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听,请说话(10s)
抱歉,没听清,请再说一遍吧
首页 > 统计数据 > 统计公报 > 经普公报

北京市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公报(第五号)——第三产业基本情况之二

字号:      分享:
日期: 2025-03-13 17:02     来源: 北京市统计局

根据北京市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现将全市第三产业中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教育,卫生和社会工作,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的主要数据公布如下:


一、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一)法人单位数和从业人员


2023年末,全市共有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法人单位177250个[注一],比2018年末增长15.0%;从业人员1334330人[注二],比2018年末下降5.0%。其中,企业法人单位176064个[注三],比2018年末增长15.4%;从业人员1213166人,比2018年末下降0.1%(详见表1)。


5-1.jpg


在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中,内资企业占98.4%,港澳台投资企业占0.7%,外商投资企业占0.8%[注四]。


在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中,内资企业占92.5%,港澳台投资企业占2.9%,外商投资企业占4.6%(详见表2)。


5-2.jpg


(二)主要经济指标


2023年末,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54118.2亿元,比2018年末增长43.4%;负债合计27625.1亿元,比2018年末增长40.1%。


2023年,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实现营业收入11436.1亿元,比2018年增长31.0%(详见表3)。



5-3.jpg


二、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一)法人单位数和从业人员


2023年末,全市共有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法人单位8271个,比2018年末增长12.6%;从业人员180543人,比2018年末下降1.8%。其中,行政事业及非企业法人单位467个[注五],从业人员45703人,分别比2018年末下降24.8%和26.1%。


(二)主要经济指标


2023年末,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企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7087.6亿元,比2018年末增长33.0%;负债合计3939.5亿元,比2018年末增长28.3%。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818.5亿元,比2018年增长8.4%。


行政事业及非企业法人单位年末资产1649.1亿元,比2018年末增长223.1%。本年支出(费用)合计257.9亿元,比2018年下降24.2%。


三、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


(一)企业法人单位数和从业人员


2023年末,全市共有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50461个,比2018年末增长38.5%;从业人员332474人,比2018年末增长11.1%(详见表4)。


5-4.jpg


在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中,内资企业占99.7%,港澳台投资企业占0.1%,外商投资企业占0.2%。


在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中,内资企业占98.2%,港澳台投资企业占0.7%,外商投资企业占1.0%(详见表5)。


5-5.jpg


(二)主要经济指标


2023年末,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1062.6亿元,比2018年末增长4.0%;负债合计868.6亿元,比2018年末增长35.3%。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632.9亿元,比2018年增长24.1%(详见表6)。



5-6.jpg


四、教育


(一)法人单位数和从业人员


2023年末,全市共有教育法人单位20971个,从业人员639794人,分别比2018年末下降1.2%和4.6%。其中,行政事业及非企业法人单位4412个,从业人员473489人,分别比2018年末下降7.3%和2.6%。


(二)主要经济指标


2023年末,教育企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1649.2亿元,比2018年末增长48.9%;负债合计1535.7亿元,比2018年末增长95.1%。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786.9亿元,比2018年增长33.6%。


行政事业及非企业法人单位年末资产5218.7亿元,比2018年末下降4.8%。本年支出(费用)合计2879.6亿元,比2018年增长28.1%。


五、卫生和社会工作


(一)法人单位数和从业人员


2023年末,全市共有卫生和社会工作法人单位8687个,从业人员431652人,分别比2018年末增长31.5%和18.7%。其中,行政事业及非企业法人单位2184个,比2018年末下降9.3%;从业人员299463人,比2018年末增长5.3%。


(二)主要经济指标


2023年末,卫生和社会工作企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1289.8亿元,比2018年末增长120.3%;负债合计1020.3亿元,比2018年末增长110.2%。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734.0亿元,比2018年增长102.3%。


行政事业及非企业法人单位年末资产2849.9亿元,比2018年末增长47.8%。本年支出(费用)合计3037.8亿元,比2018年增长41.5%。


六、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一)法人单位数和从业人员


2023年末,全市共有文化、体育和娱乐业法人单位73867个,从业人员391628人,分别比2018年末增长37.1%和4.5%。其中,企业法人单位72838个,从业人员340928人,分别比2018年末增长38.3%和16.2%。


(二)主要经济指标


2023年末,文化、体育和娱乐业企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9977.6亿元,比2018年末增长57.2%;负债合计4934.3亿元,比2018年末增长31.0%。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2698.6亿元,比2018年增长42.8%。


行政事业及非企业法人单位年末资产1232.5亿元,比2018年末下降53.7%。本年支出(费用)合计390.2亿元,比2018年下降43.0%。


七、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


2023年末,全市共有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法人单位17626个,比2018年末增长0.9%;从业人员522172人,比2018年末下降3.4%。行政事业及非企业法人单位本年支出(费用)合计7396.4亿元,比2018年增长9.2%。



注释:


[注一]法人单位是指有权拥有资产、承担负债,并独立从事社会经济活动(或者与其他单位进行交易)的组织。法人单位应同时具备以下条件:


(1)依法成立,有自己的名称、组织机构和场所,能够独立承担负债和其他民事责任;


(2)独立拥有和使用(或者授权使用)资产,有权与其他单位签订合同;


(3)会计上独立核算,能够编制资产负债表等会计报表。


法人单位包括企业法人、事业单位法人、机关法人、社会团体法人、其他法人等。


[注二]从业人员指从业人员期末人数。


[注三]企业法人单位包括机构类型为企业的法人单位,以及执行企业会计制度的事业法人单位、民办非企业法人单位和基金会,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除宗教活动场所以外的机构类型为其他组织机构的法人单位。


[注四]登记注册统计类别:根据国家统计局、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关于市场主体统计分类的划分规定》(国统字〔2023〕14号)确定,包括内资企业、港澳台投资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以及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等其他统计类别。


[注五]行政事业及非企业法人单位,不包括执行企业会计制度的事业法人单位、民办非企业法人单位和基金会,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除宗教活动场所以外的机构类型为其他组织机构的法人单位。


[注六]文中合计数和部分计算数据以及分组比重计算数据因小数取舍而产生的误差,均未作机械调整。


关于我们 站点地图 建设意见 法律声明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宋庄南三街209号院  邮编:101118
统一对外咨询电话:010-55535000(北京市统计局)
010-55533518(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
010-56249676(北京统计联网直报系统)

微信公众号

政务微博

主办单位:北京市统计局 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  承办单位:北京市统计发展促进中心
政府网站标识码:1100000012   京公网安备 11040102700027  京ICP备0500717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