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栏目

典型案例

发布时间:2020-09-14 21:00      来源:

(一)普查对象的判断

案例1 熟练掌握普查方案

XX街道XX社区第17普查小区,普查员XXX正在进行人口普查入户登记。

普查员:“您好,我是咱们XX社区人口普查试点的普查员,打扰您了。请问您是本户户主吗?”

普查户:“哦,人口普查的啊,请进,我不是户主,户主是我父亲,父母去走亲戚了,没在家。”

普查员:“您和父母生活在一起吗?”

普查户:“我和媳妇还有孩子是2015年搬来和父母一起生活的,因为孩子考上了第六高中,父母家离学校近,我和媳妇就来陪读了。”

普查员:“那您家的户口迁过来没?”

普查户:“户口没迁。因为我户口虽然不和父母在一块,但也属六中学区,只是离学校稍远,就过来父母家住了。”

普查员:“你们户口没迁,但在我们辖区也住了5年多了,也是我们普查对象,应该登记。您父母走亲戚不在家,您对父母和家庭情况都知道吧?”

普查户:“知道,我能说清楚。”

普查员:“那好,那我们就把您家情况做一下登记,一会我录入结束后会给您逐项看一遍,还得麻烦您签字确认。”

…………

普查员:“麻烦您看下填报的信息是否正确?”

普查户:“没问题,都正确,还需要签名确认是吗?”

普查员:“是的,谢谢您了。咱家的普查登记就结束了,打扰您了,再次谢谢您配合。”

普查户:“不客气,再见!”

【案例总结】在普查培训中,一定要熟记普查方案,准确理解指标含义,严格把握普查原则。达到在普查现场能准确判定普查对象,不重不漏登记每个人及信息,保证普查质量的效果。


案例2 原来是我们的普查对象

10月14日,普查员们忙碌地穿梭在社区内的各个楼宇间。上午,按照普查指导员的任务分配,普查员们分组奔赴各自的“战场”,继续开展入户登记工作。

咚咚咚......普查员:“有人在家吗?”

吱呀……门开了

普查员:“您好,打扰了。我们是人口普查的普查员,这是我们的证件您看一下”

“这里还有《致住户的一封信》和为您准备的小礼品,请您收下。”

普查对象1:“好。谢谢,进来吧”

普查员:“您家现在一共有几口人啊?”

普查对象1:“就三口,我,我爱人,还有孩子。”

在问到家庭成员的职业后,其爱人(普查对象2)闻声从卧室内出来……

普查对象2:“同志,我在部队工作,我了解你们的政策,军人是不用登记的。”

普查员:“您是军人啊?那您是现役还是非现役啊?”普查员深知现役军人和非现役军人的区别,所以一再确认。

普查对象2:“是现役,我都在部队工作快20年了,你看,我的军装还在那晾着呢。”

……

在经过一系列的填表、信息确认等工作后,普查员回到办公室整理汇报上午入户的工作内容。在谈到这个住户的情况时,一位在社区工作多年的老普查员提到:“不对啊,他们家人我都认识,男主人确实是在部队工作,但是我记得他去年好像转文职了啊,文职就不属于现役军人了,是要在咱们登记范围内的。”

听到这番话,普查员赶忙致电住户再次确认,“您好,请问您是在近年转成部队文职人员了吗?文职人员属于非现役军人,是要进行信息登记的。”

普查对象2:“我是在去年转成文职了,但是也是现役,还没有退役呢,你们不用再来登记了吧。”

听到这样地回答,为保证信息的准确,普查员再次查证了相关资料,确认该住户普查对象2的户籍确实是在2019年的时候,落户到了XXX社区。

下午,普查员再次来到上述住户家。

普查员:“先生您好,我们查证了,您转成文职之后,身份就由现役军人转成非现役军人了,是在咱们登记范围内的,您应该还记得去年曾经办过落户手续吧?”

普查对象2:“哦哦,是这样啊,我还以为我在部队工作就一直是现役呢,不好意思啊,我这就把信息报给你们。”

普查员:“好的,谢谢您对我们工作的支持和配合哈。”

普查对象2:“好的没问题,也谢谢你们!”

【案例总结】近年来正值部队改革期,很多军人的身份发生了变化,但是有些人并不能准确判断自身是现役还是非现役的身份。所以在入户的过程中,尤其是在对部队社区的入户登记中,普查员要仔细询问,结合多种方式核实住户的身份信息,保证登记准确无误。


(二)入户技巧

案例1 我当普查员,村长来助阵

10月15日下午,XX镇普查员步入XX村委会,10名村民小组长陆续步入会议室。按普查指导员分配,各普查员找到对应责任村的村长,很快便开始了一对一人口信息核查工作。

普查员:“你好村长,我是人口普查的普查员。前期我们已经收集各部门的数据,整理出咱们村人员基本情况。现在占用您一些时间核对下村里的人员信息,非常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支持。”

这时,普查员主动出示证件,同时递上一份人口普查宣传单。

村长:“没问题,我在这做村长十多年了,大概情况都知道。”

普查员:“您看,户主为冼某某这一户,妻子为周某某,儿子为冼某某,出生日期这些信息,他们一家三口户口都在本村,也在本村居住,对吗?”

村长:“对的,信息正确。”

普查员:“好的。那我们看看下一户,这户户主是李某某,共有3人,分别是这些姓名、户籍地址在村里,但现居住地址显示在XX市XX区XX小区**号,信息正确吗?”

村长:“对,这户人户口在村里,3年前搬到XX住了。”

普查员:“好的。我们看看下一户,户主为袁某某,一家五口姓名,出生日期这些信息正确吗?户籍和现居住地都在本村,对吗?”

村长:“这户女儿袁某某上个月外嫁了,户口也迁出了。其余四人户口都在本村,但户主的儿子和儿媳都外出在XX务工,只有户主夫妻俩和孙子在家居住。”

普查员:“请问您知道外出两人具体在哪里居住吗?外出务工多少年了?我们需要调查到详细居住地址。”

村长:“大约3年前外出打工吧,具体地址这个我也不太清楚。”

普查员:“请问您可以提供他们的联系方式供我们进一步电话咨询吗?”

村长:“年轻人的手机号码我就没有了,户主的手机号码可以提供给你。你记下吧......136**********。”

普查员:“我都记下来了。我们再看看这一户,就一个人户主孙某,户籍在本村,也在本村居住吗?”

村长:“这个人精神有问题的,失踪多年了。户口就一直在。”

普查员:“这样我记录一下。我们看看下一户…”

……

最后,普查员:“信息基本核对完啦!您对村里的情况很熟悉,部分外出居住村民的具体居住地址我们还需要进一步电话沟通补充。还要麻烦您回到村里,跟村民宣传一下近期根据普查工作安排,我们要入户进行登记,请大家予以配合。如有需要,我们再与您联系。感谢您对人口普查工作的支持!谢谢!”

【案例总结】:村长等村委成员是对本村情况最熟悉的基层干部,要充分调动其积极性参与到普查工作。


案例2 特殊集体户的普查

第一次入户,便来到了一家康养中心。普查员在出示了相关证件,并提供《致住户的一封信》等资料后,院长考虑到普查对象的特殊性,由于同行竞争,担心登记老人的信息被其他康养中心知道而不愿接受人口普查,不愿提供康养中心里各个住户的信息,并劝说普查员离开。

普查员普查未果,找到负责本普查小区的普查指导员和街道工作人员,再次来到这家康养中心,但院长仍以住户的特殊性为由不愿接受人口普查。

二次未果后,街道工作者和普查指导员将此情况告知自己的上级领导,上级领导联系康养中心主管部门再次与院长沟通后,最终院长答应可进行康养中心住户的人普工作。

【案例总结】:遇到康养中心或者特殊教育学校等普查小区,如果因为相关负责人因普查对象的特殊性,而不愿配合人口普查,应及时请普查指导员或者街道、村居(社区)工作人员帮助协调,如果还是不能正常普查,应及时将情况告知上级普查机构。同时,普查员在初次与相关负责人进行沟通时,应向他们讲解人口普查的目的与意义,以及保密要求等。人口普查是公民义务,不能因个体的特殊性就不参与、不配合。


案例3 速“译”速记,妙用追问

普查员对所管辖小区的住户来说多数是熟面孔,比较了解居民在家的大致时间。10月25日晚上8点,普查员开始了晚上的普查工作。

普查员:阿姨,我来做人口普查了,占用您一点时间,打扰了!”同时普查员向住户出示普查员证和《致住户的一封信》 。

住户:“快进来,别客气,都认识这么多年了,我家情况你们也都了解。”

普查员:“阿姨,我就在门口吧,现在是疫情特殊时期,不做过多打扰了,您家情况我们大致了解,但还是得和您核实确认一下。

住户:“好的好的,没问题。”

此时,传来了婴儿的啼哭声。

普查员:“阿姨,您家宝宝都出生了呀,恭喜您呀,什么时候出生的呀,男孩女孩呀?”

住户:“有5个多月了,今年5月份出生的,是个小姑娘。”

普查员:“好的,阿姨我知道了,那您家请照顾宝宝的保姆了吗?”

住户:“没有,这不受疫情影响,我和你叔叔也都退休了,就我们帮着照顾宝宝了。”

普查员:“好的,阿姨,因为本次人口普查,凡是居住本户的人或户口在本户但未居住本户的人全部都要登记,所以问您详细一些。”

住户:“没关系的,政府工作我们全力支持,我们的个人信息你们可保管好,千万别泄露了。”

普查员:“阿姨您放心,《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和《全国人口普查条例》都明确规定,要求我们做好保密工作,绝对不能泄露住户的隐私的。阿姨,谢谢您的理解和支持,您也早点休息!”

【案例总结】普查员要善于用贴近百姓的语言,把普查指标迅速“译”给对方,同时利用望闻问切入户四步法巧妙追问,提高登记质量。此外,也要做好普法宣传,打消住户顾虑。


案例4 巧用乡音,解决难题

普查员A:“您好,打扰了,我们是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普查员。我们需要向您了解下相关信息,请配合我们工作,谢谢!”

住户:“什么人口普查,我不懂得,我一个老太婆,你们找其他人普查吧。”住户用粤语生硬地拒绝了。

普查员A:“阿姨,人口普查主要是了解一下每个人家庭的人口情况,都是一些很简单的问题,大概也就占用您几分钟的时间。”普查员继续用耐心友善的语气解释。

住户:“现在那么多骗子,谁知道你们是哪来的。我老太婆又听不懂普通话,你们不要同我讲了!”

普查员A:“原来是这样,阿姨,是我没搞清楚情况,不好意思。我虽然不会讲粤语,但是我们还有其他的普查员是本地人,她会讲粤语,就在楼上做普查,我让她赶紧下来。”

说着,普查员A马上掏出电话,联系了正在“扫楼”的另一个普查员B,对方火速赶到。

普查员B:“阿姨,您好!我是人口普查员,刚才听我同事说您不太听得懂普通话,所以不方便接受普查。您别担心,我是广州人,会讲粤语,您有什么情况,可以跟我说。虽然我生活在XX,所讲的粤语可能同XX有小小区别,但也还算是很标准的。”

住户:“哦,你是XX的,怎么会跑到XX来做普查?”

普查员B:“阿姨,是这样的。第七次人口普查,这可是我们国家的一件大事。我是XX区的普查工作人员,被抽过来当普查员的。”

住户:“你专门从XX过来搞普查,真是太不容易了!人口普查工作这么辛苦,我也不好意思不支持啊!”

取得了住户的信任后,接下来的工作就很顺利了。普查员用粤语和住户交流,很快便完成了普查登记。

【案例总结】采用住户熟悉的语言进行交谈,比较容易营造轻松的调查氛围。本地人的身份较容易取得住户信任,拉近与住户之间的距离,而普查员耐心、友好、敬业的工作态度更容易打动住户,是接受普查的关键。


(三)不同登记类型方法

案例1 租户与房东

10月21日早上8点,伴随着小雨天气,009普查小区普查员步入XX小区的1201住户家,开始了当天的摸底登记工作。

普查员敲了敲门,说:“您好!我是人口普查员,正在进行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想占用您一些时间完成普查摸底表的登记,请您配合一下。”许久没有回应。

下午2点普查员又来到1201住户家,敲了敲门仍然没有回应,后来问隔壁邻居得知该户是朝鲜族人,房子租出去了,租户应该是上班不在家。

到晚上6:30普查员来到1201住户家,敲门有人在家。

普查员:“你好,我是普查员,现在正在进行全国第七次人口普查登记,想占用您一些时间了解下您家的人口信息。”

这时,普查员主动出示证件,并递上一份《致住户的一封信》。

住户:“好的,看到你们的宣传了,需要哪些信息呢?”

普查员:“需要您的公民身份号码、联系方式…听邻居说您是租的房子是吗,房东的情况您了解吗?因为我们还有后续的登记工作,需要详细的信息,您能提供房东的联系方式吗?”

住户:“我只知道他们一家都去韩国了,平时联系只是通过微信,我把微信号给你吧,具体信息你可以跟他要。”

该住户为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很配合地完成了登记工作。普查员也通过微信联系到该住户的房东,了解到房东一家一年前到韩国打工,会长期居住在韩国。

普查员:“太感谢了,这次登记占用了您的宝贵时间,谢谢您的支持与配合,正式登记的时候可能还会打扰您,再见。”

住户:“你们也辛苦了,工作日我可能不在家,有什么问题可以电话联系我。”

【案例总结】该户属于户在人不在,且房子出租的情况,此类情况较多,普查员基本先和租户取得联系,全程建立友好的调查氛围,积极鼓励引导租户提供房东信息,配合人口普查工作。


案例2 自主填报

10月11日是入户摸底的第一天,普查员来到了村民家中,只见家中老太太和孙女在家。

普查员:“阿姨您好,我是人口普查员,占用您一些时间询问您几个问题,请问平时都有谁在家中和您一起居住呀?”

住户:“平时我和二儿子、儿媳还有一个孙女一起居住,大儿子一家在省外,偶尔春节回来几天。”

普查员:“请问您和两个儿子以及他们家人的户口都在本户吗?”

住户:“都在。”

…………

询问完其他指标,最后普查员问道:“阿姨,11月1日开始是正式登记,需要您和家人再配合我们填写住房和人的基本信息,请问到时我们再来您家还是您和家人通过手机自主填报?”

住户:“正好我孙女在家,她手机操作熟练,可以让她来填。”

普查员向住户的孙女出示了自主填报二维码,讲解了短表的户项目和人项目指标,并相互留下了联系电话。

几天后,普查员在PAD上看到该住户已上报,经过仔细查看和对比,发现人表信息和摸底时不一致:该户只上报了家中老太太和二儿子一家,共4人,缺少家中大儿子一家3人。随即,普查员与住户孙女电话联系。

普查员:“您好,我是人口普查的普查员。我看到您家的信息已上报,但是人数和摸底时了解得不一致。由于您大伯家3人户口也在您家,属于人口普查的普查对象,也需要进行登记,还得麻烦您在手机上重新进入小程序修改。”

住户:“哦,是的,我在填写的时候忘记了大伯一家,谢谢您的提醒,我马上修改。”

普查员:“不客气,谢谢您的配合。”

【点评】自主填报是此次普查中首次使用的灵活登记方式,普查员查看到住户自主上报的信息后,要根据摸底情况进行对比审核,尤其要注重户籍外出人口,避免遗漏。如果自主填报户的信息有误,要及时与住户联系修改,保证信息收集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案例3 外籍人员混住的登记

普查员:“您好,我们今天到您家是人口普查登记人口信息,这是给咱们每户的一封信,请您收下。”

普查户:“哦~我知道咱们街道现在在搞人口普查,昨天也看见普查员到邻居家登记了,我们积极配合。”

普查员:“谢谢您的理解和配合。前期摸底我们了解到您爱人是外籍,到我们市时间还不到一年,但是也是我们普查登记的对象,今天她在家没?”

普查户:“我家情况是特殊,媳妇儿是缅甸人,2019年8月和我结婚就到咱们市了,户籍还在缅甸,她今天在家了,这就是我媳妇儿,我们从认识到结婚已经5年多了,她汉语表达还可以。”

普查员:“嫂子好,您能听懂汉语和回答我们的问询,这太好了。来之前我们还担心您听不懂汉语,特意把XX大学英语系毕业的普查指导员XX请过来当翻译呢。”

普查户:“不用翻译,我们在家天天说汉语,谢谢你们这么体贴和细心,我是户主,我把你们要普查的情况告诉你们,媳妇的情况她自己能回答。”

普查员:“您的家庭情况和每个人的信息你们夫妻俩都申报了,我们也都按你们申报内容进行了登记,您爱人是外籍人口,应该登记外籍人员普查表,内容也申报完了。我再念一遍您申报的信息,您夫妻听听对不对?”

普查户:“我们听了,也看见你在每个栏目填写的情况了,是我家的真实情况,都对。”

普查员:“那请您在户信息这个栏目里签上自己的名字吧,您签完名字,我们在您家的普查登记就结束了。您家嫂子是缅甸人,生活上有啥不习惯和困难,一定和社区讲,这也是我们社区民生工作的范围,不打扰您了,谢谢。”

调查户:“谢谢你们,再见!”

【案例总结】普查员对自己负责的普查小区必须熟悉情况,特别是对特殊身份人员(外籍、未落户、没有公民身份号码等)情况要特别“上心”,特别关心,尤其在入户摸底时就要做到认真排查,掌握外籍人口的国籍和民风民俗等情况,这样才能保证在入户登记时住户愿意配合,如实申报个人信息。


(四)灵活登记

案例1:电话调查

受疫情影响,普查员按照工作流程对部分信息有误的住户,进行电话复查。

普查员:“您好,请问是XXX小区X号楼X单元XXX的住户吗?”

住户:“是的,你是?”

普查员:“不好意思,打扰了,我是XX街道XX社区人口普查的普查员。上周我们已经去您家做了普查登记,您家的普查表在后期复查的过程中发现一些问题,需要再和您核实一下。您看方便耽误您几分钟的时间吗?”

住户:“好的,你说吧!”

普查员:“根据已经填报的信息,咱们这户共登记三人,但是您的公民身份号码可能有些错误,您方便在电话里更正一下吗?”

住户:“这个我不能告诉你,我也不知道你是不是骗子,更何况是涉及公民身份号码这么敏感的信息。”

普查员:“我们普查员都有正规的普查员证件,是依法开展的调查,您可以随时打社区电话核实我的身份,我叫xxx,负责xxx普查小区的普查,我们的信息在咱们小区公告栏里也贴了。此外,对于您的个人信息,《统计法》都有严格规定我们是绝对不会泄露的,请您放心。我先跟您核对一下您家里已经登记的个人信息,您看行吗?”

住户:“我先给居委会打个电话确认下,过一会儿你再打过来吧。”

普查员:“好的,一会儿我再联系您。”

十分钟后,普查员又给住户打通了电话。

普查员:“您好,刚才给您打过电话,我是人口普查的普查员。”

住户:“哦,我和居委会核实过了,没问题,想了解啥就问吧。”

普查员:“您爱人的姓名是XX,公民身份号码为110104.......,户口登记地就在咱们居委会这里。”

住户:“对,没错。”

普查员:“您孩子的名字叫XX,公民身份号码是110104XXXXXXXXXXXX,户口登记地也在咱们居委会这里。”

住户:“没错,看来您真是普查员,您记一下我的公民身份号码吧,注意保密啊。”

普查员:“好的。”

住户:“我叫XX,公民身份号码是110104......。”

普查员:“好的,已登记完毕,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支持配合,祝您生活愉快!”

【案例总结】疫情防控常态化是今年人口普查面临的新形势,在正式调查期遇到疫情防控升级,本着对居民和普查员安全负责的原则,尝试采用电话调查保证工作进度。在进行电话调查时,取得普查对象的信任是能否顺利进行登记的基础与前提。通过向普查对象表明身份、核实已登记的信息,取得普查对象信任,循序渐进,让调查对象主动配合完成普查工作。


案例2:设点与“扫楼”,巧用时间差

11月1日晚7点,017、018普查小区的普查员在匆匆用完工作餐后,马不停蹄地来到XX大街25号院15号楼1单元门前。今天是正式登记第一天,由于白天家里有人的住户寥寥无几,按照摸底时掌握的情况,普查员准备晚上突击开展登记工作,负责人在安排完工作后,大家开始分工协作,两名普查员负责1至9楼的“扫楼”任务,两名普查员负责10至20层的“扫楼”工作,留下负责人和四名普查员在楼下设点进行拦截登记。工作就这样在悄无声息中开展了起来。

随着夜幕慢慢降临,外出上班的人们陆续归家,一名身着正装的年轻人走进楼内。

普查员迅速拦住了他,并礼貌问道:“您好,我们是XX区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普查员,正在开展普查登记工作,请问您是住在哪个房间?”

年轻人:“某某号房间。”

普查员迅速翻看了下手中的台账:“我们这里记录您还没有登记过,稍微耽误您几分钟,麻烦您配合做下登记。”

年轻人:“好的,您问吧。”

…………

在顺利的采集了该户信息后,设点登记的普查员迅速在微信工作群中将该户地址进行推送,以免“扫楼”的普查员重复登记。

晚上10点,大部分住户已经入睡。普查员们结束了辛苦的工作,在楼下集合,简要的总结了今晚的工作情况,确认登记数据及时上传,各自返回住处休息。

【案例分析】此案例中普查员采取设点、扫楼双结合的方式,大大提升了工作效率。由于“两条腿”走路,为数据不重不漏提供了保证,同时利用微信实施通讯功能,及时共享信息,保证了工作的同步性。


关于我们站点地图建设意见法律声明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宋庄南三街209号院  邮编:101118
统一对外咨询电话:010-55535000(北京市统计局)
010-55533518(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
010-56249676(北京统计联网直报系统)

微信公众号

政务微博

主办单位:北京市统计局 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  承办单位:北京市统计发展促进中心
政府网站标识码:1100000012   京公网安备 11040102700027  京ICP备0500717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