次之,为603.2万人,占30.8%;首都功能核心区人口为216.2万人,占11%;生态涵养发展区人口最少,为186.4万人,占9.5%。城市功能拓展区和城市发展新区集中了全市79.5%的常住人口。
16个区县中,朝阳区人口最多,为354.5万人,其次是海淀区和丰台区,分别为328.1万人和211.2万人,这三个区集中了全市45.6%的人口。此外,昌平区、大兴区、西城区和通州区的常住人口总量也都突破百万。常住人口最少的区是门头沟区,只有29万人。
二、城市发展新区常住人口增长最快
四大功能区中,城市发展新区人口增长最快,与2000年人口普查相比,常住人口年均增长率为5.9%;城市功能拓展区人口年均增长率为4.1%;生态涵养发展区人口年均增长率为1.2%;首都功能核心区人口年均增长率仅为0.2%。从各大功能区人口所占比重的变化看,城市发展新区和城市功能拓展区人口比重分别比2000年人口普查时上升了5.7个和1.6个百分点,首都功能核心区和生态涵养发展区人口比重分别下降了4.6个和2.7个百分点。
分区县看,昌平区常住人口增长最快,十年间常住人口年均增长率达到10.4%;其次是大兴区和通州区,常住人口年均增长率分别为7.4%和5.8%,高于全市3.8%的年均增长率。由此可见,北京市人口城市化过程中的郊区化现象已经从城市近边缘地区向远边缘地区延伸,这与城市的产业布局、经济发展、住宅建设及道路延伸有着直接关系。
三、常住人口密度呈梯度分布
与人口总量变动相伴随,北京市的人口密度也在逐年上升。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显示,全市常住人口密度为1195人/平方公里。
我市常住人口密度呈梯度分布,即首都功能核心区人口密度最高,为23407人/平方公里;城市功能拓展区次之,为7488人/平方公里;城市发展新区位于第三,为958人/平方公里;生态涵养发展区人口密度最低,为213人/平方公里。
分区县看,西城区常住人口密度最高,为24605人/平方公里,延庆县最低,只有159人/平方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