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听,请说话(10s)
抱歉,没听清,请再说一遍吧
首页 > 政民互动 > 在线访谈

​2021年北京经济开局良好

字号:      分享:
日期:2021-06-28 13:55     来源:北京市统计局

  嘉宾:北京市统计局副局长 朱燕南

     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综合处副处长 何静

     媒体评论员 张彬


  主持人:大家好,欢迎您收看《数说北京》,也欢迎几位嘉宾的到来。今年一季度北京科学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效持续显现,北京经济保持回升向好的态势,百姓也越来越有获得感。朱局长,从历史来看,我们北京地区生产总值的增速,最高达到过12%,而这次我们看到的数字是17.1%,这意味着什么。


  朱燕南:一季度北京GDP和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17.1%。这个数据结果是经济、政策和基数因素共同作用的一个结果。从经济层面来看,在常态化疫情防控的这个大背景之下,我们的生产活动在趋于活跃,我们的需求领域在逐步回暖,市场预期也是稳定向好。政策层面来看,去年中央北京出台了很多助企纾困的政策,来帮助企业恢复生产经营。今年还倡导就地过年,这个也是使得我们今年一季度,我们的有效工作时间,还有消费人群,和去年同期相比有所增加。第三个就是这个基数因素,这几个因素共同影响,我们今年一季度经济的同比增长是比较快的。


  主持人:我还注意到,数据中提到两年平均增速,如何来理解。


  朱燕南:刚才提到了这个同比增17.1%,它是受到了多重因素的这个影响。这个因素里面呢,包括一些不可比的因素,比如说倡导就地过年,还有就是去年比较低的基数,所以为了更加客观地去反映,我们今年一季度经济运行的一个实际的情况,我们计算了两年的平均增速,这个速度是4.6%,这反映出其实我们总体经济,还是处在一个稳步恢复的过程当中。


  主持人:好的,我们《数说北京》拿数据来说话,何处长我们注意到,刚才短片中有一个关键的数据,是一季度北京市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下降0.1%,您为我们解读一下好吗。


  何静:0.1%这个数据背后,其实它体现的是北京市委市政府积极地去应对这个局部地区疫情的冲击,全力地做好保供稳价工作的一个力度。比如说春节期间,当时为了备战市场供应,北京市新发地市场,就储备了土豆、洋葱等等应急储备菜近万吨,加上政府和广大商户的储备,当时的这个储备量,即使是遇上极端天气导致高速封路,也能够确保北京市场几天内的供应。同时北京市食品价格的,这个季节性波动下行,也对价格整体的低位运行,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我们从一些主要的食品来看,三月份以来南菜北菜同时上市,鲜菜的供应量在加大。同时猪肉、鸡蛋的价格,它们随着产能的持续恢复,降幅也在扩大。三月份北京市食品价格环比下降了3.9%。此外一季度北京市的服务价格也是呈现了一些比较积极的变化,我们从而数据上来看,二月份、三月份,北京市服务价格,分别环比上升了0.3%和0.4%,这也说明,北京市服务类消费市场是在逐步回暖的。


  主持人:那张彬老师对一季度北京的数据,您的解读。


  张彬:我们看到这样的一个数字,其实展现出了北京把这个稳基础作为了一个重要的任务。这个基础对一个城市来讲,比如它的主体经济、它的金融等等。但对于普通的北京市民和老百姓来讲,所谓基础无非就是衣食住行,最基本的一个基础。从这个角度来讲我觉得,只要衣食住行能够稳住,城市的发展就充满了活力,北京还是做了一个非常好的典范。


  主持人:中国经济延续了疫情后加速复苏的态势,是因为我们稳住了经济主体,那么如何稳住经济发展的主体呢,我们先听听市民们的看法。


  主持人:好,短片回来。我们感受到一个国家一座城市要发展,抓民生,得民心,其是对于很多市民来说,收入是非常直接的,我们来看看相关的数据,一季度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名义增长9.6%,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是9.7%,那么从结构上,何处长我们如何来理解这个数据。


  何静:主持人说得特别好,其实咱们市民对于民生政策的利好,都有非常切身的体会。我们从收入的角度来看呢,今年一季度北京市居民收入,实现的这个稳步增长,它和市委市政府持续地加大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力度,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力度,推进北京市经济实现良好开局,是密不可分的。


  我们从收入的几项构成来看,就会有更深刻的体会。首先咱们看工资性收入,它实现了一个非常良好的增势,它对收入增长的贡献率是位居首位的。今年以来,随着六稳六保政策的逐渐落地显效,北京市的就业市场是保持了非常平稳的一个态势。春节期间,市委市政府倡导就地过年,也促使节后大多数企业,如期的实现了复工复产,我们劳动力调查的数据显示,一季度北京市企业的周平均工作时间,比2019年是增加了0.3个小时,那这也助推了工资性收入,实现了这么一个良好的增势,从而它对整体收入的增长,它的这个贡献率接近了七成,是最高的。


  那其次我们再来看财产净收入和转移净收入,它们也实现了一个比较稳定的增长。一季度北京市人均财产净收入,在居民红利收入快速增长的拉动下,居民转移净收入,在养老金、离退休金的快速增长的拉动下,都实现了比较平稳的增长。他们对居民收入增长的贡献率合计接近三成。


  主持人:朱局长我们注意到和市场主体息息相关的,还有很多数据,有一个细节,是咱们北京市统计局有这样一组数据。规模以上工业服务业企业,每百元营业收入中的成本费用较上年同期分别减少了6.6元和4.6元,这意味着什么。


  朱燕南:这个数据是一到二月份,我们工业服务业企业,它在每获得一百块钱收入的时候,所付出的成本费用,和去年一到二月份相比是减少的。这么两个数据其实是我们去年以来,出台的助企纾困政策的很重要的一个成效,因为在助企纾困政策当中,我们让企业受益最多,最直接的政策就是减税降费。我们通过这个数据可以看出来,确实是政策措施发挥了它的作用,那么在成本费用的压力在逐步缓解,还有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在趋于活跃的这种带动之下,我们可以看到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是在逐步好转的。比如说盈利在增加,像一到二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利润,同比增长了5.9倍,那么和2019年同期相比,这两年的平均增速也是超过了八成。那么服务业企业,它的利润同比增长87.3%,两年平均的增速也接近了四成。在工业和服务业里面,各个行业它的盈利状况都有不同程度的好转,也就是说随着我们生产经营活动的恢复,还有就是政策措施的这种保障,我们企业的经营在改善,就是市场主体,它的状况也是在逐步好转的。


  主持人:张彬老师,今年一季度,我知道您在民生和市场领域做过一些调研,您的切身感受是什么。


  张彬:前一段时间,我在几个偏远一些的区,去调研一下它的文旅,明显游客数量开始增多,很多景区开始开放,三月底之后,一季度之后,清明是最明显的,清明节景区基本上开始的人流跟以往是一样的了。你像一些地区,它的这样一个旅游景点的完全开放,我记得有很多红色旅游,今年特别的火爆。清明节我们按照相关部门的数据,大概周边游的人次大概600万,已经达到了大概2019年的同期的水平了,那就说明你这个疫情影响,已经几乎没有了,达到应该是98%点多,接近99%。所以从这一个层面就能看出,我们窥一斑见全豹,北京市在疫情防控,在稳基础,在落实六稳六保,在打造城市品质提供更多的优质服务层面,它确实在一季度的时候,这些所有工作辛劳的付出,都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


  主持人:政策有利保障稳基础,在这个稳的基础上,市场才能更趋活跃,张彬老师,您对活跃二字如何来理解。


  张彬:活跃这个词,其实如果单从字面上理解,如果查汉语词典的话,指行为比较积极,比较主动,气氛比较热烈,这个词倒是形容北京市一季度的整体的经济运行状况,还是比较贴切的。但如果我们往更深层次讲,您想过没有,活跃的反义词是什么,活跃的反义词,你不太好找。反正猛一想这个反义词是什么,它其实跟僵化是相对的,就是打破僵化,日趋活跃,这个僵化怎么理解,就是我们在2020年一年的,这种跟新冠疫情的一场斗争。再加上面对着整个转型升级的需求,科技创新的需求以及外部形势的变化,打赢这场防疫的攻坚战,然后进入到一个稳中求进的,这样一个环节当中。我觉得这种僵局的打破,其实预示着北京在新的一年,它的发展会更好,那么一季度的数字,其实已经给了我们有力的证明。


  主持人:那接下来我们一起通过短片来具体的了解2021年一季度,我们北京市场的活跃状况。


  好,短片回来,《数说北京》拿数据来说话,下一组关键数据已经呈现在大屏幕上,今年一季度北京市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是10998元,同比增长9.9%,那么何处长 ,9.9%我们如何理解。


  何静:我们从短片里也看到了,今年随着全市经济的良好开局,和居民收入的稳步增加,咱们居民的消费也是在逐步回暖的。我觉得具体来看,主要有两方面的特点。


  第一个特点服务性消费,它的恢复态势是比较稳定的,我想大家应该都注意到了,春节以来各类餐饮消费券,还有各种红包的发放力度非常得大,很多餐饮企业也在积极地开发,各种菜品的研发创新,推动线上线下的营销力度,那么这些举措都大大的激发了,咱们北京市居民外出就餐的热情。我们再看院线方面,今年春节期间有两部大片,大家可能都看过了,一部是《唐人街探案3》,一部是《你好李焕英》,像这些热片它也造就了今年我们说叫史上最强春节档,那么这也大大丰富了咱们北京市居民的文化娱乐生活,我们从数据上来看,一季度,北京市居民人均服务型消费的支出,同比增长了7.7%,这个增速是在持续回升的。


  第二个特点就是线上消费,继续保持良好的增势。疫情期间,很多居民逐渐的更加倾向于选择像无接触服务,直播零售为主的线上消费。尤其今年春节期间,各大电商平台推出了,春节不打烊的活动,还联合了各大物流平台,给消费者提供了7×24小时的商品和物流服务,在这种力度下呢,老百姓线上消费的这个热情,进一步被激发了。从数据上来看,一季度北京市居民,通过互联网购买商品和服务的支出,同比增长了22.4%。


  主持人:其实有一个细节我特别想问您,就是就地过年这个政策,对消费的影响有多少,因为就是在我身边我就有很多朋友,这个春节就是在北京度过,他们没有回家乡。


  何静:应该说就地过年,是今年春节期间的一个热词,我们从政府部门和商家来看,今年各类消费券的发放力度更大了,渠道更广了,方式也更多了。比如说今年面向留京过年人员,发放零门槛的消费券达到了四千万,然后我们再从消费者的角度来看,北京市居民积极地去响应留京过年的政策,消费需求的持续回升也带动了。像住宿餐饮业,居民服务业,这些行业它们的加速恢复,从劳动力调查的数据来看,一季度北京市这两个行业的,从业人员的周平均工作时间,比2019年都有了非常显著的增长。


  主持人:其实我们说到消费,朱局长,在数据中我看到了两个数,是今年一季度消费领域持续回暖,市场总消费额同比增长是24%,但是后边还有一句话,是两年平均增长4.1%,你如何解读。


  朱燕南:其实刚才何处是从居民消费,就是比较微观的层面,说了咱们今年一季度消费的变化。那刚才提到的市场总消费额的情况,是我们看消费市场,就是一个宏观层面它的表现。那么市场总消费同比增长了24%,两年平均增长4.1%,反映出我们的消费市场在逐步回暖。那么市场总消费它是由服务性消费,还有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就这个商品性消费共同构成的,那么我们看到一季度,服务性消费,商品性消费,它们的同比增速都是在两位数以上,那么两年平均增长,服务性消费是6.6%,那么零售额它的两年平均增速是1.5%,这就说明我们的服务性消费和商品性消费的规模,都已经恢复到了疫情前的水平。


  还有几个特点比较突出,一个就是实体消费在加快恢复,比如说家居建材商店、百货店、购物中心、专业店、专卖店,它们的零售额同比增速都超过了40%。还有刚才何处讲的,就是居民外出就餐的意愿在增强,餐饮业的收入也都有了一个比较快的增长,特别是三月份当月的。第二个特点,就是升级类商品销售比较好,比如说通讯器材类,文化办公用品类,还有体育娱乐用品类,两年的平均增速都达到了两位数。第三个特点比较突出,刚才何处也提了,就是这个线上消费,那么我们网上零售额增速是38.2%,这个速度要明显超出零售额,总的这个平均的增速,而且占零售额的比重也在继续提高。还有就是我们一直提的,在线教育、在线娱乐、在线体育,这些企业的收入也都有一个比较快的增长,所以这些数据都反映出,我们今年消费市场是在逐步回暖的。


  主持人:通过二位嘉宾的解读,张彬老师,您觉得北京一季度市场的情况,有没有达到您心目中对活跃二字的理解。


  张彬:我觉得很多的北京市民朋友,可能对一季度的经济变化,包括民生的改善还是有着切身感受的,我觉得总体还是满意的。因为毕竟它受到疫情的影响,不可能马上的完全恢复,我们在一些特殊的领域,可能还要实行着相对比较严格的,疫情防控的一些措施。那么一些相关行业,可能还要逐步的在恢复,但是从一季度整体的数据来看,我们看这个“趋”字是比较明显的。我们老说日趋好转,日趋完善等等,这个“趋”字你要单从字面理解,它本意就是一个快走,我觉得形容北京的经济发展,还是比较贴切的,就是在一季度它的整体运转过程中,你会看出它的脚步越来越快,恢复的速度也越来越快。


  朱燕南:今年一季度,北京经济实现了良好开局,可以说是为全年的经济运行,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那么对于这个后期的经济走势,我觉得我们可以从内外部环境,还有北京自身的情况来综合的做一个观察。那么从国际上来看,今年全球的经济活动也是在逐步恢复的,但同时确实还有比较大的不确定性。从国内来看,一季度全国的经济也是开局良好,但同时它的复苏基础还需要进一步的巩固。从北京来看,我们一方面就是一季度就是回升向好,同时还有很多利好的因素,比如说我们在加快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然后两区建设,还有我们要大力发展数字经济,那么这些政策因素,应该说会给北京经济的发展增添新的动能,但同时刚才提到的,就是这种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确实还需要我们持续地关注和跟踪,包括它可能对北京经济,可能会带来的影响。那么综合内外部环境,还有北京自身经济的基础和条件,我们认为全年北京经济,还会保持这种稳中向好,稳中加固的态势。


  何静:总体来看,我们认为从民生的角度,随着今年北京市经济的持续向好,各项市委市政府的惠民政策不断地落地显效,我们预计,下一阶段北京市居民收入稳步增加,居民的消费持续回暖,就业市场保持稳定的基本趋势是不会改变的。北京市的民生领域,还会继续保持稳中趋好的发展态势。


  张彬:北京第一季度这样一个成绩的取得,我觉得也有它的必然性。为什么,首先从北京市的这种政策的落地,包括对于中央精神的贯彻等等,它都是做在了前面,我们老说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我们北京市所有的工作,经济发展,六稳、六保、解决就业、平抑物价、带动经济发展,最终它的落脚点就是一点,就是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所以从这样一个趋势来看,我觉得趋活跃就勾勒出了,北京城市发展的一个,未来的一个可以说是方向。那么随着我们城市不断地调整,疫情防控不断地深入,那我觉得它的经济,会不断地持续向好,也会给我们带来更多的,安全感、幸福感和获得感。


21年北京.png


关于我们 站点地图 建设意见 法律声明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宋庄南三街209号院  邮编:101118
统一对外咨询电话:010-55535000(北京市统计局)
010-55533518(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
010-56249676(北京统计联网直报系统)

微信公众号

政务微博

主办单位:北京市统计局 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  承办单位:北京市统计发展促进中心
政府网站标识码:1100000012   京公网安备 11040102700027  京ICP备0500717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