务实笃行 接力奋进
全力谱写北京统计事业发展新篇章
——2020年北京市政府统计系统工作报告
今天我们召开2020年北京市政府统计系统工作会议。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北京重要讲话精神以及对统计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积极落实全国统计工作会,市委十二届十次、十一次全会和市“两会”工作部署,全面总结2019年工作,研究当前形势,部署2020年重点任务。下面,我代表市局党组和领导班子讲四点意见。
一、2019年北京政府统计工作回顾
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之年。一年来,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环境和艰巨的改革发展任务,全市统计系统和广大统计工作者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以及国家统计局工作部署,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以提高数据质量为核心,不断深化统计改革,努力提升统计服务能力和水平,着力推进各项统计建设,全市统计工作取得了新的进步。
(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取得实效,统计队伍建设稳步加强。
精心组织主题教育。全系统按照“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的总要求,加强组织领导,把学习教育、调查研究、检视问题、整改落实贯穿主题教育全过程,领导班子以上率下带头示范,紧扣主题主线,充分发挥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头雁”作用,带领全系统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围绕初心使命交流研讨,形成浓厚研读氛围。利用北大红楼、香山革命纪念地等红色资源,组织开展革命传统教育。把主题教育与正在做的事结合起来,着眼解决实际问题,广泛开展调查研究,调研发现的52个问题已全部解决。党员领导干部带头对照党章、《准则》《条例》“23个是否”,深刻检视分析,找准差距不足,形成问题清单,狠抓整改落实。各区局队也扎实开展主题教育,取得明显成效,达到预期目的。压紧压实管党治党主体责任,研究制定重大事项请示报告清单。定期召开党建工作推进会,深入分析党建工作形势,听取机关党支部书记履行主体责任情况汇报。持续推进“一支部一品牌”建设,基层党组织力量进一步增强。研究制定《党风廉政建设要点及任务分解实施方案》《全面从严治党(党建)工作检查考核实施方案》。认真梳理50项权力清单。组织开展“以案为鉴、以案促改”警示教育。集中整治机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突出问题,切实改进文风会风,全年精简文件39%,精简会议50%。
坚持党管干部原则,遵循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完成了6批共82名处级干部的选拔工作,一批年轻干部走上领导岗位,处级领导干部队伍梯次结构不断优化。扎实推进职务与职级并行,组织完成405人的职级和岗位等级套转工作以及212人的职级和岗位等级首次晋升。通过公务员招录、事业单位招聘、军转安置等多种方式,引进56名干部。利用新中国成立70周年庆祝活动筹备、援藏援疆、轮岗交流、赴基层锻炼等手段交流培养干部。多层次开展教育培训,全年共组织62期培训,受训6574人次。丰富干部职工文化生活,成功组织统计系统第七届体育节等文体活动。
(二)紧扣推动高质量发展要求,统计服务效能不断提升。
着力强化经济形势分析研判。创新建立研判调研机制,广泛深入3600余家企业、700余个项目开展调研。围绕中美经贸摩擦、重大活动对北京经济的影响、北京消费发展规律与潜力、北京世园会、企业知识产权、高技术制造业、减税降费、北京商业综合体、小微企业融资、夜间消费、新零售等重点领域加强监测分析和专题研究。2019年,市局共编发统计资料203篇,获市领导批示40余次;向国家统计局和市委市政府报送信息484条,获国家领导及市领导批示30余条,批示数量显著提升。各区局队也主动作为,推出了一批有价值、有影响的统计产品,服务当地党委政府盘点工作、加强调度。
加快构建高质量发展统计体系。进一步优化《北京高质量发展指数统计监测评价指标体系》。开展2018年“高精尖”领域行业结构数据测算,研究确定细分行业高精尖企业指数,修订“高精尖”产业标准。围绕深化“放管服”改革,完成了各区2018年营商环境评价并开展2019年评价工作。持续深化“一网一门一次”改革,推进2019年度政务服务事项标准化, 涉外调查许可审批材料、审批时限同步压减65%以上。完善北京建设全国政治中心、全国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统计监测指标体系。全面加强新经济、大运河文化带统计监测。研究制定楼宇监测工作方案,开展重点商务楼宇摸底调查。建立“三城一区”统计监测制度。海淀局队、怀柔局队建立合作机制,推进中关村科学城、怀柔科学城资源互补与合作共赢;大兴局队围绕保障大兴国际机场通航加强统计监测;石景山局队与首钢集团合作推进《新首钢地区评价指标体系研究》;门头沟局队研究建立生态涵养和城市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统计支撑。
全面助力“三件大事”“三大攻坚战”。认真落实城市总体规划,完成了2018年度城市体检指标数据采集评估等工作。初步建立起城市空间新格局核心监测指标。高效组织实施2019年人口抽样调查。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统计监测,出台《京津冀协同发展统计监测三年工作方案(2019年-2021年)》,制定《北京大兴国际机场统计管理办法(试行)》,测算并发布京津冀区域发展指数,推进城市副中心与廊坊北三县公共服务共建共享研究。稳慎调整开发区统计管理体制,确保工作顺利衔接、有序开展。编制2018年北京市绿色发展指数。研究建立生态涵养区绿色发展监测指标体系。大力推进北京市生态保护补偿统计指标体系研究。发布《2018年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生态服务价值监测公报》。完成了低收入农户统计监测和北京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监测评价。创新建立“七有”“五性”监测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报告先后13次获市领导批示,测评结果已应用于区委书记季度点评会,得到蔡奇书记充分肯定。深入落实市委督办核查媒体反映问题,全年开展核查886件。组织开展群众安全感、“回天行动”居民满意度、个税改革后居民获得感、医耗联动综合改革、背街小巷环境整治、生活垃圾分类等共40余项民生民意调查。2019年市局接诉即办工作列市级部门全年综合成绩第一。
全力打造立体综合宣传体系。统筹利用各类宣传平台开展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主题宣传,发布《新中国成立70周年北京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统计分析报告》,编印《数说北京70年》,参加北京市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经济社会发展”专场新闻发布会,全方位多角度展示北京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辉煌成就。加强数据宣传解读,全年组织召开8场新闻发布会,社会媒体累计播发统计信息904条,网络转载5万余次,接待社会公众咨询3644人次,办结依申请50件。四经普、人口抽样调查宣传工作成效显著。用好用活“两微一抖”新媒体。成功举办统计开放日系列宣传活动。统计宣传影响力进一步提高,舆情监测应对能力进一步加强。西城局队、朝阳局队、房山局队创新形式开展统计宣传,取得良好社会反响。
(三)培育统计发展新动能,统计改革创新步伐加快。
2019年7月18日,陈吉宁市长与宁吉喆局长正式签署《国家统计局 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统计改革创新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研究确定构建北京重点领域统计监测体系、完善优化首都特色领域统计、加快推进现代统计制度方法创新、深入推动政府统计大数据应用和不断健全京津冀协同发展监测体系五方面合作内容,各项改革任务稳步推进。
国家重点改革任务取得全面进展。按照国家统计局统一部署,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顺利推进,完成全市地区生产总值普查数据核算和历史数据修订工作,健全完善全市各区季度GDP统一核算方案。开展2017年北京地区资产负债表编制工作,客观反映了北京市财富存量和分布结构。编制完成2016、2017年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推进服务性消费统计改革,积极开展《服务性消费市场统计总体方案(试行)》国家级试点工作并形成《服务性消费市场统计北京试算情况报告》。
大数据应用领域进一步拓展。认真落实《市政府大数据行动计划》,完成市局职责目录和数据目录上链确认、政务数据开放共享,实现宏观库等9个系统的迁移上云。运用大数据技术核实确认全市电子商务交易平台和重点互联网平台名录信息。利用部门行政记录,实现人口抽样调查数据与公安部门人口身份信息的连通比对,手机大数据监测人口实现GPS精准定位。研究建立基于大数据的北京市生活性服务业发展指数体系。完善北京市投资项目动态监测平台功能。利用卫星遥感技术监测地表动土以及北京生态环境质量。
(四)全力组织好大型调查,第四次经济普查取得重要成果。
以首善标准和首创精神,精心组织,周密部署,认真落实普查经费物资,广泛开展普查宣传,经过全市3.1万名普查人员的艰苦努力,高质高效完成对100余万个普查对象的现场登记,全面摸清了家底,成果丰硕。经国务院经普办质量抽查,我市普查数据质量居全国前列。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对经济普查主要数据成果及各项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在刚刚结束的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总结表彰会上,全市共有8个区、3个街道荣获经济普查先进集体,10名同志荣获经济普查先进个人。
2019年12月27 日,市政府印发《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开展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的通知》,成立全市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及办公室,标志着北京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正式启动。
(五)夯实统计工作基础,统计数据质量保障有力。
一是统筹联动,做严做实统计造假专项整治。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集中力量开展防范和惩治统计造假、弄虚作假专项整治,26项整改任务全部完成,有效消除统计造假、弄虚作假潜在风险。二是巩固提质,抓深抓细《意见》《办法》《规定》再学习再落实。坚持领导干部学法制度,实现“统计法进党校”常态化。认真组织学习统计违纪违法案件。严格执行领导干部违规干预统计工作记录制度,全力推动中央统计改革决策部署在基层统计工作中贯彻落实。三是建章立制,筑牢筑稳统计数据质量制度基础。修订完善《北京市统计质量全过程管理办法》《北京市统计行政处罚裁量基准》以及《北京市区统计局队综合考评体系》,有效规范数据质量审核评估。继续组织开展统计巡查及“回头看”。研究制定《北京市统计系统全面推行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的实施方案》,加大统计执法力度,全年共完成执法检查5923家,构筑良好统计法治环境。
2019年,全系统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全面实施绩效管理,底线思维和风险防范意识不断增强,平安北京建设各项工作扎实推进,新中国成立70周年各项保障工作顺利完成,多个专业在国家统计局业务工作考核中荣获优秀等次。全系统涌现出了很多的先进集体、先进个人和先进事迹。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市委市政府和国家统计局统领全局、正确领导的结果,更是全市统计工作者团结一心、奋勇拼搏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局党组向全系统广大干部职工表示诚挚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二、统计工作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2020年,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也是北京进入城市更新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我们要全面审视统计发展的“时”与“势”,清醒看待统计工作的“艰”与“难”,紧抓发展机遇,应对风险挑战,在更高水平上推动全市统计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一)紧紧抓住新时代发展中的重要机遇。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统计工作重视程度之高前所未有。多次就加强和改进统计工作作出重要讲话指示批示,为我们做好新时代统计工作提供了行动指南和根本遵循。从党的十九大首次提出“完善统计体制”到十九届四中全会鲜明提出“发挥统计监督职能作用”;从历史性出台《意见》《办法》《规定》等7个事关统计事业长远发展的重要文件到组织开展首轮统计督察;从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到坚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保障和改善民生等一系列重要战略任务的提出,统计改革的发展方向和目标路径愈发清晰。各级党委政府对统计工作更加重视,对数据需求更加迫切,对统计保障更加有力,为统计工作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统计事业迎来了重要的发展机遇。
(二)积极应对经济社会变革中的新挑战。
当前经济运行“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但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形势判断,要求统计部门既要跟踪量的合理增长,也要关注质的稳步提升;既要紧盯“六稳”工作、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新驱动、改革开放等推进情况,也要掌握微观主体生产经营、优化营商环境等实际情况。首都总体规划描绘的宏伟蓝图、城市发展的深刻转型、以人民为中心理念的不断深入,要求我们要在推动经济统计实现新发展的基础上,把城市精细化管理、社会民生统计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积极构建涵盖各个领域的统计体系。现代信息技术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和广泛应用,迫切要求统计部门全面变革统计生产方式,在运用新技术方面有所创新、有所作为。
(三)迎难而上在攻坚克难中展现新作为。
面对新机遇、新挑战,我们必须进一步增强机遇意识、责任意识,要有等不得、等不起、等不来的紧迫感、危机感,深刻认识统计事业发展中存在的难题:尽管全市统计服务能力实现新提升,但统计制度方法、统计调查监测能力在反映高质量发展、服务超大型城市治理等方面仍存在“短板”;尽管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技术运用取得一定成绩,但如何有效激活现代技术应用潜能、打破“数据孤岛”、推进数据共享还有大量工作要做;尽管统计队伍壮大了,力量增强了,但面对统计改革发展的艰巨任务,干部队伍勇于担当、攻坚克难的精神还不够强,站位还不够高,素质能力和精气神还不够足,特别是如何培养和锻炼青年干部,做好“新”“老”交替,仍需投入更多精力,付出更大努力。天下之势不盛则衰,天下之治不进则退。全市统计系统必须以更加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以攻坚克难的坚定信念,转变工作理念、方法、作风,着力填空白、补短板、强弱项,推动统计工作实现变中求新、新中求进、进中突破。
牢牢把握统计服务这一根本宗旨。以“贴近各级党委政府的决策需求,有效满足社会各界需要,服务首都高质量发展”为重点,精准对标统计需求,创新服务方式方法,丰富统计服务产品,不断增强统计的服务功能和社会效益,使统计生产力适应日益增长的、多元化的统计需求。
牢牢把握改革创新这一强大动力。始终把全面深化统计改革作为事业发展的第一动力,统计制度方法改革要贴近需求、规范统一,更加突出科学性和实用性;统计现代信息技术应用要密切跟踪先进技术发展现状和趋势,认真研究总体思路,更加突出统计信息化在推动统计创新、助力统计发展等方面的积极作用;统计人才培养要从重增量、调结构向重能力、强素质转变,更加突出实践锻炼和能力建设。
牢牢把握统计调查、分析和监督三大职能。全国统计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统计调查是统计部门数据采集处理能力的重要体现,统计分析是对统计数据进一步的加工梳理归纳,统计监督是对调查、分析职能的拓展,是对宏观经济和社会运行状态实行定量监测和预警”。市委十二届十次全会也提出了“构建更加有效的首都治理体系”的总体要求、总体目标和重点任务。这些都要求统计部门要克服惯性思维,破除路径依赖,进一步筑牢大局观念,拓宽国际视野,在制度方法、人才支撑、技术手段、基层基础等方面统筹部署、一体推进、协同发展,更好地履行统计职责,奋力推进首都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三、扎实做好2020年各项工作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是“十四五”规划的谋划之年。全市统计工作总体思路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北京重要讲话精神以及对统计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积极落实全国统计工作会,市委十二届十次、十一次全会和市“两会”工作部署,紧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以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为重点,以服务全市高质量发展为核心,向重点领域改革要动力,向生产方式变革要活力,有效发挥统计监督职能作用,扎实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为全市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提供坚实统计保障。
(一)精心组织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开展的重大国情国力调查,是和平时期的最大动员。将全面查清我市人口数量、结构、分布、城乡住房等情况,为落实新版城市总规,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和政策体系,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提供科学准确的统计信息支持。
全市各级统计部门一定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切实加强领导、明确责任。一是在市普查领导小组领导下,组织好各级普查机构的组建,切实保障普查工作人、财、物,同时厉行节约、精打细算,用好普查经费。二是突出政府行为,强化部门配合,按照普查职责,各负其责、通力协作,围绕“两员”选聘、人口流动频繁、人户分离情况严重等困难和问题,创新方式方法,共同研究解决。三是坚持科学普查、依法普查,因地制宜研究北京普查实施方案和细则,落实落细落好国家和全市普查工作要求。四是认真做好普查工作规划及进度安排,及时开展普查试点、区域划分、户口整顿、普查摸底、现场登记,确保各项工作协调有序进行。五是强化风险防控,做好工作预案,建立全过程质量控制体系,确保普查数据真实准确。各级普查机构要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精心组织好普查培训、现场登记、数据处理与审核。广泛开展宣传动员,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二)全力服务首都高质量发展。
聚焦全市经济运行,强化经济形势预警预判。围绕全市稳增长、稳预期工作目标,持续加大对首都经济运行的监测分析和预警预判,及时发现苗头性变化,科学研判态势。用好用活调研机制,加强专业联动、市区联动,深入开展调研,摸准情况,找准问题,提实建议。各区局队也要结合本区域发展特点,积极做好经济形势预警预判。
聚焦首都高质量发展,强化重点领域统计监测。优化完善“七有”“五性”监测评价指标体系,综合运用测评结果服务民生改善。扎实推进北京高质量发展指数监测。依据《北京市十大高精尖产业统计分类目录(试行)》开展工业高精尖领域监测分析。加强农业高质量、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统计研究。深入开展“四个中心”统计监测。深化部门数据整合,完善“三城一区”统计监测。高质量完成2019年各区营商环境评价,积极参与全国营商环境评价工作。全力做好2019年城市体检相关工作并配合做好首次城市副中心体检。强化房地产市场监测评价。加快推进京津冀部门数据以及重点区域数据交换共享。增加“通武廊”示范区监测分析。测算2019年度京津冀区域发展指数并及时发布。组织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年度评价。优化生态保护补偿统计指标体系,研究绿色技术相关产业统计方法。健全生态环境质量遥感监测指标体系。做好低收入农户统计监测。
聚焦统计服务实效,强化统计分析与课题研究。强化需求导向,围绕“高精尖”产业发展、消费供给侧改革、新经济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城南地区产业布局、民营经济发展、创新驱动发展、文化+、城市空间新格局等方面加强统计分析。聚焦消费者信心指数、物业服务、居家养老、垃圾分类等方面组织开展专项调查。强化目标导向,加强对“十三五”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分析研究。开展“十四五”时期发展研判分析。研究编制北京市“十四五”时期统计发展规划。强化应用导向,加大第四次经济普查资料开发力度,推进四经普数据发布共享,及时出版普查年鉴,围绕“十四五”规划编制、北京产业结构变化及特点等方面,深入挖掘开发普查数据,加强与各区、各部门、各科研院所合作,实现经普数据价值最大化。
(三)持续深化重点领域统计改革。
扎实推进第二轮部市合作。全面落实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改革,进一步完善核算方法,准确反映北京经济发展的规模、速度、结构和质量。立足四经普数据成果,细化产业增加值核算方法,及时开展产业经济运行监测。以“法产结合”为原则,完善分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改革和历史数据修订工作。继续推进地方资产负债表、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工作,逐步扩大分区自然资源资产负债核算范围。完善新型金融业统计和核算方法。
加快推动统计制度方法改革。拓展统计内容,组织开展“知识产权产品投资统计”试点,深化“总投资”、部分跨区项目分区数据统计方法研究。积极推动劳动工资改革,按季度开展规下单位劳动工资抽样调查。研究城市化地区统计制度并开展试点。建立民营经济监测体系。加强统计标准建设,积极参与国家统计局节能环保产业、清洁生产产业、数字经济等相关统计标准的研究。全力推进统计指标瘦身健体,利用“北京市统计指标管理系统”优化精简统计报表和指标,挖掘整合基础指标。充分用好年定报统计微站、网培平台,切实减轻基层负担。
(四)着力构建大数据应用新生态。
研究改进统计调查方法,利用部门基础单位纳税信息,完善“四下”单位抽样调查方法,准确反映“四下”企业微观情况。加强部门数据融合,以共享税务基础单位纳税信息为突破口,打通部门数据融合渠道。核算市区两级交通能耗量。开展北京规模以上企业发展动态研究。推进重点领域应用,借助地理信息技术动态更新“三城一区”统计单位名录库。深入开展基于支付大数据的消费统计研究。利用手机大数据,结合用水用电信息,加强与七人普调查数据的核实比对。强化对入户调查重点难点区域的人口流动情况监测。
(五)有效发挥统计监督职能作用。
认真落实十九届四中全会关于发挥统计监督职能作用工作要求,聚焦统计督察重点,认真检视自身工作,查遗补缺。巩固“统计法进党校”成效。建立防范和惩治统计造假弄虚作假长效机制,筑牢思想防线。落实合法性审查备案制度。加强规范性文件清理。稳步推进统计信用建设。严格执行《北京市统计行政处罚裁量基准》。强化执法监督,规范重大行政执法决定法制审核程序,坚持统计行政处罚案件“三审制”,全面提升依法统计工作水平。强化全市统计系统“以案释法”品牌效应,多形式多角度开展普法宣传,营造良好统计法治环境。
四、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一)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
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进一步压实管党治党主体责任,巩固和拓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抓紧抓好,牢记“看北京首先要从政治上看”要求,强化政治监督,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完善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制度。坚持思想建党、理论强党,以理论学习中心组为龙头,以党支部为基础,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推动“两学一做”常态化制度化,继续用好“学习强国”“北京平台”,推进深化学习和见诸行动相统一。建强基层党组织,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抓实党支部建设,推进支部落实主体责任情况报告和分析研判机制,充分利用好发挥好“一支部一品牌”和“双报到”作用,实现支部建设全面进步、全面过硬。严格落实好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持之以恒正风肃纪,深入开展“以案为鉴、以案促改”警示教育。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坚决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继续改进文风会风,规范督查检查考核,减轻基层负担。
(二)驰而不息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严格执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突出政治标准选人用人,综合运用职务与职级并行、领导干部选拔等方式,大胆选拔使用勇担当、敢管理、善作为的干部,特别是优秀年轻干部。认真梳理部门职责、规范工作流程、加强科学管理。建立分层次人才培养机制,提升领导干部抓班子、带队伍整体能力与水平。研究探索干部正向激励机制,调动干部职工积极性。拓展干部教育培训方式与领域。做好干部人事政策宣讲和解读,积极引导干部理性预期,弘扬正能量。丰富文化体育活动,多种形式搭建干部职工成长成才的展示交流平台,营造和谐向上、干事创业的机关氛围。
同志们,七十年历史照亮未来,新时代使命呼唤担当。我们要把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激发出的精神力量转化为干事创业、担当作为的实际行动,在市委市政府和国家统计局的坚强领导下,紧密团结全市各级统计部门,紧紧依靠全市政府统计系统干部职工,以新作为催生新气象,以新斗争开启新局面,砥砺奋进、开拓创新,确保完成各项统计改革任务,努力为首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