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入产出表由供给表、使用表和产品部门×产品部门表组成。供给表和使用表提供了核算框架功能,产品部门×产品部门表提供了分析应用功能。在这里主要介绍产品部门×产品部门表。
  (1)部门分类
  产品部门分类遵循同质性原则,即消耗结构相同、生产工艺技术相同和经济用途相同的原则。一个产品部门就是满足上述同质性原则的同类产品组成的产品群。
  产业部门分类由一组从事相同或相似活动的产业活动单位组成,产业活动单位从事的主要活动的增加值远远大于其他非主要活动的增加值。
  (2)产品部门×产品部门表基本表式
  产品部门×产品部门表,由三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又称第一象限,是由名称相同、排列次序相同、数目一致的n个产品部门纵横交叉而成的,其主栏为中间投入、宾栏为中间使用;这部分是投入产出表的核心,它充分揭示了国民经济各产品部门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技术经济联系,反映了国民经济各产品部门间相互依赖、相互提供劳动对象供生产和消耗的过程。该部分的每个数字都具有双重经济意义:沿行方向看,反映第i产品部门生产的货物或服务提供给第j产品部门使用的价值量,被成为中间使用;沿列方向看,反映第j产品部门在生产过程中消耗第I产品部门生产的产品或服务的价值量,被称为中间投入。
  第二部分,又称第二象限,是第一部分在水平方向上的延伸,其主栏与第一部分的主栏相同,也是n个产品部门;其宾栏由最终消费、资本形成总额、出口等最终使用项组成;它反映各产品部门生产的货物或服务用于各种最终使用的价值量及其构成。
第三部分,又称第三象限,是第一部分在垂直方向上的延伸,其主栏由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和营业盈余等增加值项组成;宾栏与第一部分的宾栏相同,也是n个产品部门;它反映各产品部门增加值构成情况。
第三部分,又称第三象限,是第一部分在垂直方向上的延伸,其主栏由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和营业盈余等增加值项组成;宾栏与第一部分的宾栏相同,也是n个产品部门;它反映各产品部门增加值构成情况。
| 
 
 产 投 出 入 | 中间使用 | 最终使用 | 进 
 
 口 | 总 
 产 
 出 | |||||||||||||
| 产 品部门 1 | ·· | 产 品 部 n | 中 间使用合计 | 最终消费 | 资本形成总额 | 出 
 
 口 | 最 终使用合计 | ||||||||||
| 居民消费 | 政府消费 | 合 
 计 | 固 定 资 本 形 成 额 | 存 货 增 加 | 合 
 
 计 | ||||||||||||
| 农村居民消费 | 城镇居民消费 | 小 
 计 | |||||||||||||||
| 中 间 投 入 | 产品部门1 · · · 产品部门n 中间投入合计 | 第Ⅰ象限 
 | 第Ⅱ象限 
 | ||||||||||||||
| 增 加 值 | 劳动者报酬 生产税净额 固定资产折旧 营业盈余 增加值合计 | 第Ⅲ象限 | 
 | ||||||||||||||
| 
 | 总投入 | 
 | 
 | ||||||||||||||
| 
 
 | |||||||||||||||||
(3)基本平衡关系
  行平衡关系:中间使用+最终使用-进口=总产出
  列平衡关系:中间投入+增加值=总投入
  总投入=总产出
  中间投入合计=中间使用合计
  增加值合计=最终使用合计-进口合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