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听,请说话(10s)
抱歉,没听清,请再说一遍吧
首页>政务公开>规划信息

北京市统计局关于2021年工作总结及2022年工作安排的报告

字号:      分享:
日期:2022-01-07 14:32    来源:北京市统计局

  2021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北京市统计局以首都发展为统领,扎实推进符合首都特点的统计现代化改革。一年来,深化党史学习教育,聚焦全市中心工作,履行“两个中心”职能,全力推动重点任务落实,着力提高统计服务水平,各项工作取得积极进展。


  一、主要工作完成情况    


  全年共承办38项绩效任务,涉及全市重点工作任务、经济社会发展统计监测评价、统计改革创新等方面,各项任务均完成年度目标。


  (一)提高政治站位,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始终坚持和加强党的建设。树牢政治机关意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六中全会及市委全会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和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深化理论武装,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局党组会及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进行集体学习。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围绕36个实事项目,主动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严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明确任务安排,强化责任落实。认真履行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定期分析研判,加强阵地管理,营造线上线下良好统计舆论氛围。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锻造坚强有力的基层党组织。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持之以恒加强统计系统党风廉政建设,深化“以案为鉴”“以案促改”,永葆统计干部清正廉洁本色。严格落实疫情防控各项措施,确保机关零感染。


  (二)聚焦全市中心工作,全力服务首都发展大局


  坚决扛起两项整改政治责任。推动统计督察整改落地见效。迅速搭建全市、各区及部门统计督察整改组织体系,研究制定北京市及全市统计系统贯彻落实统计督察反馈意见整改方案,分别细化29项和34项整改措施,协同联动统筹推进,整改落实情况按期向国家统计局报告,整改成果不断巩固。自觉接受市委巡视监督。全局主动配合市委第五巡视组完成对市统计局党组巡视的各项工作,反馈意见后第一时间成立整改领导小组,对照问题制定印发整改方案,明确时间表、路线图、责任人。建立定期调度督办机制,推动整改任务扎实有序落实。


  凝心聚力开展统计普查调查。北京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圆满完成,全面查清了我市人口数量、结构、分布等方面情况,准确反映了当前人口变化的趋势性特征。发布人口普查主要数据情况和《北京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并邀请专家学者同步解读。深度挖掘普查资料价值,全面启动23项普查课题研究,编印普查数据资料,开展人口老龄化等系列分析。推进普查数据共享共用,面向20多个市级部门提供近3万笔数据,面向基层统计机构实现信息系统共享,积极服务全市中长期发展及人口政策研究制定。认真组织实施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各行业常规统计调查,落实年定报制度,确保各项数据及时、准确发布。开展垃圾分类、物业管理、“双减”政策实施效果等专项调查,客观反映工作成效和民意诉求,为推动工作落地落实提供了数据支撑。


  准确研判全市经济运行。密切监测宏观经济形势,围绕重点领域、重点区域、重点行业和经济增长支撑指标,从生产需求、质量效益、省市对比等维度加强分析研究和调研座谈,注重与专家学者、相关部门横向联动,与国家统计局、各区局队、调查对象纵向对接,及时反映经济运行中存在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研究提出对经济走势的预判,监测反映常态化疫情防控下经济社会发展的积极成效和薄弱环节,及时回应各级领导关心关切。


  及时跟进重点领域统计监测。聚焦“五子”联动,创新构建北京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两区”建设、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以及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统计监测指标体系,并定期开展监测。优化完善京津冀区域发展指数评价指标体系并完成2020年指数测算分析。聚焦推动高质量发展,首次开展高质量发展综合绩效评价,客观反映各区高质量发展成效。聚焦重点区域发展规划,密切监测北京城市副中心、首都功能核心区、“三城一区”等区域发展进程。聚焦新兴动能成长,跟踪“五新”相关领域情况,监测评价制造业比重提升、“两业”融合发展、“高精尖”产业结构、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平台经济运行等情况。聚焦市场主体发展,监测分析企业外迁及新设企业、中小微企业、独角兽企业、“专精特新”企业等微观主体情况。聚焦民生保障,调整优化“七有”“五性”监测评价指标体系,监测北京建设健康城市情况,加强疫情下重点企业用工、就业失业等情况统计监测,优化调整按季度实施人口抽样调查。


  (三)不断深化改革创新,增强统计发展内生动力


  深化部市战略合作。紧抓国家统计局与市政府第二轮部市合作契机,建立健全民营经济和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监测体系,推进地方资产负债表核算,深化新型金融业统计及核算方法研究,组织开展服务业法人和产业活动单位并重统计改革,有序推进京津冀统计监测,既服务国家重大发展战略、满足国家统计改革需要,也先行先试积累经验、推进北京统计改革创新步伐。


  坚持数字技术牵引。服务推进智慧城市行动计划,完成统计职责目录和数据目录上链确认。强化部门数据应用,持续更新维护基本单位名录库。聚焦服务人口监测,实现手机信令大数据高频多维监测来京旅游、就医和通勤服务人口。聚焦企业精准画像,研究生成企业画像库,并开展系列分析。聚焦行业全景展现,形成重点商圈数据库并开展监测。创建蔬菜统计遥感调查方法,建立起5个试点区蔬菜种植统计遥感数据库。


  (四)始终坚持依法行政,着力夯实数据质量


  加强统计法治建设。坚持法治体系建设正确方向,深入贯彻《意见》《办法》《规定》,落实会前学法、全员学法,统计法治宣传教育力度持续加大,领导干部法治意识和能力不断提升。自觉接受人大工作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9件建议提案均依法按期办结答复。健全完善全市统计法规制度体系,修订完成《北京市统计执法检查裁量基准》,制定统计“八五”普法规划,规范审核合同文件。严格执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创新非现场执法、部门联合执法等检查方式,全市执法检查单位数量首次超万家,统计行政执法效能不断提升。建立健全统计监督协调联动机制,实现将“统计造假、弄虚作假”“干预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独立行使职权”等内容纳入市委巡视监督重点,将统计监督纳入市委组织部干部监督体系。


  不断夯实数据质量。严格执行《北京市统计质量全过程管理办法》,以首善标准严控各流程各环节数据质量,加强各专业数据核查检验。对6个区统计局队开展统计巡查和“回头看”,对2个市级部门开展统计巡查,采取个别谈话、走访调研、执法检查、查阅资料等方式,发现区局队和相关部门在队伍建设、数据质量、基层基础、统计服务和部门统计等方面存在的不足,并探索研究改进措施,强化结果运用。以各区局队综合评价为抓手,有针对性地指导基层统计补齐短板弱项。规范部门统计工作,制定出台《北京市部门统计工作规范化管理办法》《北京市部门统计调查项目管理办法》,夯实部门统计工作基础,保证源头数据质量。


  (五)全面提高效能管理,持续提升统计治理能力


  深化全面预算管理改革。加强财政资金绩效管理,监控135个项目实施绩效运行情况,跟踪监测预算执行进度。不折不扣落实过“紧日子”要求,严控行政成本,大力压减一般性支出,严格“三公”经费管理,依法依规实施政府采购,切实把钱花在刀刃上。认真落实审计发现问题整改,局党组专题研究制定整改方案,形成问题清单逐项对账销号,进一步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


  做细做实统计服务管理。深化“放管服”,推进“证照分离”改革,涉外调查许可审批申请材料取消了申请人提供营业执照,审批时限压缩为8个工作日,保证“线上线下”相统一。推出“全程网办、电话预约”等服务,依法解答行政许可审批事项咨询80余次。创新事中事后监管,加强与国家统计局和市公安局就涉外调查审批监管的沟通协作,防范涉外调查领域风险。深入学习“首都原创法”,承办12345市民服务热线46件,全部企业群众诉求均按规定满意办结。规范完成政府信息公开申请40件。围绕群众关心、社会关切的统计热点,及时召开7场新闻发布会,全方位宣传解读数据。


  二、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总结2021年,市统计局在全面履职中虽然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也存在着短板和弱项,主要包括以下方面:一是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服务推动首都高质量发展的统计监测评价能力有待提升,紧跟新时代首都发展的统计监测体系还不够科学完备,监测分析的广度深度还不够精准到位,创新分析的方法思路亟需拓宽;二是统计监督职能作用发挥还不够充分,统计监督协同配合机制有待健全完善,监督成果转化运用有待增强;三是推动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与统计工作深度融合存在不足,系统梳理需求、不断探索实践的深度力度还不够。


  三、2022年工作安排


  2022年,市统计局将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及市委全会精神,坚持首善标准,发挥统计优势,着力推进符合首都特点的统计现代化改革,服务推动首都高质量发展,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一)坚定不移加强党的建设


  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牢记“看北京首先要从政治上看”的要求,坚持和捍卫“两个确立”,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强化思想理论武装,始终把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重大责任,持续深化党史学习教育。严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坚决扛起管党治党政治责任。认真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继续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统计工作。树牢过“紧日子”思想。推动党建与统计业务深度融合,努力打造高素质专业化统计人才队伍,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营造风清气正政治生态。


  (二)扎实落实整改“后半篇文章”


  全市统计系统坚持“一盘棋”,持续深化整改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坚持标本兼治、举一反三,紧抓影响统计发展、服务首都发展的深层次问题不放松,压茬推进各项整改任务,深化长效机制,着力抓好后续整改任务落实。持续巩固转化整改成果,坚决防止问题反弹;对正在进行的整改任务,加强跟踪督办,确保时间进度、工作力度、整改质量始终如一。


  (三)更加有效发挥统计监督职能作用


  坚决守护统计数据质量“生命线”。坚持以数据质量为核心,强化全过程质量控制,夯实数据生产、审核、评估、核查等环节。建立健全各区、各有关部门防范和惩治统计造假、弄虚作假责任制。加大跨专业、跨领域执法检查力度,有效发挥统计执法保障作用。常态化开展统计巡查,以问题为导向,拓宽巡查的广度和深度,促进成果转化运用。


  深入开展统计监测分析服务。面对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和不确定,积累对做好经济工作的规律性认识。围绕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密切跟踪监测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完成情况,强化经济运行中的苗头性、趋势性、倾向性问题分析研判,客观反映重点工作推进情况和政策实施效果。积极稳妥发布数据,做好数据解读和预期引导。围绕“五子”联动,持续加强科创中心、“高精尖”产业、“两业”“两区”建设、数字经济、京津冀协同发展、消费、投资等重点领域统计监测分析。继续做好各区高质量发展综合绩效评价。围绕城市治理和改善民生,密切跟踪首都发展规划实施进程,做好“七有”“五性”监测评价,加强人口变动、社会文化、城乡发展、绿色生态等领域监测分析和社情民意专项调查。配合做好共同富裕、中等收入群体统计监测。围绕规上单位等统计调查对象,提升服务意识,促进市场主体健康发展。


  建立健全统计监督协同配合机制。研究制定贯彻落实《关于更加有效发挥统计监督职能作用的意见》的实施方案。推动统计监督与纪律监督、监察监督、巡视监督、审计监督等各类监督方式统筹衔接、有机贯通、相互协调。加强与相关部门沟通协作,健全完善长效机制,形成统计监督合力,强化监督成果运用,以高效能统计监督服务首都高质量发展。


  (四)纵深推进统计改革创新


  深化与国家统计局战略合作,推动在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服务业统计、人口监测以及企业电子统计台账等领域实现新突破、推出新成果。推动部门数据共享共用,促进大数据应用成果转化。筹备组织大型国情国力调查,谋细谋实五经普各项准备工作。

关于我们站点地图建设意见法律声明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宋庄南三街209号院  邮编:101118
统一对外咨询电话:010-55535000(北京市统计局)
010-55533518(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
010-56249676(北京统计联网直报系统)

微信公众号

政务微博

主办单位:北京市统计局 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  承办单位:北京市统计发展促进中心
政府网站标识码:1100000012   京公网安备 11040102700027  京ICP备0500717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