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听,请说话(10s)
抱歉,没听清,请再说一遍吧
首页 > 政民互动 > 在线访谈

2021年上半年北京经济运行稳中向好

字号:      分享:
日期:2021-08-19 11:01     来源:北京市统计局

  嘉宾:北京市统计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 朱燕南


     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副总队长、新闻发言人 卞晶


     媒体评论员 张春蔚



  主持人:大家好,欢迎收看《数说北京》,也欢迎各位嘉宾到来。从上半年北京经济运行数据我们看到,经济在进一步地恢复。具体是哪些因素起到了支撑带动作用呢?


  朱燕南:上半年全市经济稳步恢复向好,从支撑带动的因素来看主要有四个方面。第一个就是重点行业稳固了经济恢复的基础,从工业来看支柱行业中的医药、电子行业对于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超过了八成。从服务业来看,信息服务业、金融业、科技服务业这些我们北京的优势行业对服务业增长的贡献率超过了五成。第二个带动因素就是新兴领域增强了动力。上半年新经济增加值占全市GDP比重达到了40.9%,同比提高了2.4个百分点。去年我们出台了五新相关政策措施,对于相关的新兴领域的发展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比如新基建、新消费。上半年,新基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占全市投资比重是9.4%,同比提高了1.8个百分点。从新消费来看,网上零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达到了33.4%,同比提高了1.6个百分点。第三个带动因素就是我们的市场主体生产经营在逐步地好转。今年以来,像工业企业的利润都是在逐步增加的,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利润两年平均增长了六成以上,服务业的利润两年平均增长了13.4%。除此之外,一些新机遇、新政策也在释放新的潜力,比如两区建设。1-5月,服务业扩大开放,重点领域实际利用外资占服务业实际利用外资的比重超过了八成。在自贸区实际利用外资占全市实际利用外资比重超过了一成。区域内企业的收入增长也要快于全市企业的平均水平。从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来看也是增强了创新主体的活力,1-5月,大中型重点企业的研发费用无论从同比增速还是从两年平均增长来看,都超过了20%。像科技创新中心,我们的主平台,三城一区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的情况增长了19.4%,在区域内的大中型重点企业的研发费用占全市企业将近七成。可以看到,上半年重点领域新兴领域形成了合力,市场主体趋于活跃,加上一些新的机遇、新的政策在逐步显效,共同推动了经济恢复向好。


  主持人:卞总,从数据上看,北京上半年的物价水平总体是保持低位的,您能不能详细地为大家介绍主要领域价格的运行情况?


  卞晶:今年上半年,我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上涨0.5%,这个涨幅在近五年同期当中处于比较低的水平,从主要领域的运行情况来看,呈现出一降两升的态势。一降是指主要食品价格下降,今年以来随着疫情防控的常态化,各大超市、菜市场的经营活动已经回归正常。市委市政府保供稳定价措施落实有力,主要食品市场供应比较充足。食品价格是由去年上半年上涨8.7%转为今年下降0.8%。特别是猪肉和鲜菜的价格,大家也能感觉到,这一段时期确实也是便宜了。就拿猪肉来说,随着我们国内生猪产能的持续的恢复,市场供应的增加,猪肉的价格处在了一个周期性的下行的区间。上半年居民对猪肉价格同比下降19.9%。另外鲜菜从三月份开始连续四个月,价格也是涨幅在下降。上半年同比下降0.8%。两升主要是指工业消费品和服务项目价格小幅提升,因为今年以来由于石油、钢材等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在持续地上涨,对我们工业消费品的传导的影响有所显现。上半年我市工业消费品价格同比上涨0.7%,这个涨幅也是在近五年同期水平是略有提升。其中像空调、电视、油烟机、灶具,以及小家电价格也是在小幅略有提升。但是与上游工业品出厂价格的涨幅相比较来看,消费端的工业品价格的涨幅还是比较平稳的。所以说这种价格的传导的影响总体上来说还是有限的,还是比较弱的。从服务项目的价格来说,随着我们今年以来服务类消费市场的逐步的回暖,带动了我市服务项目的价格上半年同比上涨了0.4%。大家能够感觉到现在我们外出旅游的人越来越多了,现在外出开会,参加培训的次数也增加了。另外亲朋好友之间的聚会也比较频繁了,所以相应的来说像在外餐饮、旅馆住宿,飞机票、房租等等这些项目的价格,或者是涨幅小幅提升,或者是降幅在逐步收窄。概括地来说,今年上半年我市居民消费价格上涨的动力在发生变化,从以食品价格拉动为主,转变为以非食品价格拉动为主。


  主持人:春蔚老师,您的观察,支撑北京经济稳中向好的条件有哪些?


  张春蔚:疫情之后的修复工作会看到在北京体现得比较明显的,第一包括看到一些大型聚会,很多的活动都能够很完整的举行,充分说明整个城市的基本的功能能够达到非常良性的状态。此外,我们看到由于疫情,北京创下了北京速度。北京速度能在140多天,从筹建到设立,包括像现在全国八成以上的疫苗都是来自于北京造的,所以这个意义而言,在整个疫情防控体系当中,北京非常给力,而且拿出了自己的科研各个方面相应的全部的配套。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而言,我们能够从北京的经济看到中国更多的城市在这次疫情之下的一个自我的调节和自我的改变。其次应该看到,北京最低工资的标准也在提升。包括还看到很多的北京的企业也提出要用两年时间,从十四星涨到十六星,这一系列的背后都在说明,因为有经济向好,才可能有企业的利润。因为有了企业的利润,才能让员工的收入得到更好的提升。


  主持人:好的,其实我们从数据中看到,上半年重点行业新兴领域共同发力,市场主体日趋活跃。其实这些重点行业发挥的是稳定器的作用,新兴领域发挥的是助推器的作用,具体情况来看短片。


  主持人:短片回来,朱局长,刚才已经提到了新经济的快速增长,在这一方面您能不能给大家再具体介绍一下。


  朱燕南:上半年新经济增加值占全市经济比重超过了四成,具体来看有三个特点比较突出。第一个特点,高端产业显现出韧性。这几年北京也是在加快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今年上半年高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占GDP比重都是接近了三成,同比提高了1.5个百分点以上。同时我们的高技术制造业的投资在工业互联网平台,还有集成电路生产测试项目,这些带动之下,也是保持了一个快速的增长。上半年的同比增速接近四成,两年平均超过了七成。第二个特点,新基建、新消费释放了新的需求,上半年新基建的投资增长34.6%,大幅高于全市投资的平均增速。新消费就是网上零售额,无论是同比增速还是两年平均增速都达到了25%左右。有更多的企业利用直播平台这种新的模式在销售产品,而且销售情况都不错,还有我们像在线教育、在线娱乐这些线上服务消费也都表现得很活跃。第三个特点,研发创新为新经济的发展积聚了新的动能。刚才说到了大中型重点企业研发费用增长得很快。再看看主要行业的一些情况,第一个就是工业。工业它主要是汽车和电子行业研发投入增长得比较快。第二个行业是信息服务业,信息服务业里面像电商零售、智慧物流这些领域研发投入在逐步加大。再有就是科技服务业,科技服务业里面主要是药物研发,还有智能交通。另外就是环境资源领域的研发费用增长比较快。通过这些情况,确实看到新经济仍然保持了一个比较良好的发展势头,这个也显现出了我们首都经济的韧性、活力和动力。


  主持人:朱局长介绍了新经济、新基建和新消费,其实从市民的角度讲,消费和居民的关系那是非常地密切。卞总,上半年居民消费这方面有什么新特点呢?


  卞晶:从居民消费的角度来看,今年上半年我市居民消费支出的涨幅是在逐渐提高的,呈现持续回暖的态势。上半年居民消费八大类全面增长,其中有七类消费增长实现了两位数。我认为居民消费变化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消费需求得到了集中的释放。今年上半年在北京消费季活动、五一节、清明、端午节等这些小长假的助推下,我市消费市场进一步回暖。居民的消费意愿在去年受到抑制的情况下,今年得到集中的释放。有数据显示,五一节期间,全市52个重点商圈客流量同比增长了近五成,其中像前门、三里屯等九个商圈同比增长超过1倍。居民消费意愿来看也呈现回升态势,上半年我市居民平均消费倾向比上年同期提高了2.6个百分点。从主要消费类别来看,恢复的态势也比较好,像食品、居住、生活用品及服务,还有医疗保健支出的水平已经超过了2019年同期的水平。像衣着、交通通讯、教育文化、娱乐的支出水平已经恢复到2019年的八成左右。第二个方面,消费升级的进程较快恢复。主要体现在两个快,一个“快”是发展享受型消费增速快。今年以来为了更好地满足老百姓多元化、品质化的消费需求,我市持续培育夜金城网红打卡地等等商旅文体融合的新消费场景。上半年居民发展享受型消费同比增长了27.5%,增速高于生存型消费23.2个百分点,也拉动人均消费支出的增长是8.7个百分点。另一个快是服务性消费增速快。


  卞晶:上半年居民人均服务性消费支出同比增长20.1%,快于商品性消费支出9.6个百分点。其中居民旅馆住宿、在外餐饮、体育健身消费支出的增速在70%左右,景区门票的支出翻一倍。电影、话剧、演出票的支出翻了两倍。第三个方面,消费方式在持续地改变。我们调查总队对全市2000多户居民的专题调研显示,和疫情前相比,有近四成的被访居民消费的购物的方式有近四成居民购物的渠道从以线下为主,转变为以线上为主。比如说刚才朱局长提到的直播带货,现在已经成为我们居民消费的一个新亮点。有近五成的居民每天都会通过观看平台主播来购买食品、衣着、化妆品等等生活必需品。同时智能物流快速发展也进一步推动了线上消费。现在我们能够经常看到居住的小区门口有智能快递柜。我们的调查显示,有超过六成的居民认为智能快递柜取货时间更加自由,无接触配送的安全性更加可靠,确实为居民生活提供了实实在在的便利。


  主持人:卞总这一介绍,确实这两年我们觉得生活中的细节变化还是非常多的。春蔚老师,新兴领域这个词应该说是这几年的热词,据您观察,它为北京经济的发展带来哪些促进作用。


  张春蔚:新兴领域话题当中,可以举一个特殊群体看待,比如老年人。以前大家会觉得,很多的小卖部、小摊点,会发现经过疫情以后都进行了相应的市场的击打。这个击打会发现,越来越集中了,越来越规模化了,还有一个是在线消费逐渐提升。经过疫情以后,很多的互联网企业都加大了老人的方便和服务。比如字体变大了,方便性也改变了,我们会发现老年经济得到了很大的活跃,甚至有数据说有一部分老年人上网时间已经很长了,大家都在说老年人的网瘾问题开始提到议事日程了。但我觉得这个话题的背后其实说明什么?原来我们可能说是年轻人是互联网的一代,现在老年人在互联网如鱼得水。这个时候另外一个方面也就是我们说的所有的与在线有关的一系列的工业互联网、物联网、新消费都通过这个来解决了。从这个意义而言,资金效率得到提升,物流、智能化都得到提升。这里面最值得关注的还有一点就是餐饮业。今年上半年很多老百姓都能享受到的就是,北京夜经济当中,以前的外卖你可能会觉得可选的量比较少,现在发现很多的大品牌都加入到了夜宵售卖当中,还有补贴。文化产业,你现在买的很多的剧票、戏票,都会发现都有相应的补贴,还有消费券的行为。所以从这个意义而言,有了相应的推动之后,大家迅速地回到疫情之前。同时经历过这个以后,更多的更接近于人们心理现状的情感的这些内容的创作都多了很多。反而我觉得经历过疫情调整以后,我们把线上线下重新进行了一个新的调整和磨合。


  主持人:几位嘉宾从整体角度对上半年北京的经济发展情况做了介绍,具体到企业和个人而言,上半年他们的实际收入和利润是升还是降了呢,继续看短片。


  主持人:短片回来,我们看到上半年这些企业的经营情况应该是都在好转之中。朱局长,这些是否都在意料之中?


  朱燕南:今年以来,北京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是在进一步地改善,企业的盈利在继续增加,特别是工业企业今年以来是一个同比的利润的成倍的增长。随着企业生产经营的好转,市场预期也表现出稳定向好。首先看企业就体现在我们的新设企业再继续增长。上半年这个数量达到了11.6万户。再看居民消费者信心也再继续增强,上半年北京消费者信心指数达到了123.6%,继续处于高位区间运行。


  主持人:确实企业经营在不断好转,大家的收入也是在提高的过程中。卞总,我从数据上看到上半年北京市居民工资性收入同比名义增长是12.8%,您具体为大家如何解读?


  朱燕南:上半年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增长了10.3%,其中工资性收入同比增长了12.8%,对可支配收入的增长的贡献率达到了76%。可以说是拉动居民收入增长的一个主要的动力。我想居民工资性收入增长主要得益于两个方面的支撑,第一个支撑就是经济的稳步恢复向好。前面朱局长已经介绍了,今年上半年在市委市政府零下,我市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扎实推进各项工作,经济发展实现了稳中向好。从我们调查的制造业采购经理PMI指数来看,上半年这个指数始终运行在50%以上的区间。同时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已经连续四个月运行在期间,这都充分表明了市场主体市场需求的活跃度在不断提升。这就为居民工资性收入增长提供了支撑。特别是今年以来,我市按照应接尽接的原则,全力推进疫苗的接种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这也为稳定我们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发挥了关键的作用,也使得居民工资性收入的增长得到了保障。第二个支撑就是就业形势稳定。从就业形态来看,我们传统形态和新兴的就业形态实现了双向发力,二季度,传统就业形态的企业吸纳就业人员占比比一季度有了进一步的提高。这个比重同时也超过了2019年同期的水平。另外依托互联网来就业的人员的比重也同样是超过了一季度的水平,超过了2019年同期的水平。从政策上来看,上半年市区两级政府相继出台了发放稳岗补贴,加强岗位培训,推动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等等多项的稳就业的政策。从市人力社保局六月份发布的数据来看,今年以来全市组织开展各类岗位培训一共培训了82万余人,惠及企业2万余家,组织高校召开专场招聘会219场,累计提供就业岗位130万余个。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实现了年度人物目标过半。稳就业政策的落地见效促进了居民就业,从而也带动了我们居民工资性收入的增长。


  主持人:朱局长、卞总都提到了市场和政策共同的积极作用,春蔚老师,您的观察和点评?


  张春蔚:从宏观层面和公开的数据上,其实已经看到了北京经济向好。其实背后就是整个中国经济的向好。我们更应该看到一些小微企业,事实上我们看到其实第一整个经济向好之后,小微企业的收入和它的盈利能力是在提升的。但是我们看到,政府还在延续去年的相应的优惠政策,包括一些减免、补贴,从这个意义而言,为中小企业的恢复之后的很多东西又做了一些助推。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才能看到消费在增长,信心在增长,但是更重要的就是我们为我们今年下半年的经济打好了一个基础。


  主持人:确实,上半年北京经济的情况是稳步恢复向好,在这期《数说北京》节目的最后,请三位嘉宾再预判一下下半年咱们北京的经济运行情况。


  朱燕南:刚才春蔚老师也说到了,上半年经济的恢复向好为全年经济运行打下了一个比较活的基础,从下半年的经济运行来看,一方面我们有支撑,首先就是全球的经济它复苏的步伐是总体在加快的,六月份下旬世行做了全球经济的预测,比一月份的预期有所提高。第二个就是全国经济呈现出稳中向好、稳中加固。第三个是北京经济自身也是恢复向好的态势。但是在有支撑的同时,确实还存在着不确定因素。一个就是海外疫情还在持续演变,全球经济的复苏还有一些不稳定的因素。全国经济它保持这种稳定恢复的态势这种基础还需要再巩固。北京经济在恢复的过程当中,这种不充分、不平衡的情况还是存在的。总的来看,我认为下半年随着我们北京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我们的需求逐步释放,新兴动能加快成长,市场主体更趋活跃,包括新的机遇、新的政策继续发挥作用,全年北京经济有望保持恢复向好的态势。


  卞晶:从民生领域来看,下半年我市在就业、收入、价格等方面的各项惠民政策仍然将持续发力。不断改善的基础更加巩固,预计下半年我市民生领域将继续保持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


  张春蔚:事实上我们看到,统计行业很少碰到这样的一份统计数据,以前可能用同比、环比这样的数据,现在都会说连续两年,我们把疫情整个都放进去了。这可能是在统计年份当中不多见的时候,也说明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特殊的时间和特殊的调整,很多的企业其实在完成自己未来的规划。第一那就是我们的碳排放,站在全球的格局下,怎么样完成自己的产业升级。再包括因为阶段性的调整,以前不能做的,以前不好做的,其实在这两年当中都在充分地释放和充分地调整。反而我会说虽然我们可能往后退了一下,虽然有些行业受到了一定的压力,但是经过这样的一个行业调整以后,反而我们能够寻找新的增量,从而把自己的存量调整得更准确,更加地细致。一方面我们看到全球其实都在调整着自己的配套方案,其实中国经济也在完成自己的配套方案。比如我们看到在医疗领域,疫苗在全球其实是走出了自己的独有的风采,还有一点就是我们更多的国货这样一些民族品牌也借这个机会获得了长足的市场的检验和未来的机会和发展的可能。


21年上半年.png


关于我们 站点地图 建设意见 法律声明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宋庄南三街209号院  邮编:101118
统一对外咨询电话:010-55535000(北京市统计局)
010-55533518(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
010-56249676(北京统计联网直报系统)

微信公众号

政务微博

主办单位:北京市统计局 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  承办单位:北京市统计发展促进中心
政府网站标识码:1100000012   京公网安备 11040102700027  京ICP备0500717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