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充分利用社会研究力量合作开展课题研究,根据《北京市统计局统计研究课题管理办法》相关规定,现对《北京市数字经济供给使用表编制方法研究》等3项课题面向社会公开招募合作研究单位。现将有关事项通告如下:
一、研究选题
1.课题名称:北京市数字经济供给使用表编制方法研究
研究要点:数字经济供给使用表是统计数字经济活动的重要工具,能够有效反映数字经济规模、结构及其与传统产业融合发展情况。本课题旨在运用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投入产出调查数据,厘清数字经济基本概念和产业、产品分类情况,结合数字经济特点深入分析数字经济活动的供给和使用情况,探索数字经济供给使用表编制思路方法,助力完善统计核算体系,为推动首都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统计数据支撑。
研究经费:12万元
结项时间:2026年3月
2.课题名称:基于投入产出的京津冀产业链关联度测度与提升路径研究
研究要点:京津冀协同发展是重大国家战略,产业协作是实现区域协同发展的关键支撑之一。自2023年5月《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实施方案》印发以来,三地持续推动“六链五群”产业布局落地见效,已培育7个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和30多个省(市)级集群。本研究旨在利用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中投入产出调查数据,研究京津冀重点产业链上下游布局,测算产业链关联程度,进一步分析京津冀产业协作过程中面临的现实困难和堵点断点,为区域产业协同发展政策制定提供统计信息支撑。
研究经费:11万元
结项时间:2026年9月
3.课题名称:数实融合发展模式及其对产业竞争力的影响分析
研究要点:数实融合是以创新为导向的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的深度融合,通过“技术-数据-场景”创新的新范式催生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为产业竞争力的发展带来新机遇。近年来,北京加快建设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数字技术迭代升级,产业数字化纵深发展。本课题旨在运用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中投入产出调查数据,从理论和实践上梳理北京数实融合发展的典型模式;量化分析北京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程度,实证检验融合模式对产业竞争力的影响机制,评估数实融合对产业竞争力的拉动效应;结合国际经验(如德国工业4.0、新加坡智慧国计划等)提炼北京数实融合特色路径;剖析北京数实融合发展的核心瓶颈问题,为北京制定精准的产业政策、优化数实融合生态提供科学依据和可行性建议,助力北京全面建设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
研究经费:11万元
结项时间:2026年9月
二、招募对象
凡大专院校、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行业学会(或研究会、协会)、社会咨询机构及其他具有研究条件的机构或组织均可参与招募。本次招募不对个人。
申报单位基本条件:1.具有独立法人资格;2.对所申报课题相关行业或领域具有研究经验和能力;3.对北京市市情比较熟悉;4.近三年无违法或不良记录。申报单位是单位联合体的,其中每个单位均应符合上述条件。
三、申请条件
1.课题负责人必须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或正处级以上领导职务。如不具备此条件,须经两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或正处级以上领导职务的专家书面推荐。
2.课题负责人具有独立开展研究和组织指导课题研究的能力,有足够时间和精力承担课题研究。
3.课题负责人必须是课题研究的实际组织者和指导者,并承担实质性研究工作。
4.课题负责人能够参加北京市统计局组织的开题报告、中期检查指导会,并汇报课题研究成果。
四、招募安排
1.申报单位须如实填写《北京市统计局合作研究课题申报书》(简称《申报书》,详见附件)。
2.申报单位须于2025年4月25日前将《申报书》电子版和纸介质(一式三份,加盖单位公章)快递至北京市统计局(以快递发送时间为准)。
3.北京市统计局将从申报单位对课题研究方向和内容的把握程度、研究能力、研究方向和研究方法等方面,综合评估申报方案,择优甄选合作单位。
五、联系方式
寄送地址:北京市通州区宋庄南三街209号院
北京市统计局核算处
邮政编码:101118
联系人:甄子琛
联系电话:55535083
电子邮箱:zhenzc@tjj.beijing.gov.cn
附件:北京市统计局合作研究课题申报书
北京市统计局
2025年4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