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听,请说话(10s)
抱歉,没听清,请再说一遍吧
首页>政务公开>规划信息

北京市统计局关于2023年工作总结及2024年工作安排的报告

字号:      分享:
日期:2024-01-05 22:42    来源:北京市统计局

  2023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市统计局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持续强化“两个中心”定位,不断拓展统计监测分析领域,更好服务首都高质量发展。


  一、主要工作情况  

  

  全年共承办40项绩效任务,涉及全市重点工作任务、经济社会发展统计监测评价以及推进统计现代化改革等方面,各项任务均完成年度目标。


  (一)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坚持深学细悟,在主题教育中淬炼严实作风


  1.坚守政治机关定位。牢记“看北京首先要从政治上看”的要求,坚定不移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认真落实“第一议题”制度,积极组织开展党组理论中心组学习,始终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深学笃行党的创新理论,坚持用党的二十大精神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持续深化党的建设,自觉把坚持党的领导落实到统计工作全过程,全力服务首都高质量发展。


  2.扎实推进主题教育见行见效。在市委第十一巡回指导组的精心指导下,始终将深入开展主题教育作为首要政治任务,牢牢把握“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的总要求,研究制定主题教育实施方案等,成立由党组书记任组长,局领导、总师、副总队长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和组织机构,先后24次召开主题教育领导小组会议,统筹抓好主题教育和统计工作。班子成员领题调研课题10项、专项调研课题47项,将“小切口”调查研究与推动发展、服务基层紧密结合。


  3.从严从实完成巡视问题整改。坚决扛起巡视整改政治责任,配合做好中央巡视、国务院督查等反馈问题整改落实。完成年定报工作布置培训和新增企业培训,督导检查各区培训情况,开展企业培训测试,实地检查指导企业,夯实基础工作。全力支持配合市委第十二巡视组巡视工作,扎实做好服务保障,一体推动解决新发现的问题和以往巡视需持续整改的问题。


  4.以严的基调强化正风肃纪。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和市委贯彻落实办法,召开全市统计系统警示教育大会,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持续深化纠治“四风”,常态化开展廉政风险防控,制定年度主体责任清单和党建工作要点,抓好督办落实。着力防范化解风险隐患,组织开展20余次安全大检查和隐患大排查。


  (二)提升统计监督效能,坚持真抓实干,在解决问题中实现创新发展


  1.加强统计法治建设。持之以恒抓好中央统计改革文件精神贯彻落实,持续推进防治统计造假常态化、长效化,综合运用统计督察、执法检查、数据质量核查等多种方式进行监督检查。积极开展以案释法、“法律十进”活动,有序扩大统计诚信企业规模。加强对《北京市统计领域不予行政处罚清单》的实施指导,推动轻微违法行为容错纠错机制落到实处。持续推进市、区两级“统计法进党校”常态化,以统计法颁布40周年为契机,多形式开展统计法律法规宣传。自觉接受人大工作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10件建议提案均依法按期办结答复。


  2.认真完成首轮统计督察。经市委、市政府批准,2023年5月至7月,组织完成对西城区、丰台区、延庆区、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市委社会工委市民政局、市水务局的首轮统计督察,共查阅文件资料6000余件,问卷调查522份,开展个别谈话240人(次),延伸督察区部门、街道(乡镇)34个,对144家企业开展执法检查。统计督察工作中,还将各区、各部门贯彻落实统计监督意见以及与其他各类监督贯通协同情况作为重要统计督察内容,推动各类监督工作更加有力高效开展。


  3.全面提升统计执法效能。坚持以常规检查和专项检查为主,截至目前全市共完成统计执法检查8422家。加强执法与统计业务工作联动,全面分析统计执法检查结果,促进执法水平提升。严格执行“双随机”抽查制度,对风险低、信用好的市场主体减少打扰,推进非现场监管,全年全系统实现非现场检查方式占比近四成。


  4.做好市政府绩效管理专项考评工作。按照全市部署,统计监督被纳入2023年度市政府绩效管理。在市政府绩效办的指导下,从组织实施贯彻落实统计有关决策部署情况、行政干预统计工作情况和履行统计法定职责情况编制统计监督评分标准。考核过程中还结合日常监管、统计督察等工作,开展实地核验,全力做好年度专项考评工作。


  (三)提升统计调查质量,坚持重点发力,在实干担当中积极求新突破


  1.积极推进北京市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推动印发《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开展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的通知》,成立北京市五经普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完成374个普查机构组建,选聘约3万名普查“两员”,构建覆盖市、区、街道(乡镇)的工作体系。在国家普查方案的基础上,结合北京实际,制定形成北京经普实施方案。全面开展“地毯式”入户清查并开展事后质量抽查。开通五经普官方网站专栏,上线五经普微站,建立全市经济普查呼叫中心,与北京12345市民服务热线合作开通经济普查专线,组织召开五经普媒体通报会并成功举办宣传月启动仪式,取得良好社会效果。


  2.精心组织常规调查、专项调查。严格执行统计调查制度,依法从严审批统计调查项目,组织实施国民经济、科技创新、民生环境、社会发展等各行业各领域统计调查,科学采集数据。聚焦服务首都治理需求和社会民生发展,组织实施居民生活“五性”、老旧小区改造、智慧城市和数字生活、中小微企业发展、垃圾分类等专项调查,推动调查成果共享运用,为促进相关部门更好改善民生、提升服务水平提供统计保障。深化拓展基层减负工作,继续推进报表指标“瘦身健体”,同时,新增“两业”融合等指标来客观反映市场主体新变化、新情况。


  3.持续完善统计质量全过程管理。严格执行国家统计质量保证框架和业务流程规范,以及《北京市政府统计机构统计质量全过程管理办法》,定期开展统计业务和数据质量检查评估。印发《统计质量全过程管理“十率”工作方案(试行)》,探索数据质量量化评价新路径,切实加强统计业务各环节质量控制和管理。印发《企业电子统计台账推广工作方案》,不断优化台账工具,向重点企业推广台账,稳步推进达规纳统工作确保达规企业及时纳统、应统尽统。


  (四)提升统计服务质效,坚持问题导向,在知行合一中主动担当作为


  1.加强经济运行研判分析。按月组织召开经济形势分析暨数据质量评估会,结合高频数据、调查数据与调研结果,认真研判经济形势,及时反映问题并提出针对性建议。建立高频经济监测指标体系,优化综合指数测算方法,及时开展监测分析。


  2.强化经济社会综合监测评价。优化“五子”领域监测评价,定期开展监测,动态跟踪、及时反映“五子”建设进程,调整完善京津冀区域发展指数评价指标体系,深入推进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两区”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统计监测评价,形成监测分析成果,为推动“五子”联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提供统计保障。落实总规实施第二阶段重点任务,完成总体规划实施体检统计报表制度修订工作,为年度体检报告提供数据支持。强化重点领域、区域监测评价,持续提升城市副中心建设、城市空间新格局统计监测效能。加强北京时尚类消费相关分析研究。优化文化产业园区、“三城一区”主平台、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监测分析。


  3.主动服务社会民生发展。优化调整“七有”“五性”监测评价指标体系,完成2022年全年和2023年上半年监测评价报告。利用手机信令大数据持续开展人口总量及变动情况监测,精心组织完成2023年人口抽样调查。加强“三农”统计,扎实推进就业、教育、医疗、文体、妇儿、健康城市等领域统计监测。


  4.做好统计数据解读和宣传。积极推进官方网站和政务新媒体平台建设,统筹新闻发布会、官网、微信公众号、微博、抖音等多个平台,综合利用文字、图表、视频等不同方式,协同做好数据发布和解读。全年共参与组织新闻发布或媒体采访活动5场次,社会媒体累计播发统计数据信息近6万篇。制定并公开统计部门数据(信息)发布计划,按计划发布全市及主要领域经济数据。策划推出《数说北京》、“数说北京十年高质量发展”等2个系列共6期节目,联合北京卫视财经频道策划推出《特色新型项目助力北京高质量发展》等2期特别节目,帮助公众了解、熟悉统计数据。


  5.扎实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统计监测。会同津冀统计局印发进一步深化京津冀协同发展统计监测的通知,组织召开工作会议。完成京津冀地区经济社会运行情况分析报告,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提供统计服务。加强对生物医药、集成电路、智能网联车产业链等京津冀重点领域产业链的分析研究。


  (五)深化统计现代化改革,坚持落细落实,在夯实基础中健全管理体系


  1.持续深化统计制度方法改革。体现首都特色,持续完善地区生产总值核算方法。开展生态产品价值(GEP)核算,研究制定本市生态产品总值(GEP)核算方案(物质供给和文化服务部分),完成GEP物质供给和文化服务价值测算。深化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监测。积极推进碳排放核算体系建设,探索研究分区能源活动碳排放核算方法。开展生态保护补偿统计工作,完成国家生态保护补偿统计指标体系专题调研和监测数据收集、上报任务,研究构建本市生态环境保护补偿统计监测指标体系。


  2.加快推进智慧统计建设。编制智慧统计发展规划,做好顶层设计。制发2023年智慧统计建设暨大数据应用工作要点,推进重点任务。以信息化项目为载体,推进统计业务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围绕全市中心重点工作,形成经济运行、高频监测等监测分析专题,提升统计数据服务领导决策能力。


  3.深化效能管理。始终落实过“紧日子”要求,加强财政资金绩效管理,监控绩效运行情况,跟踪监测预算执行进度。压减一般性支出,从严从紧核定“三公”经费预算。依法依规实施政府采购,切实把钱花在刀刃上。认真落实上年度绩效问题整改。深化“放管服”,认真做好基本单位名录库维护工作,实现一站式办理。深入开展“局处长走流程”。12345市民服务热线全部诉求均按规定办结。


  二、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总结2023年,市统计局在全面履职中虽然取得了新进展新成效,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主要包括以下方面:一是服务首都高质量发展的统计监测评价能力还需要进一步提升;二是统计监督职能作用发挥还需要进一步增强;三是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应用还需要进一步深化。


  三、2024年工作安排


  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是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10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的关键一年,市统计局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首善标准,充分发挥统计调查、报告和监督重要职能,推进依法统计,全力做好首都统计工作。


  (一)以巡促改,全面强化政治机关建设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严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着力提升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精气神。深入推进模范机关创建,推动党建与统计中心工作深度融合。坚决扛起巡视整改政治责任,对照巡视发现问题,深刻剖析原因、举一反三,切实承担巡视整改主体责任,确保巡视成果与统计工作紧密结合、相互促进。持续增强统计部门服务决策、服务区域、服务部门、服务企业、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水平,为新时代首都发展贡献统计力量。


  (二)应统尽统,全力完成各项普查调查


  全力做好“五经普”工作。按照国务院经普办的统一部署,全力做好经济普查登记和数据验收、汇总与评估等各项工作。改进提升达规纳统工作质效。持续推进达规纳统工作。严格执行统计调查制度,围绕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科学设计、组织实施各领域常规统计调查。


  (三)注重质效,持续提升统计监督效能


  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以及市委、市政府关于统计工作的决策部署,常态化推进各项工作落实,巩固治理成效,形成长效机制。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对部分区和部门开展统计督察。创新开展 “非现场+现场”专项检查,持续提升统计执法工作质量和效能。进一步健全统计数据质量审核办法、核查制度和质量追溯问责机制,强化全流程数据质量控制。持续深化统计监督与其他监督贯通协同,加强统计监督信息共享和结果运用。


  (四)深耕细作,不断强化经济形势研判预判


  认真组织开展月度经济形势分析,跟踪监测经济运行情况和政策实施效果。加强规律性研究与横向比较分析,深化对当前经济形势的把握和判断,提高统计监测分析的精准性、有效性。扎实做好数据发布解读。


  (五)紧贴需求,深入开展监测评价工作


  结合全市重点工作任务,聚焦首都经济社会发展新变化,优化完善统计监测评价指标体系。持续深化“五子”联动统计监测评价,及时反映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两区”、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进展。持续监测北京“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发展进程,服务首都健康发展。优化完善“七有”“五性”等领域监测评价,加强京津冀协同发展统计监测,服务全市重大战略部署落实。


  (六)规划引领,加快推进智慧统计建设


  充分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推动统计工作数字化转型。建立健全高效协同的数据管理和运行机制,打通数据生产底层关系,实现数据资源空间化、可视化,以及数据动态更新和高效治理。


关于我们站点地图建设意见法律声明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宋庄南三街209号院  邮编:101118
统一对外咨询电话:010-55535000(北京市统计局)
010-55533518(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
010-56249676(北京统计联网直报系统)

微信公众号

政务微博

主办单位:北京市统计局 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  承办单位:北京市统计发展促进中心
政府网站标识码:1100000012   京公网安备 11040102700027  京ICP备0500717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