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7日,北京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北京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联合召开2025年上半年北京经济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北京市统计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朱燕南介绍了上半年全市经济运行情况,并与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副总队长、新闻发言人卞晶一同回答了记者提问,以下为答记者问内容。
新京报记者:刚刚发布了北京上半年经济成绩单,想请发言人再为我们具体介绍一下上半年北京经济运行的表现。谢谢!
朱燕南:谢谢你的提问。刚才向大家通报了上半年北京经济运行的主要数据,应该说二季度以来,外部环境更加复杂严峻,从国家到各地都在加力实施各项宏观经济政策,稳定经济发展,稳定市场预期,上半年北京GDP增长了5.5%,呈现出运行平稳、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应该说这个成绩是非常来之不易的。
说到上半年经济运行的主要特点,也是主要支撑,我想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看:第一个,韧性增强。主要表现在我们坚持优化经济结构,增强了经济发展的韧性。从生产领域来看,信息服务业、金融业和工业,这三个行业对全市经济一直在发挥支撑带动作用。上半年,这三个行业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接近九成。具体看这三个行业,信息服务业的收入增速今年以来在持续提高,行业进入到快速发展阶段。在金融业当中,无论是银行信贷,还是证券市场,对于实体经济发展都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工业生产的增速也在提高,在工业当中电子和汽车行业贡献比较突出,高端制造在加快布局,像新能源汽车、集成电路、机器人的产量都实现比较快的增长。从需求领域来看,上半年北京固定资产投资保持了两位数的增速,反映企业扩大生产能力的设备购置投资应该说是主要的带动力量,这些购置项目主要集中在信息服务业、制造业、交通运输行业,也有利于促进产业的转型升级。
从消费来看,服务性消费还是比较活跃的。在居民消费支出当中,服务性消费的占比接近六成。像疗愈悦己等一些新型消费成为新的消费热点。在零售总额当中,化妆品、金银珠宝、体育娱乐用品这些时尚类商品的零售额也实现比较快的增长。
这是第一点特点,韧性增强。
第二个特点,活力增强。主要表现在我们实施了一系列的存量政策和增量政策,增强了经济发展的活力。从市场预期来看,全国制造业PMI连续两个月环比回升,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连续四个月都在扩张区间。从市场主体来看,上半年北京新设企业的数量增长了两成左右,这些新设企业主要集中在科技服务业、信息服务业、商务服务业和批发零售业。企业的生产经营效益也有所改善,像信息服务业、科技服务业,包括一些装备制造业行业收入利润增长的都比较好。从扩大内需来看,在“两新”政策的带动下,前面提到北京的设备购置投资增长接近1倍,在政策加力扩围的带动下,相关的消费品生产和消费都在持续增加。再有,刚才介绍了商品房销售情况,上半年北京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长了5.4%,特别是这里面纯商品住宅的销售,随着“好房子”项目陆续入市,销售面积增长了三成以上,同时二手住宅的成交套数和成交面积都增加了两成左右。从民生保障来看,刚才通报了就业和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相关数据,也反映出就业形势和居民增收是比较稳定的。
第三个特点,动力增强。主要表现在新兴动能在加快成长,增强了经济发展的动力。首先从创新发展来看,1-5月份大中型重点企业当中有研发活动的企业占比超过七成,这个比例和上年同期相比也是在提高的,企业的研发费用增长了4.1%。另一个,科技型企业比较有活力,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的收入和利润增长都比较快。再有,就是一些新兴产业和高端产业表现比较活跃,上半年数字经济增加值增长了8.7%,其中核心产业增加值增长了10.5%,无论是工业,还是服务业当中的高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增长都要快于工业和服务业的平均水平。
以上就是韧性增强、活力增强和动力增强,是上半年北京经济运行的三个主要特点,也是主要支撑。
但是我们也要看到,在经济保持平稳运行、稳中向好同时,也还存在一些困难和压力,包括国内有效需求不足,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依然存在,一些行业、一些企业发展比较快的同时,还有一些行业和企业面临着需求、竞争、成本费用等方面的压力和困难,所以还是需要继续落实好我们各项存量政策和增量政策,继续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来进一步提振市场信心,推动经济继续平稳健康发展。
谢谢!
央广网记者:今年以来北京市经济民生领域保持平稳运行,想请问卞晶副总队长,居民就业和收入的具体情况如何?谢谢!
卞晶:谢谢你的提问。上半年,在各项宏观政策有力有效推动下,全国经济运行延续稳中向好发展态势,北京优势行业、重点企业持续发挥带动作用,“两新”政策进一步提振了需求,激发了市场活力,就业及收入也保持稳定发展态势。
一是城镇调查失业率均值与上年同期持平,月度小幅波动。随着“北京地区毕业生就业服务月”和“民营企业服务月”等促就业活动的成效进一步显现,重点群体就业有序推进,就业市场走势保持稳定。从总体水平看,上半年城镇调查失业率均值为4.1%,各月波动幅度在0.2个百分点以内。从各月情况看,1月城镇调查失业率为4.0%,2月和3月受春节和春季招聘窗口期等季节性因素影响,小幅上升至4.2%,但均低于上年同期。进入二季度后,各项促就业活动的成效进一步显现,4月、5月城镇调查失业率稳中有降,分别为4.1%和4.0%,连续两个月下降。6月,毕业季临近,受高校毕业生集中进入劳动力市场求职影响,城镇调查失业率为4.1%,环比提高0.1个百分点。
二是居民收入增长快于上年同期,四项收入同比提升。在全市经济稳定增长和就业平稳运行的带动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4.8%,快于上年同期0.6个百分点,延续稳步增长态势。从收入结构看,今年以来,北京夯实就业服务质量,推出首个全市公共就业服务地图,开展“京聚英才 职创未来”北京地区毕业生就业服务月活动,强化职业指导和技能培训,多措并举稳住就业基本盘,促进工资性收入稳步增长。上半年,北京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同比增长5.3%,拉动居民收入上涨3.4个百分点,对居民收入增长的贡献率为71.3%,拉动力和贡献率居四项收入首位;北京持续调整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同时各区为困难群众发放低保、特困、低收入和临时救助金,实现困难群众应保尽保,助力上半年居民人均转移净收入同比增长5.2%;一系列关于优化本地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有利政策出台,进一步完善住房供应体系,满足居民高品质、多样化的居住需求,住宅交易活跃度提升,助力居民财产净收入增长2.3%;上半年,北京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激发经营主体活力,多元业态点亮假日经济,居民人均经营净收入同比增长2.4%。
此外,农村居民收入依然保持较好增长态势。在多渠道吸纳农民就业、发展多元富民产业、壮大村集体经济以及落实补贴保障政策等多方面举措下,上半年,北京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为6.1%,持续快于城镇居民。
谢谢!
证券时报记者:请问朱燕南副局长,对北京下半年经济走势如何判断?谢谢!
朱燕南:谢谢你的提问。在我们分析预判北京下一阶段经济走势的时候,一般都是三步走的过程,看全球、看国内,再看北京自身。
首先看全球经济,应该说贸易壁垒和贸易经济政策的不确定性明显增加。在5月份的时候,联合国发布了今年年中《世界经济展望报告》,把对今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进一步下调到2.4%,6月份世界银行也发布了展望报告,把对今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从年初2.7%下调到2.3%。这是全球经济的情况。
从我国经济来看,15日国家统计局刚刚发布了上半年全国经济的主要数据,显示出我国经济迎难而上,保持了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并且预计下半年经济稳定增长有基础也有支撑。可能大家也关注到,近期一些国际金融机构都上调了对我国经济增长的预期,这也反映出我国经济的韧性和活力。
从北京经济来看,刚才也向大家通报了上半年的情况,经济保持平稳运行、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这个发展应该说对于下半年、对于全年的经济运行是奠定了比较坚实的基础。这个经济运行背后,一方面来自于宏观经济政策的保障和支持,同时也来自于北京经济自身的韧性、活力和潜力。这些有利因素在下半年对经济发展还会形成一个比较稳定的支撑。同时,当前北京也围绕进一步巩固和扩大我们自身的优势,包括针对经济发展当中的一些难点和短板,出台实施了相关政策措施,包括产业发展方面的、提振消费方面的、支持创新方面的、助企纾困方面的等等,也会进一步激发经济的活力。
所以总的来看,在全国经济稳中向好的大环境当中,随着我们存量政策、增量政策继续发挥作用,随着新兴动能进一步成长壮大,会更好地巩固经济发展的基础,下半年经济会保持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
谢谢!
劳动午报记者:想问卞晶副总队长,我们注意到,上半年我市CPI同比下降,但各月降幅有所收窄,请问您如何评价当前的物价走势?谢谢!
卞晶:谢谢你的提问。从上半年数据看,我市CPI同比下降主要受上年价格变动对本年指数带来的翘尾影响。上半年,翘尾因素对CPI的下拉影响约为-0.8个百分点,是CPI下行的主要原因。上半年新涨影响为0.5个百分点,其中,食品、工业消费品和服务三个主要类别新涨影响分别为0.4个、0.5个和0.5个百分点,新涨影响表现出较为温和的上行趋势。
从各月走势看,CPI同比降幅呈收窄态势,翘尾影响在逐步减退。其中,1月份受春节因素带动,CPI同比上涨0.3%;2月份由于春节错月影响,转为下降1.3%,为上半年最高降幅;此后,在食品供应充足、部分服务项目需求回升以及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等因素综合影响下,CPI虽然仍为下降但降幅整体收窄。6月份,CPI同比下降0.1%,降幅较3月份收窄0.3个百分点。
从主要类别看,一是市场供应充足,食品价格低于上年同期。上半年,食品价格下降1.8%,降幅比上年同期收窄2.8个百分点。主要食品中,鲜菜、鸡蛋、奶类等价格分别下降6.3%、3.6%和3.3%,牛、羊、禽肉价格降幅在1.2%-4.9%之间。猪肉和鲜果价格上涨,其中猪肉受养殖成本上升、生猪产能去化效果逐步显现以及市场看涨预期增强影响,价格上涨2.5%;鲜果受“大小年”以及气候因素影响,价格上涨2.1%。二是促消费政策显效叠加国际市场价格传导,工业消费品价格下降。上半年,工业消费品价格下降0.3%。其中,汽车促销及补贴力度加大,带动新能源小汽车和燃油小汽车价格分别下降6.3%和3.0%;家电以旧换新政策实施效果明显,以洗衣机、空调为代表的大型家用器具价格下降1.2%。国际市场价格波动影响北京汽、柴油价格分别下降7.2%和7.7%,金饰品价格上涨38.3%。三是供需变化影响,服务价格小幅上涨。上半年,服务价格上涨0.1%。其中,房租市场总体平稳,租赁房房租价格小幅上涨0.3%。母婴护理服务和养老服务等部分生活服务类价格受人工成本增加等因素影响,分别上涨1.3%和1.1%。在外住宿、旅行社收费、飞机票等文旅出行类价格有所波动,上半年仍呈降势,分别下降7.2%、5.9%和5.4%;其中,飞机票价格1月和5月同比分别上涨28.0%和11.4%,其他月份均为下降,价格走势受假期影响较为明显。
谢谢!
北京广播电视台记者:我们看到现在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车制造,包括机器人产业都发展的非常迅速,而且各地竞争也比较激烈,结合上半年的统计数据,北京在新兴产业发展方面的情况如何?谢谢!
朱燕南:谢谢你的提问。培育新产业、新动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内容、重要体现,也是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近些年,北京围绕人工智能、智能网联汽车、未来产业等领域出台了相关的支持政策,不断加大研发创新的力度,加快企业的培育和引进,不断优化和完善产业生态,新产业加快成长,这些新产业、新动能对于稳定经济发展和提高发展质量应该说发挥了积极作用。
我结合一些统计数据向大家介绍相关的一些情况。
首先,从相关新产业发展的总体情况、基本情况来看,其实在前面通报数据、包括回答问题的时候也有一些涉及,我们的高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都表现比较活跃,数字经济在快速发展。刚才你重点提到了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车、机器人几个领域,我多介绍一些数据。其一,人工智能,今年信息服务业继续是北京经济的一个主要的带动力量,这个行业的收入增速今年以来在持续提高,行业进入到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像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在加速迭代,同时也赋能传统产业技术创新和场景创新。其二,新能源汽车,上半年在规模以上工业当中,新能源汽车整车制造的增加值增长了1.1倍,对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接近五成;新能源汽车产量超过了26万辆,增长了1.5倍。目前,新能源汽车产量占全市汽车产量比重达到了36.7%,这个比重比上年同期提高了11个百分点。同时,产业的配套能力也在增强,像智能车载设备、锂离子电池和充电桩这些产品的生产也在快速增长。其三,机器人,上半年工业机器人和服务机器人的产量,一个是增长了10.1%,还有一个增长了7.8%,全市主要围绕发展机器人“1+4”产品体系、“双百工程”和举办机器人马拉松比赛这样一系列的活动来打造国内机器人技术创新的策源地。
当然在这些新兴产业、新兴动能成长的背后也离不开各项要素投入的支持和保障,这几年北京的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都比较快,今年上半年的增速超过了七成,像一些信息服务业、制造业当中的企业,通过购置设备、通过技术改造来实现智能化的转型。高技术产业的投资应该说对于新兴产业的发展,包括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都发挥了积极作用。
以上就是相关行业和领域的一些数据,供大家参考。
谢谢!
凤凰卫视记者:请问卞晶先生,您对下一阶段北京民生领域的发展态势如何判断?谢谢!
卞晶:谢谢你的提问。今年以来,面对复杂环境,北京经济民生领域顶住压力平稳运行,这与市委市政府持续推动经济民生领域各项政策落地实施,“四稳”工作扎实推进,持续加大民生保障力度是密不可分的。全市各区各部门合力推动民生领域延续了“稳”的态势。
6月初,中办、国办印发《关于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 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意见》,从增强社会保障公平性、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衡性、扩大基础民生服务普惠性以及提升多样化社会服务可及性等方面细化了下阶段强化民生保障、兜牢民生底线的详细举措。7月初,北京市人民政府印发《深化改革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发布24条举措提振消费,要求下阶段在推动居民增收减负、优化服务消费体验、增强商品消费动能、持续优化消费环境等方面落实具体举措,坚持市场和政府协同发力,供给与需求两端促进,着力提振消费,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相关政策逐步落地将进一步促进民生改善,民生领域稳步发展的基本面不会改变。
下阶段,综合来看,在就业和收入方面,7月初,《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大稳就业政策支持力度的通知》出台,在稳定和扩大企业就业岗位、优化就业服务、强化就业援助等方面提出的一系列具体政策措施将逐步落地实施。同时,随着北京“百日千万招聘专项行动”等措施推进,将会进一步挖掘就业岗位,提升人岗对接效率,在稳住重点群体就业基本盘的基础上,进一步促进北京高质量充分就业,促进居民稳步增收。预计下半年就业市场将继续保持平稳运行,居民收入也将延续上半年增长态势。在价格方面,全国经济保持稳定向好态势为价格稳定运行奠定了基础,随着翘尾因素负向拉动作用的逐步消退以及暑期、国庆、中秋等一系列节假日效应的显现,预计CPI将呈现平稳回升态势。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