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总体情况
2019年以来,北京市统计局(以下简称市统计局)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和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牢牢把握首都发展要义,立足首都城市战略定位,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按照“抓落实、强服务、促发展”的工作思路,主动作为、真抓实干,各项工作取得积极进展。
2019年,市统计局以提高行政效能为目标,依法全面高效履职、行政成本严格管控、服务管理水平不断提升。高质量完成市政府工作报告重点工作任务2项及其他绩效任务。编发统计资料193篇,获市领导批示40余次;向国家统计局和市委市政府报送信息484条,获国家领导及市领导批示30余条,批示数量显著提升,在各委办局信息考评中名列前茅。此外,统筹落实好新中国成立70周年各项保障任务。
二、主要做法和工作成效
(一)主动高效履职,年度绩效任务高质高效完成
1.坚持首善标准统筹实施,高质量完成市政府重点工作任务
圆满完成北京市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坚持依法普查,严肃普查纪律,规范普查行为,按照首善标准,调动全市力量组织3.1万名普查人员对100余万个普查对象进行入户登记。精心完成普查数据审核验收和质量检查。经国家事后质量抽查,数据质量居全国前列。市委市政府分别听取四经普主要数据成果汇报,并对各项工作给予肯定。扎实做好全市普查数据公报发布工作,有序推进普查资料开发。
全力配合开展年度城市体检。优化城市体检评估数据信息采集制度。完善数据采集平台,规范数据填报流程。以数据质量为核心强化数据审核,全力为城市体检提供重要基础数据支撑。落实部门自检任务,积极推进城市体检高效实施。
2.着力加强统计监测评价,精心服务首都高质量发展
反映首都特点的高质量发展统计体系加快构建。进一步优化“四个中心”功能建设统计监测,深入研究全国文化中心监测评价指标体系并开展相关指数测算。加强大运河文化带、文化产业统计监测。围绕“三城一区”主平台建设,统筹建立联动机制,大力推进统计监测分析。着力开展科学城统计监测工作并取得积极进展。协同完成2018年各区营商环境评价,助力开展楼宇经济平台建设。研究确定北京十大高精尖产业统计分类目录,加快推动“高精尖”产业标准落地实施。
“三件大事”“三大攻坚战”统计监测持续推进。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统计监测,出台三年工作方案,研究制定产业转移对接企业统计数据分别核算办法和北京大兴国际机场统计管理办法,测算京津冀区域发展指数,完善数据交换共享平台,开展城市副中心与廊坊北三县公共服务共建共享研究。加强人口动态监测,完成2019年人口抽样调查。有序推进七人普各项准备工作。大力开展低收入农户统计监测。研究建立生态涵养区绿色发展监测指标体系。大力推进全市生态保护补偿统计指标体系研究,助力生态建设加快推进。
3.围绕“七有”“五性”,更加注重民生改善和城市治理
创新建立监测评价指标体系,相关测算结果获得市委主要领导充分肯定并应用于区委书记月度工作点评会。深入落实市委督办核查媒体反映问题,全年开展核查886件,帮助解决群众身边的烦心事、揪心事。对标对表全市重点工作,迅速开展减税降费政策效果、背街小巷环境整治等多项民生民意调查,为城市精细化管理提供科学准确的统计信息支持。
4.不断深化统计改革创新,积极培育统计发展新动能
第二轮部市合作框架协议成功签署,研究确定在构建北京重点领域统计监测体系、完善优化首都特色领域统计、加快推进现代统计制度方法创新等五个方面深化合作,着力提升统计服务效能。深化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改革,完善分区季度GDP统一核算方案,为实现国家和我市、全市和各区核算数据有效衔接打牢基础。研究利用大数据健全生活性服务业统计监测体系。持续推进大数据行动计划,完成数据更新共享,实现政务相关信息全部入云。
5.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始终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积极践行“看北京首先要从政治上看”的要求,结合主题教育,强化理论武装,积极运用党的创新理论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围绕统计管理体制、数据质量等方面,领导班子带头深入开展调研,发现的52个问题全部解决。进一步压紧压实管党治党主体责任,修订完善党组工作规则,研究制定重大事项请示报告清单。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对标对表“基层减负年”要求,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扎实开展为基层减负工作。
(二)坚持依法统计,法治化、公开化水平明显提高
统计执法“利剑”作用有效发挥,执法效能进一步提升。严格落实执法相关指标规定,全年共完成执法检查5923家。不断加强执法基础,完善执法制度和信息化建设,推动统计执法更加规范高效,数据质量更加准确可靠。落实统计造假专项整治,有效消除潜在风险。
领导干部法治意识和能力持续增强。执行领导干部会前学法制度,共计8次会前学法。积极推进“统计进党校”,组织全市统计法治工作培训会,举办40余学时法治相关主题讲座。2018年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报告在门户网站公开,全局依法统计工作水平明显提升。
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工作依法实施。办结1起行政复议案件,强化沟通交流,矛盾有效化解,取得较好社会效果。2018年度2起行政复议案卷评为优秀。加强行政复议、行政应诉及行政调解工作培训,推动行政复议人员业务能力全面提升。
政务公开全面推进,公开质量不断提高。制定重大行政决策公开及会议开放制度,完善市局政府信息公开指南。建立四经普专题网站,采取动态、亲民的形式宣传解读四经普。以开放会议的形式召开局长专题办公会,邀请社会各界列席会议并就修订的统计行政处罚裁量基准提出意见建议。接待社会公众咨询3644人次。网上公开统计执法机构信息、“双随机”抽查事项清单、行政处罚结果等,确保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数据发布和解读力度继续加强。统筹利用各类宣传平台,开展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主题宣传。加大数据宣传解读力度,组织召开多场新闻发布会,通过主流媒体、新媒体等不同渠道进行数据解读,积极落实上年度整改任务。
(三)强化过“紧日子”思想,预算支出和管理能力全面提升
财政资金配置效率和使用绩效明显提高。认真落实上年度绩效整改任务,强化预算管理。开展2018年度财政项目绩效自评,并对2019年度项目进行绩效跟踪,资金使用效率全面提升。进一步规范财务管理,落实公务卡强制结算等相关规定,合法合规完成41个项目的政府采购立项等工作。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严控成本,勤俭办事。
内部审计职责和财经法律法规不折不扣落实。连续三年对所属单位进行审计,实现审计监督全覆盖。完成内控报告的编制及风险评估和自我评价,内控体系规范建设达到预期目标,内控总体评价为优。配合完成2018年部门预算执行和决算草案,以及主要负责同志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狠抓审计发现问题整改落实,确保不留死角。
(四)坚持统计为民,社会群众获得感得到增强
“放管服”改革方面,简化行政审批申请材料和办理时限,将涉外调查许可审批材料压缩60%以上,审批期限从承诺的20天压缩到8天,办结时限实现“线上线下”相统一。审批事项全部授权综合窗口,实现一窗分类、一站式办理。
接诉即办方面,实行首接负责制,严格执行接件、分派、察访、答复、跟踪全流程制度,及时解决群众反映问题,最大程度提升响应率、解决率和满意率。25件群众诉求顺利办结,在市级部门排名中全年综合成绩并列第一。
“一网通办”方面,在政府权责清单和公共服务事项清单的基础上,改进和完善两项涉外调查许可审批的网上办理,开通“基本单位名录库维护”功能,政务服务事项均已实现市级“一网通办”。
三、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
存在问题:一是推动首都高质量发展的统计指标体系还不够完善;二是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推动统计工作的能力还需加强;三是满足社会民众对统计服务产品需求的能力还需提高。
改进措施:一是在改革创新上下功夫。持续完善推动高质量发展统计体系,深化统计制度方法改革,不断推动统计工作与首都发展相适应。二是在攻坚克难上下功夫。系统梳理统计业务对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的需求,加大研究应用力度,努力实现统计工作的网络化、智能化。三是在精益求精上下功夫。顺应时代的变化和社会发展的需求,继续加强数据解读,加深民众的认识和理解,引导好社会民众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