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建设四十年 提质增效谱新篇
改革开放40年北京固定资产投资成就回顾
来源:北京市统计局 发布日期:2018-10-29
改革开放40年来,投资建设在改变城市面貌、优化产业结构、调整空间布局、改善生态环境和保障社会民生等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随着经济发展阶段的变化以及城市总体规划目标的确定,城市建设从快速扩张转入平稳推进期,全市投资由规模扩张向提质增效的新阶段转变。
一、投资规模扩大,对经济增长形成重要支撑
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看,1978年完成22.6亿元,2017年完成近9000亿元,年均增长18%。其中,第一个十年(1978-1987年)年均增长20.8%,第二个十年(1988-1997年)年均增长21.7%,第三个十年(1998-2007年)年均增长14.5%,第四个十年(2008-2017年)年均增长9.2%,逐步进入提质增效的新阶段。
图 1978-2017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和增速
单位:亿元,%
二、投资结构改善,引导产业结构优化
投资结构改善引导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优化。改革开放以来,全市按照中央宏观战略部署,在不断扩大投资总量、推动经济增长的同时,大力调整投资结构,引导优化产业结构。三大产业投资规模由改革开放初期(1978年)的6.3:48.4:45.3调整为2017年的1.1:10:88.9。“三二一”的产业投资格局不断巩固,经济发展稳定性增强。
1.工业投资减量提质发展,带动经济结构转型
1978-2017年,全市工业投资累计完成1万亿元,年均增长12.9%,占同期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11.4%。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及《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对城市定位的调整,一方面,高耗能工业投资大幅下降。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完成投资占工业投资的比重由2012年的7.4%降为2017年的2.2%。另一方面,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快速增长。2012-2017年,高技术制造业累计完成投资914亿元,占工业投资的比重由20.1%提高至22.5%。高技术制造业投资的快速增长推动了全市以电子信息产业、光机电、现代生物产业为重点的高新技术产业群的形成,和以集成电路制造、装备制造业等为主导的现代制造业体系的发展。
2.新兴服务业不断涌现,提升经济活力
40年来,全市第三产业投资快速发展,累计完成投资7.9万亿元,年均增长20.1%,高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速2.1个百分点。
改革开放前20年(1978-1997年),第三产业中交通运输仓储邮电通信业和教育业投资增长较快,年均增速分别为22.8%和27.6%,分别高于同期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0.9个和5.7个百分点。1998年开始实行住房分配货币化改革,房地产开发投资快速增长,成为带动第三产业主力军,1998年到2011年,房地产开发投资年均增长18.8%,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由1998年的不到1/3提高到2011年的超过5成。2012年以来,第三产业中新兴服务业投资增长加快,进一步提升了经济活力。2012-2017年,信息服务业,文体娱乐业,租商服务业投资年均增速超过10%。
三、短板领域发力,带动城市功能完善
改革开放40年来,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和公共服务领域投资快速发展,改变了城市面貌和空间格局,改善了城市环境,提升了城市服务水平。
1.基础设施投资快速增长,服务功能全面提升
40年来,全市累计完成基础设施投资2.5万亿元,年均增长18.4%,高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0.4个百分点,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平均比重为26.7%。
全市道路网络建设大力推进,提升城市硬件设施。40年间,公路累计投资2105.6亿元,年均增长18.9%。截至2017年,全市公路里程达到22226公里,城市道路里程达6359公里,分别比1978年增加2.4倍和2.1倍。逐步推进区域交通格局由“单中心、放射状”向“多节点、网格状”转变。京新、京密、京昆等高速公路先后建成通车,平安大街、崇外大街、阜外大街、万寿路南延等城市干道相继建成,城市路网整体效率和综合通行能力得到大幅度提高。
公共交通体系建设加快,改善居民出行环境。1991年到2017年,全市城市公共交通业累计完成投资4536.3亿元,年均增长26%。全市公共交通运营车辆由1978年的2743辆增加到2017年的3.1万辆,增长10.3倍;运营线路由119条增加到908条,增长6.6倍;运营线路长度由1427公里增加到19898公里,其中轨道交通运营线路长度由24公里增加到608公里,分别增长12.9倍和24.3倍。2017年,全市轨道交通客运量37.8亿人次,首次超过公共电汽车客运量。
电、热、气、水等能源领域供给能力大幅提升,满足生活和生产需求。改革开放以来,全市能源领域累计完成投资3789.9亿元,年均增长16.4%,其中,电力、供热、天然气、供水投资增速分别为16.3%、16.7%、15.4%和14.4%。电网供电能力及供电可靠性大幅提高。望京、广渠门、怀柔北、龙潭湖、高碑店等地先后建设220千伏输变电工程。2017年,全社会用电量达到1066.9亿千瓦时,其中城乡居民生活用电218亿千瓦时,分别比1978年增长13.5倍和103.7倍。供热事业快速发展。三环路热力工程、郑常庄燃气热电工程、石景山热力管线工程、高碑店至青年路热力管线工等项目陆续建成,极大地提高了全市集中供热能力。2017年,全市集中供热面积6.5亿平方米,比1990年增长16.7倍。城市天然气事业突飞猛进。2006年北京焦化厂外迁,标志着天然气供应全面替代了历时50年之久的人工煤气供应。陕甘宁天然气进京和陕京二线、三线、四线等外部气源工程顺利完工,天然气使用规模大大提高。2017年,全市天然气供气总量164.2亿立方米,家庭用户达到652.7万户。城市供水能力持续增长。在加强供水、节水、排水各个环节建设力度的同时,对主要河道水系和中小河道进行了综合治理。先后建设了南干渠、东干渠、河西支线、大兴支线等南水北调干线及配套工程,同时不断加强城市供水干线的建设和改造,进一步完善供水管网,自来水供应网络持续拓展。2017年,全市自来水综合生产能力由1978年的每日134万立方米提高至522.1万立方米/日,自来水供水管道长度由2926公里延伸到16105公里。
2.生态环境领域投资加快,城市更加宜居
园林绿化建设成效显著。1991-2017年,全市园林绿化领域投资累计完成357.7亿元,年均增长23.2%。先后建成永定河园博湖等“五湖”相连的生态景观,建成密云、平谷、怀柔等新城滨河森林公园,建成翠湖、长沟、琉璃河等湿地公园。城市环境不断改善,人均公园绿地面积由改革开放初期(1978年)的5.1平方米/人增加到2017年的16.2平方米/人;城市绿化覆盖率由1978年的22.3%提高到2017年的48.4%。环卫水平逐步提高。1996-2017年,全市环境卫生领域投资累计完成1060.3亿元,年均增长47.3%。垃圾无害化处理能力不断提高,平谷、房山、朝阳、丰台等区生活垃圾焚烧厂和南宫、高安屯等餐厨垃圾处理厂相继建成,极大地提高了我市的垃圾无害化处理能力。全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能力由2000年的每日6550吨,提高到2017年的每日24341吨,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由2000年的56.4%提高到2017年的99.9%。污水治理能力增强。为改变污水直排的局面,改革开放以来,全市陆续治理了京密引水渠、筒子河、凉水河及南护城河等各水系。污水处理能力不断增强,由1978年的每日23.2万立方米提高到2017年的每日665.6万立方米,增长27.7倍,污水处理率由1978年的7.6%提高到2017年的92.4%,再生水利用量由2005年的2.4亿立方米提高到2017年的10.5亿立方米,增长3.4倍。
3.公共服务投资稳步增长,满足居民美好生活需要
居民居住水平提高。1998年房改以来,我市保障房体系经历多次变革整合,最终形成公租房和具有保障房性质的共有产权房并行的保障房体系。2008-2017年是保障房建设规模迅猛增长的时期,全市累计完成保障房投资6449.5亿元,年均增速为34.2%;竣工面积6303.1万平方米,年均增速为4%;销售面积2976.6万平方米,年均增速为10.3%。2017年末,北京市保障房施工面积4277.5万平方米,是2007年的4.1倍,占全市商品房施工面积的33.9%,比2007年提高24个百分点。
教育、卫生、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等领域建设进一步满足居民需要。2003-2017年,教育行业完成投资1432.8亿元,年均增长9.1%,北京工商大学、北京建筑大学、北京城市学院等高等院校部分本科教育布局新城;卫生行业完成投资561.7亿元,年均增长11.8%,全市卫生机构超过万家;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完成投资1402.7亿元,年均增长17.2%,雁栖湖生态发展示范区、古北水镇、葡萄博览园等生态旅游特色项目带动当地区域经济增长。截至2017年末,全市共有各类学校3556所,博物馆179家,公共图书馆24座,体育场地超过2万个。公共服务领域的发展,使得人民群众在居住、就学、就医和享受文化生活条件得到明显改善,进一步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促进社会的进步与长足发展。
回顾40年来固定资产投资建设成就,投融资体制的深刻变革带动了投资建设在经济、社会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就。展望未来,投资工作将不断提质增效,在助力经济结构转型、完善城市功能和改善民生方面发挥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