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是通州区实施街道乡镇统计所管理体制改革后的第一年,也是城市副中心从夯实基础、积蓄势能全面迈向高质量建设发展的重要一年。细看中央“十四五”规划,“推进统计现代化改革”写入其中,这是国家层面对统计工作提出的新部署;再看北京市“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推动符合首都特点的统计现代化改革”,全市将迎来新形势、新挑战,我们统计系统也将面临新任务和新要求。
一、从政治高度 深刻认识学习中央改革文件精神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和大力推动下,党和国家在完善统计体制、发挥统计监督职能作用、推进统计现代化改革等方面作出一系列综合性、开创性、长远性决策部署,中央先后印发关于统计工作的《意见》《办法》《规定》等系列改革文件,对统计造假乱象治理力度之大、制度出台频度之密、监管执法尺度之严、统计生态变化之快都前所未有,推动统计工作发生全局性转折性变化。
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了“完善统计体制”的战略部署,十九届五中全会又进一步强调加快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速建设与之相适应的现代化统计调查体系。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更加有效发挥统计监督职能作用的意见》(以下简称《监督意见》),《监督意见》规定了着力提升统计督察效能、持续加大统计执法力度、依法独立履行监测评价职能、加强对推动高质量发展情况的统计监督、建立健全统计监督协同配合机制5项主要任务,为新时期统计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
二、从行动高度 坚决贯彻落实统计《监督意见》
(一)健全统计监测机制,做好预警研判
一是强化常规统计监测,通过与联动部门建立涉企政策、营商环境、重点领域、主要数据等信息共享机制,动态关注副中心产业引入落地情况,对新增重点企业及时纳统进行监测,提升统计工作的系统性和前瞻性。
二是关注重点领域监测,协助市局监测评价处,开展副中心统计监测工作,参与指标体系的研究和修订,统计监测制度的制定;加强武清、廊坊及北三县统计部门沟通联系,按季度开展统计监测分析工作;加强新兴产业的监测分析,尤其是数字经济的调研分析,及时形成报告,上报区委区政府有关领导和相关部门。
(二)夯实统计基层基础,严控数据质量
履行和发挥好统计的监督职能作用,加强统计数据全过程的控制管理。
一是严格落实数据审核管理监督机制。依据《通州局队统计数据质量全过程管理办法》,加强对统计所人员业务培训,规范工作流程,编制审核要点,提升基层统计队伍业务水平;加大对各专业数据质量进行集中月审的力度,落实季度汇总分析和质量通报,时时把准数据质量的前置关,特别是重点行业大户及新增企业,实现统计培训多样化,在组织好年定报培训会的基础上,采用线上线下、一对一、集中培训等多种方式,对调查单位实行分类施策,按照重点单位、问题单位、转入单位等不同特点开展层次清晰、重点突出的培训指导,有效抓住影响数据质量的症结,夯实数据质量。
二是加大执法力度,创新执法模式。坚持以常规执法检查为主,专项执法检查为辅,单位基本情况核查为补充的原则,开展行业全覆盖、全表种的执法检查,增加部门联合频次和检查单位的数量,严肃查处各类统计违法行为,校正漏报行为。同时畅通统计违法举报电话,落实统计违法线索移交制度,加大对企业约谈工作力度。推进全员执法,统计执法监督与专业统计要加强协助配合,互为依靠、互相支撑,对重点难点指标、统计基础配套、执行统计制度等情况进行重点检查,确保实现应统尽统,做到上报数据真实、准确。
三是积极落实领导干部学法制度。抓住领导干部“关键少数”,经常性持续重点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中央改革文件精神和统计法律法规,特别是要把《监督意见》纳入局队重点督办事项,学深、悟透、做实。加强全系统法治学习培训,定期开展会前学法、集中学法、法治讲座等活动。着力推动“统计进党校”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化,积极推动本级党委、政府以及有关部门传达学习中央统计改革文件精神,切实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能力,采取多种方式,加强领导干部依法统计意识,筑牢防范和惩治统计造假弄虚作假思想防线,坚决抵制各种违规干预统计数据的行为。
四是不断拓展统计法治宣传的深度和广度。在新的历史时期,习近平总书记对统计工作作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依据“谁执法谁普法”的普法责任制,要不断围绕4.15国家安全日、“12·4”国家宪法日、12.8《统计法》颁布纪念日、大型普查等重要时点,紧密结合统计年定报工作,针对不同对象开展普法宣传,不断扩大对领导干部、统计机构人员、调查对象和社会公众的统计法律法规宣传力度,在线上,以“北京通州统计”微信公众号为平台,开设“普法课堂”专栏,普及统计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在线下,结合法治宣传月、统计开放日、诚信单位认定等,主动推进统计法规进机关、进社区、进企业、进基层,让社会各界了解统计、做好统计,营造良好的统计法治环境。
三、从负责高度 构建常态化监督体系
一是始终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把准政治方向,坚定政治立场。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进一步压实管党治党主体责任,重点查处跑数要数、以数谋私等违纪行为,持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强化政治引领,夯实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
二是加强部门协同联动。依据《通州区干部监督工作信息沟通办法》定期将汇总的街乡相关领导违规干预统计数据情况上报区组织部干部监督科,同时在通州政府门户网站公布举报电话,进一步畅通举报监督渠道。其次按照《通州区贯彻落实国家统计局统计督察反馈整改方案》(京通办【2021】11号)要求,由区委组织部负责将是否支持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依法独立开展工作,以及是否存在相互攀比、在统计数据上造假等问题纳入任职考察和监督范围。坚持知事识人、依事择人,结合日常考察、年度考核、全区综合绩效考评等情况,了解掌握干部在统计相关工作方面的情况,作为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重要参考。统计服务水平的提升不仅要有局队上下自身的努力,更需要与全区各部门加强沟通协调,建立联动互动,畅通信息共享渠道,同向发力、精准服务,只有这样,才能共同推进副中心经济社会和谐稳定发展。
三是积极推动统计监督与纪检监督协作。按照《统计协调联动机制工作方案》以及《纪检监察机关与统计机构加强协作配合的工作办法》要求,区纪委区监委与区统计局形成协调联动机制,加强问题线索双向移送,确保统计违纪违法案件得到及时有效查处。加强与纪检监察机关的协作配合,依据《关于建立市委巡视机构与市统计局协作机制的意见》(京巡办发【2021】9号)精神,为促进各类监督贯通融合,结合统计工作实际,与区纪检委巡视组搭建协助机制平台,下一步将逐步展开工作。
城市副中心作为北京新“两翼”中的重要“一翼”,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支点,更是北京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可以说,副中心建设重任在肩、使命光荣。面对新形势、新要求、新挑战,通州统计人必须要进一步突显责任意识、监督意识、创新意识、服务意识,主动从服务好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服务好北京市“四个中心”建设、服务好城市副中心高质量发展的高度来开展工作,持续保持统计工作的劲头不放松。
通州区统计局党组书记、局长 杨连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