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北京市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现将全市第二产业(包括工业和建筑业)主要数据公布如下:
一、工业
(一)企业法人单位数和从业人员
2023年末,全市共有工业企业法人单位21483个[注一],比2018年末下降20.3%;从业人员939521人[注二],比2018年末下降15.5%。
在工业企业法人单位中,内资企业20346个,占94.7%;港澳台投资企业296个,占1.4%;外商投资企业819个,占3.8%[注三]。
在工业企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中,内资企业704493人,占75.0%;港澳台投资企业58156人,占6.2%;外商投资企业176848人,占18.8%(详见表1)。
在工业企业法人单位中,采矿业13个,制造业19820个,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1650个,分别占0.1%、92.3%和7.7%。在工业行业大类中,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金属制品业,专用设备制造业企业法人单位数位居前三位,分别占10.6%、8.9%和8.6%。
在工业企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中,采矿业23169人,制造业812103人,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104249人,分别占2.5%、86.4%和11.1%。在工业行业大类中,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医药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从业人员数位居前三位,分别占12.6%、10.5%和9.2%(详见表2)。
(二)主要经济指标
2023年末,工业企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76215.3亿元,比2018年末增长45.0%;负债合计34512.9亿元,比2018年末增长41.7%。
2023年,工业企业法人单位实现营业收入29657.1亿元,比2018年增长27.2%(详见表3)。
(三)主要工业产品产量
2023年,规模以上工业主要产品产量详见表4[注四]。
(四)主要能源产品产量
2023年,主要能源产品产量详见表5。
二、建筑业
(一)企业法人单位数和从业人员
2023年末,全市共有建筑业企业法人单位60252个,比2018年末增长71.5%;从业人员920422人,比2018年末下降4.6%。
建筑业企业法人单位中,内资企业60145个,占99.8%;港澳台投资企业50个,占0.1%;外商投资企业57个,占0.1%。
建筑业企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中,内资企业913243人,占99.2%;港澳台投资企业3550人,占0.4%;外商投资企业3629人,占0.4%(详见表6)。
建筑业企业法人单位中,房屋建筑业占29.0%,土木工程建筑业占15.7%,建筑安装业占8.5%,建筑装饰、装修和其他建筑业占46.8%。
建筑业企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中,房屋建筑业占39.0%,土木工程建筑业占25.6%,建筑安装业占11.4%,建筑装饰、装修和其他建筑业占24.0%(详见表7)。
(二)主要经济指标
2023年末,建筑业企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39441.1亿元,比2018年末增长13.9%;负债合计27532.0亿元,比2018年末增长19.5%。
2023年,建筑业企业法人单位实现营业收入20019.2亿元,比2018年增长30.1%(详见表8)。
注释:
[注一]企业法人单位包括机构类型为企业的法人单位,以及执行企业会计制度的事业法人单位、民办非企业法人单位和基金会,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除宗教活动场所以外的机构类型为其他组织机构的法人单位。
[注二]从业人员指从业人员期末人数。
[注三]登记注册统计类别:根据国家统计局、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关于市场主体统计分类的划分规定》(国统字〔2023〕14号)确定,包括内资企业、港澳台投资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以及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等其他统计类别。
[注四]规模以上工业是指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工业法人单位。
[注五]文中合计数和部分计算数据以及分组比重计算数据因小数取舍而产生的误差,均未作机械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