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7月20日,北京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对外发布了北京2020年上半年经济运行情况。上半年,在全市经济恢复的过程中我们的优势产业和行业应该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作用,高技术制造业的增加值是增长了3.2%。今年上半年,我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也就是CPI同比上涨2.8%。保就业、稳就业的工作成效取得了比较好的显现。北京2020年上半年,经济发展有着怎样的特点?这些数据背后有哪些深刻内涵?
本期节目嘉宾:
北京市统计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 庞江倩
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副总队长 新闻发言人 卞京
媒体评论员 张彬
主持人:大家好,欢迎您收看《数说北京》,也欢迎各位嘉宾到来。时间过得确实是很快,2020年的上半年一转眼就过去了,回首上半年,北京准确识变、科学应变,经受住了疫情的严峻考验,在疫情防控的常态化下,北京奋力推进六稳、六保,推动首都经济高质量的发展,也让百姓越来越有获得感。那么庞局长、卞总,今年的上半年,我相信百姓最关注的应该还是经济和民生这两方面的问题,您二位为大家解读一下。
庞江倩:今年上半年,新冠肺炎疫情对北京产生了巨大的冲击,那么面对疫情的冲击,我们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推进复工、复产、复商、复市,在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的形势下,北京的总体经济呈现出稳步复苏的态势。上半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下降3.2%,这个降幅比一季度是收窄了3.4个百分点。
那么从主要领域来看,无论是生产领域、还是需求领域,都有不同程度的回升。那么从生产领域来看,工业的生产持续好转,上半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是下降了3.7%,这个降幅比一季度是大幅收窄了11个百分点。特别是在二季度,当季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是增长了7.4%。从服务业来看,服务业是平稳恢复,多数行业都有所好转。其中金融,信息行业保持增长并且增速比一季度都有所提高,在全市经济当中的占比也将近四成,那么对稳定全市经济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需求领域,投资的降幅在持续收窄,那么投资降幅的收窄,主要是咱们新开工项目的增加以及续建项目加快推进的带动。消费也是在逐步地恢复,咱们市场总消费额的降幅自5月起,连续两个月持续收窄。其中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的降幅,二季度以来在持续地收窄。
主持人:总的来看上半年全市经济呈现出稳步回升的态势,能够取得这样的成绩呢,也是非常不容易的,那么这个也充分说明北京经济具有强大的韧性和潜力,那么卞总,民生领域情况如何?
卞晶:从民生领域来说,也同样表现出逐步恢复的这样一个态势。我认为主要是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我们就业形势总体回稳,第二个就是我们居民消费价格,也就是CPI是稳步回落的。
从就业领域来说,上半年我市全面强化就业优先政策,保就业、稳就业的工作取得了成效,二季度我市城镇调查失业率为4.8%,那么这个数据比6月份全国和31个大城市的平均水平都要低,就业市场平稳运行主要得益于我市围绕着稳存量、扩增量、保重点、促匹配。还有兜底线这15个字的方针,相继打出了免、减、还、补、反等一系列的组合拳。频度高、速度快。那么这些政策措施都为我们稳定企业的用工,提供了有力的政策的支撑。
从消费价格来看上半年我市居民消费价格,也就是CPI同比上涨了2.8%,从各月度的同比涨幅来看呈现出了高开低走,逐月回落的这么一个态势。居民消费价格回稳,主要得益于市委市政府各项保供稳价措施,落地见效,尤其是针对食品价格,受疫情影响涨幅较高的情况,我市高度重视,据百姓日常生活必需品的保供稳价工作。各部门、各区都采取了有力的措施,加大了鲜菜,还有猪肉的调运力度。特别是新发地批发市场,聚集性疫情发生之后,市委市政府进一步加大了保供、稳价的工作力度。
努力将疫情对百姓的生活的影响降到最低。使得我们鲜菜等生鲜食品的价格,在短期内快速上涨的一个势头,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保障了我们居民菜篮子、果盘子能够供得上、供得稳,那张彬老师,刚才两位发言人,提到了很多相关的数据,您对这些数字怎么看?
张彬:如果你换个角度来看,特别是刚才庞局长和卞总所提供的数据,你会发觉疫情反而成了北京高质量发展的一个试金石。北京这么多年,我们说是转型升级,从高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我们以什么来判断,还是那句话,数据说话。所以这次疫情其实恰恰展现出了,北京高质量发展这些年所取得的一些成绩,包括未来的一个趋势。你就从我们老百姓的个人感受来讲,比如说在线教育,蓬勃发展。北京又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不管是对企业的减税、降费、缓交、还是发放消费券、还是带动北京消费季,为了增加就业,为了六稳、六保,所做的很多工作,这些工作都产生了实实在在的一个效果。
整个经济平稳和这些数据的背后,都是北京相应的政策的一个具体的实行。你说这种保民生 稳就业等等一系列的组合拳,确实发挥了一个极大的功效。
主持人:确实上半年北京的经济成绩来之不易,主要领域保持恢复的势头。另外还有一些具有优势的产业,发挥着支撑作用,企业在疫情面前展示出韧性,这让突发疫情成为我们北京高质量发展的试金石。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短片。
主持人:好,各位短片回来。7月29号上午,北京也召开了企业家座谈会。我感觉全社会要增强信心迎难而上,要注重保护和激发市场主体的活力,要不断地弘扬企业家精神,大家齐心协力就一定可以战胜当前的困难,实现更好地发展。那么庞局长,我们北京经济您觉得它的韧性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庞江倩:我认为北京经济的韧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个方面就是高端产业和优势行业对全市经济形成了有效的支撑。上半年工业生产之所以能够较快的恢复,主要就是咱们高端产业的带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的降幅比一季度也是收窄了9.3个百分点,在工业当中的占比达到了三分之一。服务业当中金融信息这两大优势行业,始终保持正增长,那么也成为服务业以及全市经济的重要支撑。
第二个方面是高技术产业的投资较快增长,也为全市高精尖经济结构的构建储备了动力。上半年高技术制造业的投资,在集成电路项目扩产以及新型联合疫苗产业化的,这些项目的带动下增长了1.2倍。而高技术服务业的投资,在海淀产业园区的建设以及怀柔科学城,重大科技项目的带动下增长了23%。
第三个方面就是科技创新,表现活跃,也增强了全市经济的抗风险能力。那么疫情期间,数字经济,互联网相关产业的研发投入也都是大幅增加的。
卞晶:说到我们首都经济发展的韧性,首先在制造业方面,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在持续的改善。从这个市场需求来看,企业的生产预期也在不断地回升,这说明我们企业对未来生产活动,保持这个乐观的态度。我们有一句话说,信心比黄金更重要。
其次是在服务业方面,虽然我们服务业行业,特别是一些接触性和密集性的服务业行业,受到疫情的冲击比较大。但是我们重点行业和高技术行业,还是保持了比较好的发展态势。比如像金融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还有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表现出了比较好的活跃度,抵御风险的能力也比较强,为我们全市经济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撑。
北京的经济发展之所以平稳,之所以我们的这种创新能力不断的增强,其实我觉得得益于两点。一个就是整个北京在这样一个特殊时期,它所提供的一系列政策本身,本身创新高质量发展,就是北京未来经济发展的一个目标,也是一直这么践行的。那么在这样一个疫情,包括相应的整个国际经济下行趋势,比较明显的这种风险的叠加之下,北京加大了这方面科技创新的投入力度,打造了一批的新业态新消费等等。
张彬:你看我们说从宏观上三城一区的建设到今天,仍然是带动了北京创新的这样一个活力。同样在零售方面在我们的服务业方面,北京采取了很多的政策,除了政策好,除了我们的发展的方向对之外,还有一个就是企业家自己的努力。你看前一段时间,在中央召开的企业家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了五点希望,给企业家提了五点希望。首先要爱国,要创新,要有这种国际的视野,要有社会责任等等提了五点希望,这五点希望其实就是中国的企业家精神。
北京这种企业家精神展现在哪儿。你比如疫情来了之后我们有的企业,原来可能是生产其它产品的,马上转到医疗物资,救助物资的。这样一个工作上去,目的是什么?就是要补齐产业链,要把产业链给补齐,让它能够更好的运转。所以整个疫情防控和后续的复工复产当中,北京的很多企业是展现了这种企业家精神,也是对中央,对于习近平总书记,对于企业家精神的一个具体的践行。
主持人:在相对于困难的时期,一座城市需要重点产业,展示出压舱石的作用。同时还需要有新兴产业促进创新发展。在北京市召开的企业家座谈会中也提到,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表现出强大的发展潜力。那么在上半年经济中,北京新兴动能彰显活力,我们来看下一个短片。
主持人:好,短片回来。卞总,刚才我们在短片中看到这些具体的变化,为我们北京市民的生活,带来了哪些改变呢?
卞晶:刚刚我们在短片里也看到了,随着首都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那么以互联网为依托的云办公、云消费等新兴的经济模式逆势而上。像平台经济、云购物等商业也在加速地发展,这样就为我们百姓开辟了新的就业和消费的这种空间。
从转变就业模式来看,数字平台为我们百姓就业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像我们现在非常热门的电竞主播、带货主播、在线学习服务师,还有社区网购员等等。这些新兴的职业都受到了社会的广泛欢迎,也成为我们年轻人就业的新的选择。
从我们调查的数据来看,从2月份以来我们城镇就业人口中,通过互联网来承接业务的人数,环比月均增长了5%。从培育消费动能来看,像在线教育、在线问诊等等这些新兴的消费模式,也为我们居民消费拓展了这个领域。居民线上消费的这个韧性进一步增强,网购规模也进一步地扩大。上半年全市居民人均网购支出同比增长8%,另外部分企业也积极转变服务模式,像一些百货商场加快线上的网络直播。积极推动小程序线上销售,这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疫情对我们线下销售所带来的这种影响,为我们消费领域增添了新的活力。
主持人:那么庞局长,我们从数据中看,新兴动能的逆势上扬,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庞江倩:从这个数据上来看,咱们新兴动能逆势上扬,主要体现在这么几个方面。
首先是新经济表现活跃,上半年全市新经济实现的增加值,按照现价计算,同比是增长了1.7%。新经济在全市经济当中的占比达到了38.5%,已经成为带动全市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力量。
第二个方面就是互联网服务快速增长,疫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习惯和消费习惯。那么使得互联网业务的需求更加旺盛。上半年规模以上互联网数据服务企业、信息服务企业、互联网平台服务企业的营业收入,都实现了两位数以上的增长。
第三个方面就是新业态、新模式持续升温,那很多企业都创新商业模式,通过这个直播带货社群营销等方式,引导消费者在线上进行消费。
第四个方面是新产品保持良好的增势,高技术领域的产品产量都保持了一个较快地增长。像咱们的智能手机、显示器、3D打印设备、集成电路以及光电子器件等等,它们的产品产量,在上半年的都实现了10%以上的增长。
第五个方面,创新驱动作用更加突出。上半年中关村高新技术企业,研究开发费用是增长了16.8%,PCT专利申请量是增长了45%,实现技术收入的增长了18.4%。
主持人:张彬老师,我们每位市民个人的发展,其实和经济的发展是密切相关的。比如说关于就业等方方面面,您的观察和您的建议。
张彬:您说得非常对。其实我们的经济发展也好,科技创新也好,都是为了提高民生福祉吗,都是为老百姓生活的改善。我们注意到,中央提出的不管是六稳也好,还是六保也好。第一稳,第一保,都是稳就业、保就业。所以就业对于民生应该说关系非常的密切。
应该说从疫情发生以来,我们看到北京市一直在想尽办法,来为扩大就业、稳定生产,做着一系列的一个工作,也取得了很好的一个效果。你看特别是一定的疫情,我们这种线上消费衍生出的相应的,一些新职业、一些新业态、一些新岗位,其实对于北京的经济的成长,助力作用还是非常明显的。
当然我们知道,我们的整个的科创的企业和我们的重点的行业等等,还是起到了北京经济发展稳定器和压舱石的作用。
但是在民生层面,你会看到这样一个第三产业,特别是线上的产业带来了很多新的商机。你像这快递小哥现在成为了一个热门职业,方方面面触角已经伸到了,每个社区、每条街巷。而且管理也越来越规范了,还有刚才卞总所说的过去都听不到的,什么城市网络管理员对吧。这其实跟北京城市的精细化管理密切相关,网格化管理、 精细化管理密切相关。所以这些新职业,带来的很多的这样一个就业的新渠道,让我们很多的劳动力,能够在新职业当中找到一席之地。同时有了这样一个国家定位,企业也就有了发展的目标,就能把这个行业整个做大。所以我觉得这些新职业的变化,和北京整体消费观念的一个变化,其实都为我们的经济的顺利的发展打下了一个基础,跟每个人的日常生活,其实也是息息相关的。
主持人:我们共同回顾了,今年上半年北京经济的运行情况。在我们这一期《数说北京》节目的最后,我想请三位嘉宾,我们再展望一下三季度。
庞江倩:我们北京经济运行的情况,从下半年的发展趋势来看,仍然是压力与动力并存。从压力来看外部环境依然是复杂严峻的,海外疫情仍然持续,不确定性和风险挑战也明显增加了,这个也加大了世界经济下行的风险。
那么从动力来看,一方面全国疫情防控的形势持续向好,复工、复产、复商、复市也加快推进。总体的经济运行也是呈现出稳步复苏的态势。那另一方面,北京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经济结构调整、优化的前进态势没有变。主要领域持续恢复物价,就业形势总体稳定。与此同时新兴动能加快成长,科技创新保持活跃。那么经济发展的这种韧性和动力也进一步增强。此外就是各项重企纾困的政策,以及五新政策的落地实施,也将进一步帮助企业恢复生产经营,促进新动能的成长,综合来看下半年全市经济复苏的,这个步伐将进一步加快,那么我们也是有信心 有条件,实现全年经济的平稳健康发展。
卞晶:刚才庞局就下一阶段的,总体形势进行了解读。随着我市疫情防控形势趋稳向好,生产生活秩序不断地恢复,经济运行呈现回升的势头。
那么从民生领域来看,预计三季度我市就业形势稳中向好。总体向好的这个长期的趋势不会改变,居民消费价格有望保持平稳的运行,居民的消费信心也将有所恢复,民生领域不断改善的基础将更加稳固。
张彬:对于下半年的这样一个经济前景,很多老百姓可能不一定关心。具体的地方生产总值(GDP)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的数据,他更关心的可能是我自己生活,会有什么样的变化。我觉得还是非常可期的。
你看我对北京市了解。这一段时间以来我们推出了很多的政策,也简单举一个例子,比如我们的商圈,还有商场的数字化改造,这是北京其中众多民生的其中很小的一块。但是它带来的这样一个线上消费能力和未来这种新业态的一个变化,其实就能够在解决就业,就能够在这种拉动经济方面,能够起到很大的作用。
对于北京市下半年的这样一个经济发展,其实老百姓还是充满了信心的。尤其是我们在这种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成果的这样一个时期。未来你比如这种旅游,包括相应的这种市场的消费等等,都会带来新一轮的一个增长。我记得今年6·18的时候,即便在疫情期间,我们看到整体的销售趋势,还是非常火爆的。消费能力非常强,比去年同比提高了33%点多,所以从这样一个消费趋势,和老百姓的消费意愿来讲,只要我们的疫情防控得力,只要我们的经济运行平稳,那么这些新业态,新动能带来的这样一个经济成长,应该说它的这种势头是非常好的。我相信到我们年底的时候,庞局长和卞总再来回顾,这一年的经济的时候,下半年应该说成绩会更加亮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