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我从镇长岗位调任至北京市怀柔区统计局局长,从基层工作到统计工作,角色转变跨度较大。没有老一辈从事统计工作的坎坷经历和骄人业绩,也不敢奢谈统计人生路,虽然工作多年,但仍算是一名刚加入统计战线的“新人”,对《统计法》也是“一知半解”。
长期的基层工作经历告诉我,经济社会转型升级效果显现的当下,对统计的认识和热爱,只停留在表面上是不够的,重要的是要努力在实践中体验和感受。我从理性上认识到统计是认识社会的有力武器,经济管理的重要工具,党和政府进行决策的必要依据,经济监督的有效手段。但这仅仅是理论上的,抽象的;而要具体深刻地理解,则必须在实践中加深感性认识,将依法统计贯彻落实到统计工作全过程,统计工作才会有抓手和着力点,才不会迷失方向。那么,摆在我面前的就是,该如何践行《统计法》的要领,带领大家开启新时期“科学统计、依法统计”新篇章呢?
以自身建设为首要
徒法不足以自行,从履职表态的那一刻起,依法统计便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加强统计基础理论特别是《统计法》的学习更是我给自己订下的履好职的首要任务。在具体统计工作中,始终把法治建设、加强依法统计作为心中的警钟,时刻长鸣,从普法到加强法治基础、从年度法治工作计划制定到具体的依法治统实践,都力求身体力行。由此也带动了全局同事学法、尊法和守法、用法的自觉性和工作态度。
以基层工作为抓手
统计数据与基层息息相关,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务必夯实统计基层基础。因此,担任区统计局局长后,深入基层把全区统计系统基层基础情况摸透,再针对薄弱环节予以加强是我工作的重点。通过对全区2个街道、14个镇乡、企业的走访,仔细听取当地群众对统计工作的意见建议,查看统计工作的环境和条件,检查统计队伍的能力和素质。通过两年多来的调研,做到了对全区统计系统的基层基础情况心中有数。
以数据真实为生命
数据就是统计的生命线,开展的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对于掌握怀柔区经济运行整体情况,多领域、多角度反馈区域发展中的问题具有重要意义。作为经普责任人,为将普查工作办出质量、办出水平,亲自深入基层调查多次,严把数据质量核查关口,功夫不负有心人,普查工作在顺利推进的同时也取得了圆满成功,更为即将到来的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奠定了基础。只有在不断优化统计服务的同时,统计的权威和地位才能得到有效提升,必须加强统计、坚持依法统计、搞准数据也才能渐成共识。
庆幸的是我赶上了统计事业最好的时代,老一辈统计工作者为我们打下了有力的工作基础,开辟了广阔的工作前景。新形势对统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结合区域实际尽快打开依法统计新局面,又成为摆在我面前的新任务。
加强法律学习,提升依法统计意识
一要结合普查、统计专业培训、统计年报会等工作机会,扎实开展对基层统计有关人员的统计法律法规知识培训教育。二要按季度积极组织统计人员学习有关法律法规、规章,以及统计业务相关知识,使一线统计人员提高统计业务的同时,切实提高统计法治意识,为确保源头数据准确奠定基础。
拓宽宣传渠道,提升普法服务水平
一是借助社区文化活动平台,在社区较为繁华地带设置展台和统计法律法规知识咨询台,进行《统计法》和《统计法实施条例》等相关知识的宣传。二是继续在全区开展“统计诚信单位”评选活动,严格评选标准,细化评选方案, 经过企业申报、业务部门初审、核查、现场验收等层层把关,评选出年度“统计诚信单位”。引导企业树立诚信统计理念,充分发挥“统计诚信单位”的模范带头作用,树立学习标杆,呼吁企业向“统计诚信单位”学习统计工作,在全区营造良好的依法统计氛围。三是制作统计“七五”普法读本和宣传片。为大力开展统计法宣传,怀柔区统计局编制印刷了统计“七五”普法读本5000册;拍摄了《统计执法在行动》和《心中的滋味》统计普法宣传片。《心中的滋味》获北京市法治动漫微视频作品三等奖。
强化执法力度,提升统计执法效果
一方面,使用“双随机”系统抽查各行各业。2019年共抽查单位280家,数量较上年增长27%。其中日常常规执法63家,专项执法检查179家,查处迟报违法案件38家,对14家违法行为较重的单位进行立案处理,执法人均检查量、人均处罚量均超额完成。另一方面,严格落实执法“双公示”工作。检查前在怀柔信息网上公示受查单位名单并提前电话通知,检查后及时将检查结果进行公示,有力提升执法的警示教育作用,做到执法全程公开透明,行政行为合法合规,为行政执法工作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统计工作的两年多是我与《统计法》相识、相交、相知、相伴的两年。正是在《统计法》的指引下,依法治统力度逐年加大,依法统计的社会氛围也随之日渐形成,怀柔统计得以实现高效、快速发展,依法统计工作也走在了前列。
北京市怀柔区统计局局长 宋霁朋
北京市怀柔区统计局专项科 从瑞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