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北京市统计局在国家统计局及北京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统计工作重要指示批示以及对北京重要讲话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在抢抓机遇中乘势而上,在攻坚克难中砥砺前行,在全面从严治党中凝心聚力,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提升履职能力和服务管理水平,各项工作取得积极成效。
一、主要工作完成情况
2020年,市统计局立足首都城市战略定位,扎实履行首都经济社会发展的数据中心和监测评价中心职责,高质高效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全年落实市领导决策事项130余件,编发统计资料280余篇,报送政务信息550余篇,采用240余篇。
(一)坚持精准高效,疫情防控和经济运行统计监测统筹推进
毫不松懈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坚持把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作为重中之重的任务,迅速成立疫情防控领导小组,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系列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制定疫情防控工作方案,落实“四方责任”。始终把干部职工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首位,严格干部职工管理,落实各项防控措施,保持了系统零感染。全局干部职工积极参与全市疫情统计及复工复产专班,党员干部坚守社区疫情防控4391人次,49名党员先后两次逆行下沉昌平区镇村141天,助力基层疫情防控网织密织牢,各项防控举措取得明显成效。
因时应变做好全市经济运行研判。迅速启动疫情防控期间经济运行监测,创新调查调研方式,探索应用智慧云、机器人调查员、视频会议等形式,有序开展40项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及民情民意调查,客观准确地反映了首都经济社会运行新特点、新变化,及时反映了市场主体生产经营情况以及出台政策措施的落实效果,为领导掌握实际情况、推动完善政策提供了重要依据。聚焦“六稳”“六保”工作迅速开展调查监测,连续8个月实施中小微企业调查及相关分析,推动助企纾困政策落地见效。在全市投资、财源建设、消费和价格监测等方面积极作为,建机制、强监测、深分析,为全市经济运行调度、全面恢复生产提供了重要抓手。
(二)牢固树立首都意识,服务推动高质量发展取得进展
持续完善首都高质量发展统计体系。继续开展“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统计监测,并以市委办公厅名义印发2019年监测报告。用好高质量发展指挥棒,与市发展改革委联合出台北京市高质量发展综合绩效评价办法和指标体系。印发北京“高精尖”企业指数(2019版),《北京十大“高精尖”产业统计分类目录》在内部试行。研究制定《“五新”统计监测工作方案》,力求反映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发展进程。加强“四个中心”功能建设统计监测,深入推进“三城一区”监测工作,全国文化中心建设统计监测指标体系研究成果纳入《北京市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中长期规划(2019年—2035年)》。
扎实推进重点领域统计监测与分析。圆满完成年度城市体检数据收审评估工作。建立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统计监测指标体系并开展季度监测。加强京津冀三地协同发展监测评价,测算发布2019年京津冀区域发展指数,协同签署《“通武廊”示范区统计监测体系暨统计工作交流合作框架协议》。深入开展人口动态监测与分析,服务全市疏解整治促提升专项行动。高质量完成2019年度各区营商环境评价,助力北京打造国家营商环境示范区。完成33篇北京经济社会发展“十三五”时期回顾及“十四五”时期预测分析,为“十三五”收官及“十四五”规划编制提供科学依据。围绕数字经济、健康产业、健康城市、城南地区发展等领域加强统计分析研究,促进产业优化升级。按季度开展低收入农户统计监测,助力全市完成“脱低”任务。
拓展完善社会民生领域统计。优化完善“七有”“五性”监测评价指标体系,监测结果连续作为区委书记月度点评会重要依据。创新开展垃圾分类、物业服务管理等20余项民情民意调查,为破解“大城市病”、提升首都城市治理水平提供重要参考。
(三)坚持首善标准,大型国情国力调查取得明显成效
扎实推进北京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坚持科学实施,建立市、区、街乡、社区四级普查工作组织体系,制定符合首都特点的普查实施方案及7项工作细则,高效完成普查区域划分、户口整顿、入户摸底等重点环节工作。以首善标准严控数据质量,调动11.5万名普查人员完成普查登记,高质量组织完成自主填报、比对复查和行职业编码等工作。坚持依法依规,严明普查纪律,规范普查行为,做大宣传声势,加强风险防范,营造了良好普查氛围。经国家事后质量抽查,数据质量和工作质量得到国务院人普办充分肯定。
高质量完成北京市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主要数据公报面向社会公开发布,取得良好社会效果。加大普查成果转化力度,完成普查系列分析29篇、结项研究课题71项,出版经济普查年鉴资料,实现数据共享共用。
(四)坚持守正创新,各项统计改革不断深化
落细落实部市战略合作。完成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客观反映经济总量、结构和速度。优化完善分区地区生产总值核算,确保市区两级数据有效衔接。开展季度全市民营经济运行情况监测分析。积极落实国家统计局在投资、消费、劳动工资等领域推进的多项改革任务,为统计改革先行积累经验、提供有益参考。延展首都特色统计,深入推进自然资源资产核算改革,编制范围首次覆盖全市16个区。积极开展“新基建”领域统计。按月测算服务性消费数据,为总消费统计提供有力支撑。
积极拓展数字技术应用。扎实落实全市大数据行动计划,强化与税务、市场监管等部门数据共享共用,运用外部大数据信息评估测算人口数据、研究消费领域活力状况,应用地理信息技术和坐标拾取技术更新“三城一区”单位名录,利用遥感大数据技术开展全市生态环境质量监测,推进人工智能在人口普查中的广泛应用。
(五)强化协作配合,服务保障统计督察有力有序
协助成立全市统计督察保障领导小组、联络组和5个专项工作组,全力以赴服务保障国家统计局统计督察组对北京市、相关部门及3个延伸区的统计督察工作。聚焦督察内容,有力保障落实文件资料调阅、组织问卷调查和督察谈话、开展“双随机”执法检查、“四不两直”实地调查、信访举报受理等工作,高效配合国家统计督察圆满完成。与纪检监察部门、审计机构研究制定加强协作配合的工作办法,推动统计监督与日常监督有机贯通、相互协调。深入落实领导干部学法制度,持续完善防范和惩治统计造假、弄虚作假长效机制。
(六)优化政务服务,统计治理能力着力提升
持续深化全面依法行政。安排11次局领导办公会会前学法,举办全系统依法行政教育培训100余学时,系统内领导干部法治意识和能力不断提升。扎实落实法治政府建设报告制度。健全完善全市统计法规制度体系,对120余项各类合同文件进行合法性审核。健全完善行政调解、复议以及应诉的工作机制和操作规程。采取常规执法检查、查询书专项检查、迟报检查、举报查处相结合的方式,共完成统计执法检查7449家。严格执行行政执法公示、全过程记录等制度,不断强化统计执法规范,确保数据质量真实准确。
扎实做好全面预算管理。认真落实上年度绩效整改任务,严格执行政府采购规定,加大跟踪监督力度,保证政府采购程序依法依规。不折不扣落实过“紧日子”要求,强化成本控制和绩效管理,对37个项目开展绩效自评和绩效跟踪,促进资金使用效率全面提升。克服疫情影响,紧盯项目实施推进情况,按要求完成预算支出进度。高质量完成内控报告编制及风险评估和自我评价。自觉接受市审计局2019年预算执行和决算草案审计,扭住问题不放,已全部整改销账。
高效推进全面优化服务。“放管服”改革方面,继续精简政务服务事项申请材料涉及指标13个,落实不见面审批、延时服务,提升便民化服务水平。“基本单位名录库维护”服务事项下放区级管理权限,实现企业就近办理。实行告知承诺办理,企业最多跑一次。深化“一网通办”,市级窗口服务事项“全程网办”占比超过95%。审批事项全部授权综合窗口受理。“接诉即办”方面,承办12345市民热线34件,所有企业群众诉求均按规定按时保质办理完成,多次在全市“接诉即办”工作月度点评中排名第一。创新建立全市人口普查呼叫中心,实现普查问题一对一解答。政务公开方面,规范完成信息公开申请41件。围绕全市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及时召开4场新闻发布会,全方位跟进宣传解读,积极引导社会预期。
(七)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全面从严治党纵深推进
始终将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真执行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制度。严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坚决扛起管党治党政治责任。立足统计监测评价职责,局领导带头深入企业基层调研148次,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持续加强统计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召开警示教育大会,深化“以案为鉴”“以案促改”。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持续精文减会,减少统计指标500余个,为基层减负取得实效。
二、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总结2020年,市统计局在全面履职工作中虽然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也存在着短板和弱项,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一)推动首都高质量发展的统计监测体系还不够完善。尽管积极建立完善了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高质量发展综合绩效评价等10余项统计监测制度,但进入新发展阶段,推动首都高质量发展的统计制度还存在不适应、不完善等问题,距离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还存在差距。
(二)日益增长的统计需求与统计服务产品之间还存在着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面对错综复杂的经济发展环境,党委、政府和社会公众都对统计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尽管统计部门在经济形势预测分析、数据发布解读等工作中努力履职,但在统计服务求实求精求细上还需下硬功夫。
(三)现代信息技术与统计工作深度融合方面还存在不足。尽管近年来统计部门在人口、服务业、普查等领域拓展运用大数据等新技术,变革统计生产方式,但在紧跟环境形势之变、科技发展之变方面,积极应变、主动求变的意识和能力还不够强,推动统计创新、赋能统计生产方面还存在短板和弱项。
三、下一步工作措施
下一阶段,市统计局将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坚持以首都发展为引领,牢牢把握首都发展要义,以推进符合首都特点的统计现代化改革为目标,重点抓好以下三方面工作。
(一)坚定不移加强党的建设
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坚决把做到“两个维护”作为加强统计系统党的建设的首要任务,牢记“看北京首先要从政治上看”的要求,继续将主题教育成果转化为推动统计发展的强大动力。强化思想理论武装,始终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重大责任。聚焦建党100周年,继续开展“四史”学习教育,组织好系列纪念活动和重大主题宣传。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持续推进作风建设,坚决破除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弘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良作风。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深入开展党章党规党纪教育,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二)精细精准服务首都新发展
大力加强经济形势分析研判。围绕全市宏观经济运行、主要领域指标变化,深入开展调查调研,持续加强统计监测,敏锐反映经济运行中的新变化新问题,提出前瞻性、针对性对策建议,为市委市政府科学决策提供重要支撑。加大数据发布解读力度,及时向公众分析全市经济态势,发布公众关心关切的统计信息。
加快构建符合首都特点的统计调查体系。立足首都城市战略定位,不断加强和完善“四个中心”功能建设统计监测,客观反映城市总规实施进程。聚焦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数字经济创新发展、“两区”建设、高精尖经济结构以及京津冀协同发展等重点领域,大力加强监测分析和专题研究,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统计信息支撑。高标准落实高质量发展综合绩效评价指标指数测算工作。聚焦“七有”“五性”,组织实施2021年指标体系监测评价,创新开展民意调查,做细做实服务首都城市治理和民生改善工作。编制落实好《北京市“十四五”时期统计发展规划》,全力服务首都高质量发展。
高标准完成北京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坚持首善标准,全力做好普查登记数据验收、汇总与评估,尽早发布普查公报,深度开发挖掘普查数据,为揭示全市人口发展变化规律和趋势、促进北京减量创新发展提供数据支撑。
(三)蹄疾步稳推进统计改革创新
坚持全面依法行政。持续推进《意见》《办法》《规定》的贯彻落实。扎实开展统计督察整改,聚焦问题,清单化落实整改任务,以钉钉子精神完成督察整改后半篇文章。有效发挥统计法治监督制度优势,深入推进防范和惩治统计造假、弄虚作假责任制,保持“数据净土”。持续优化政务服务,不断推进北京统计领域“放管服”改革及政务公开,主动为基层、为企业周到服务。坚持过“紧日子”,严控行政成本。强化数字技术应用,拓展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化信息技术在投资、消费、能源等领域的创新应用,促进政府统计与社会大数据统计融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