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全面掌握我市外来人口的数量、结构、分布等方面的变化,北京市于2002年11月1日在全市范围内进行了外来人口动态监测调查,现将监测调查结果公布如下:
一、外来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方法
此次外来人口动态监测采用了抽样调查的方法,抽样数据对全市及18个区县都具有代表性。全市共抽取408个居、村委会,调查对象是在京居住一天以上的外来人口,调查时点为11月1日零时。以实际调查数为依据,分别对各区县进行外来人口总量推算,推算结果比较准确地反映了全市及各区县外来人口情况。
二、外来人口主要数据
1、人口总量
全市在京居住一天以上的外来人口为386.6万人,比2001年的328.1万人增加58.5万人。其中:务工经商人员为296.5万人,比2001年的256.1万人增加40.4万人; 居住半年以上的为286.9万人,比2001年的262.8万人增加24.1万人。
2、地区分布
在386.6万外来人口中,城区为46.5万人,占12.0%,比2001年的40.5万人增加6.0万人;近郊区为223.9万人,占57.9%,比2001年的198.0万人增加25.9万人;远郊区县为116.2万人,占30.1%,比2001年的89.6万人增加26.6万人。
3、年龄构成
0-14岁人口占8.0%, 比2001年的7.4%上升0.6个百分点;15-59岁人口占90.8%,与2001年持平,其中15-39岁人口占79.8%,比2001年的80.1%下降0.3个百分点;60岁及以上人口占1.2%,比2001年的1.8%下降0.6个百分点。
4、在京状况
务工经商人员占76.7%,比2001年的78.1%下降1.4个百分点;随亲家属占13.7%,比2001年的13.4%上升0.3个百分点;学习培训占6.1%,比2001年的4.6%上升1.5个百分点;探亲访友、因公出差、旅游购物、治病疗养、旅途中转占1.9%,比2001年的2.6%下降0.7个百分点。
5、来京时间
来京三个月以下的人口占17.0%,比2001年的15.5%上升1.5个百分点;来京三个月至半年的占8.8%,比2001年的4.4%上升4.4个百分点;来京半年以上的占74.2%,比2001年的80.1%下降5.9个百分点。
6、居住场所
租住农民、居民、单位房屋的占49.2%, 比2001年的48.6%上升0.6个百分点;住单位提供房屋的占22.6%,比2001年的22.9%下降0.3个百分点; 住工作场所的占9.9%,比2001年的8.7%上升1.2个百分点;住工棚的占5.4%,比2001年的6.0%下降0.6个百分点;住自建、自购、雇主、亲友房屋及旅馆饭店、医院等处的占12.9%,比2001年的13.8%下降0.9个百分点。
7、受教育程度
6岁及以上外来人口中,受大专及以上教育的占9.3%,比2001年的9.7%下降0.4个百分点;受过高中教育的占15.8%,比2001年的15.4%上升0.4个百分点;受过初中教育的占58.3%,比2001年的58.4%下降0.1个百分点;受过小学教育的占14.3%,比2001年的14.2%上升0.1个百分点;不识字或识字很少的2.3%,与2001年持平。
8、来源地构成
外来人口来自全国各个省市自治区,相对集中在河北、河南、安徽、四川、山东、湖北、江苏、黑龙江、浙江九个省占77.8%,比2001年的76.3%上升了1.5个百分点,其中排在前三位的仍然是河北、河南、安徽三省,分别占21.1%、15.0%和9.3%。
9、就业者来京途径
在务工经商的人员中,自行来京的占58.1%,比2001年的53.4%上升4.7个百分点;亲朋介绍的占27.6%,比2001年的32.9%下降5.3个百分点;劳务输出的占13.6%,比2001年的12.9%上升0.7个百分点;其他方式的占0.7%,比2001年的0.8下降0.1个百分点。
10、就业者从事职业
在务工经商的人员中,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占3.2%; 单位负责人占0.2%;办事人员占3.0%;商业工作人员占18.9%;废旧物资回收人员占1.4%;餐饮服务工作人员占14.4%;修理服务工作人员占3.0%;其他服务工作人员占14.5%;农林牧渔劳动者占2.1%;工业劳动者占15.0%;建筑业劳动者占19.8%;运输业劳动者占2.7%;不便分类的劳动者占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