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听,请说话(10s)
抱歉,没听清,请再说一遍吧
首页 > 最新发布

北京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新闻发言人就2022年一季度北京经济运行情况答记者问

字号:      分享:
日期: 2022-04-21 16:01     来源: 北京市统计局

4月20日,北京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联合召开2022年一季度北京市经济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北京市统计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朱燕南发布了2022年一季度北京市经济运行情况,并与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副总队长、新闻发言人卞晶一同回答了记者提问, 以下为答记者问内容。


北京广播电视台记者:请问卞总,刚刚发布了我市消费价格指数相关数据,请问发言人一季度我市主要领域价格运行有什么特点和变化?谢谢。


卞晶:谢谢你的提问。今年以来,我市积极应对输入性通胀压力和疫情冲击的影响,市区两级保供稳价工作持续发力,并取得了成效。一季度,我市居民消费价格(CPI)温和上涨,涨幅为1.4%,在近五年中处于较低的水平。从月度的走势来看,1、2月份,两节和冬奥期间,价格运行平稳,同比分别上涨了1.3%和1.2%。3月份,受到国际市场大宗商品价格上涨以及国内疫情多发散发的影响,CPI的涨幅有所扩大,同比上涨1.8%。


从结构看,构成CPI的八大类商品和服务的价格呈现“六升二降”,“六升”包括交通通信、教育文化娱乐、居住、其他用品及服务、衣着和医疗保健类价格,同比涨幅是在0.7%到6.0%之间。“二降”包括生活用品及服务,同比下降了0.5%,食品烟酒价格同比下降了0.1%。


综合来看,支撑我市CPI平稳运行的因素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食品价格稳中有降。为稳定春节及冬奥期间市场的价格,我市加大了保供稳价工作力度,引导企业加大供给,加强产销对接,拓宽供货渠道,加大调运力度。我们猪肉、鲜菜等主要生鲜食品供应充足,食品价格总体低于上年同期,一季度食品价格比上年同期下降了1.6%,影响我们总指数下降约0.24个百分点。其中,猪肉市场供应充裕,猪肉价格保持了低位,同比下降43.2%,这是拉动我们食品下行的主要因素。鲜菜价格在1、2月份是低于上年同期水平,3月份由于受到不利天气和主产区疫情以及运输成本增加的多重因素的影响,环比价格略有上涨。


第二,非食品价格涨势平稳。一季度,我市服务类消费需求呈现季节性增长,服务价格同比上涨了1.7%,延续了去年以来的温和上涨的态势。其中,在外住宿、租赁房房租价格分别上涨了6.9%和1.4%,另外在能源等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行的带动下,工业消费品价格一季度同比上涨2.2%,其中像炉具灶具、热水器、抽油烟机这些产品的价格涨幅是在4.1%到5.6%之间。


下一阶段我市将持续加大保供稳价工作的力度,确保市场供应总体充足,为我们物价的平稳运行奠定坚实的基础。预计上半年,我市CPI总体仍将保持温和上涨的态势。谢谢。


新京报记者:我们看到一季度北京GDP同比增长了4.8%,与全国增速保持同步。请问如何评价今年北京的经济开局?二季度能否延续走势?对二季度的经济走势有何预判?谢谢。


朱燕南:谢谢你的提问,这是两个问题,一个是我们怎么看一季度的经济,另外一个是关注二季度的经济走势。


我想,对于今年一季度的经济情况,我们要对它做一个评价,首先需要简要梳理一下我们经济运行的大背景。一个是国际环境复杂多变,有很多的不确定不稳定因素。一个是国内经济发展仍面临三重压力,同时疫情出现了频发散发的情况。就像李克强总理在经济形势座谈会上讲到的,国际国内环境都出现了一些超出预期的变化。面对这样的形势,我们积极应对,政策适当靠前发力,加强宏观调控。对于北京来讲,还有一个比较明显的特点,是我们的特殊性。一季度我们成功举办了冬奥会和冬残奥会。这些就是北京经济运行的一个大背景。


在这样的背景下,一季度全市GDP同比增长了4.8%,这个速度与2020年和2021年两年平均增速相比,提高了0.1个百分点。所以我们做出的判断是实现了平稳开局。这个结果,应该说是非常来之不易的,它是全市科学统筹疫情防控、冬奥会冬残奥会举办和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结果。在经济运行当中,有三个主要的特点,向大家介绍一下。


第一,生产需求表现稳定,结构在进一步优化。从生产领域来看,农业生产延续了上年四季度的增长态势。刚才在发布的时候提到了,像蔬菜产量、生猪存栏和出栏都有快速的增长,都市农业在继续复苏。工业生产呈现比较快的增长,医药行业、电子行业都实现了两位数的增速。服务业总体稳定,其中,像金融业、信息服务业、批发零售业,就是在服务业当中占比较大的几个行业,对服务业增长的贡献率合计超过了7成。从需求领域来看,我们的投资实现了两位数增速的开局。其中,像建筑安装工程投资和设备购置投资,这些有效投资,对于全市投资增长的贡献率接近6成。消费市场在继续恢复,网上零售仍然表现出比较大的优势。


第二,新兴动能在加快成长,这也是近些年我们北京一直在加快推进的一项工作,就是培育壮大新兴动能。第一个表现在高精尖产业的发展上。一季度,高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全市GDP的比重都超过了1/4。二是表现在数字经济的发展上,给大家报一下数字经济的数据。一季度,全市数字经济实现增加值3873.6亿元,按现价计算,同比增长了7.2%。数字经济占全市GDP的比重达到了41.2%,同比提高了0.5个百分点。其中,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增长了8.7%,占数字经济增加值的比重接近6成。三是企业的研发创新还保持了活跃。1-2月份,大中型重点企业研发费用同比增长了21.6%,占营业收入的比重同比提高了1个百分点。


第三,在我们促进经济稳步恢复的同时,民生保障依然扎实有力。一是我们的投入继续向民生领域倾斜。像在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当中,一般公共服务、交通运输、教育领域的支出增速都超过了2成。在我们的投资当中,社会领域的投资增速要明显高于全市投资的平均水平,基础设施投资当中交通运输领域、绿化领域的投资都有一个快速的增长,这在我发布数据的时候都已经介绍到了。与此同时,面对输入性通胀压力,还有国内疫情的影响,我们加快推进保供稳价工作。刚才卞总在回答第一个问题的时候也提到了,我们一季度的CPI同比上涨了1.4%,还是一个温和上涨的态势,居民收入在继续稳步增加,一季度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了5.3%。这个是第三个特点。


所以综合这些,我们判断,一季度北京经济实现了一个平稳开局。对于二季度的经济,我们首先还是要全面客观地去做一个认识和判断。一方面,先要正视压力。这个压力一个还是来自于国际环境的复杂多变,不确定性不稳定性在加大。大家可能也关注到了,昨天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发布了最新一期的报告,里面对于今年全年全球经济的增长预期,从1月份的4.4%下调到了3.6%。所以,世界经济应该说复苏的进程有所放缓。第二个压力就是国内经济发展面临的三重压力依然存在,我们的疫情形势还比较复杂,我们要正视压力。


另一方面,在正视压力的同时,我们还要继续保持定力,坚定信心,积极应对。年初以来,我们提到政策要适当靠前,也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包括有科学防疫的,有减税降费的,有针对工业、服务业困难行业发展的,也有全面降准来降低企业融资成本的,还有保障货运物流的等等。出台这些政策措施,就是要助企纾困,要稳定经济发展基础、稳市场主体、稳预期,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从北京来看,我们也会把国家的各项政策措施落地落实落细,继续培育壮大新兴动能,保持经济继续平稳健康运行。谢谢。


人民网记者:请问卞总,从一季度数据看,居民收入实现稳步增长,居民收入增长呈现出了哪些特征?后续增长情况预计如何?谢谢。


卞晶:谢谢你的提问。一季度,我市突出稳就业、保民生这个工作主线,多措并举来推动我们居民收入持续增长。刚才已经向大家通报了,一季度我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5.3%,主要表现出两个特点:


第一,稳就业政策助推了我们工资性收入的稳步增长。今年以来,我市积极地推进稳就业、促增收政策,相继开展了“春风行动”“就业援助月”等专项活动,在提高就业服务的质量,保障我们重点企业的用工,引导节后有序的返京返岗,加强就业困难群体的帮扶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另外,从3月1日起,我市也启动了为期3个月的“毕业生就业服务月活动”,预计组织各类就业服务活动将超过150场,3000余家用人单位计划提供就业岗位大概10万个左右,将有效地促进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在各项稳就业政策的助推下,我们居民收入稳步增长也具备了比较好的基础。一季度,我市居民工资性收入同比增长了6.6%,拉动我们居民可支配收入上涨4.2个百分点,对收入增长的贡献率是达到了79.2%,是我们居民收入增长的首要动力。


第二,农村居民收入增长持续快于城镇居民。今年以来,我市在促进农村居民增收、推进共同富裕方面持续发力。一季度,农村居民收入增速比城镇居民要高2.3个百分点,城乡居民收入比是2.22:1,这比上年同期缩小了0.05,差距在持续缩小。其中,工资性收入与转移净收入政策支撑作用也更加突出。从工资性收入方面来看,我市通过提供岗位补贴和社会保险补贴等方式,来鼓励我们各类用人单位招用农村劳动力,通过增设公益性岗位的方式,托底安置就业困难人员,有效推动了我们农村劳动力就近就地来进行就业。一季度,农村居民的工资性收入同比增长了9.5%。在转移净收入方面,随着我们基础保险金和福利养老金标准的提高,退耕还林后续的政策补贴,还有煤改清洁能源补贴等保障落实到位,一季度,农村居民转移净收入同比增长了5.0%。


下一阶段,随着各项稳就业、促增收政策的持续推进,特别是我们各区农民增收方案的正式印发实施,我市城乡居民收入也将继续保持稳步增长的态势。谢谢。


北京日报记者:请问朱局,从您刚刚通报的情况看,一季度北京市的投资实现了两位数的增长,主要是由哪些因素带动的呢?


朱燕南:谢谢你的提问。今年一季度投资增速回暖,可以说是全国经济也是北京经济的一个亮点。一季度,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了10.3%。我们也做了一个分析,认为以下几个方面是主要的带动因素。


第一,项目开复工推进有力。一季度,全市新增的投资项目有一个比较快的增长,这些新增项目计划总投资超过了2500亿元,增速达到了20.2%。市级重大项目实现了“应复尽复”。我们还从市住房城乡建设委看到一个数据,截至3月末,项目施工现场人员实名制登记人数同比增加了1.3万人,已经恢复到了正常的施工水平。


第二,有效投资的规模在进一步扩大。反映实物工作量的建筑安装工程投资增长了8%,这个速度比1-2月提高了4.7个百分点。设备购置投资增长了43.1%。这两项投资对于全市投资增长的贡献率接近6成。


第三,高技术产业投资增势良好。制造业投资在上年同期增长55%的基础上,今年一季度增长了38.1%。其中,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长了43.7%,主要是集成电路领域项目、医疗健康产业园项目的带动。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增长了42.7%,主要来自于信息服务业项目的带动。


第四,基础设施投资增长在加快。一季度,全市基础设施投资增速比1-2月份提高了3.2个百分点,增长了8.2%。这里面的项目,主要是铁路航空运输项目、输变电工程项目,以及平原重点区域造林绿化工程项目。


第五,社会领域投资力度在加大。一季度,社会领域投资增长了27.5%,要远远高于全市投资平均水平。在刚才发布的时候也提到了,这里面教育领域的投资、卫生领域的投资都快速增长,主要的带动项目是有一些高校、三甲医院在郊区的校区和院区项目的带动。


应该说,当前扩大内需还是宏观政策发力的一个重要的着力点。扩大内需,就是要拉动投资和消费的增长。在疫情影响之下,应该说投资发挥了更为关键和重要的作用。今年一季度,投资增速回暖的表现,也是我们扩大内需和政策适当靠前发力的重要体现。谢谢。


中新社记者:一季度北京市居民消费有哪些亮点,未来将呈现何种变化。谢谢。


卞晶:谢谢你的提问。一季度,在春节、冬奥会以及各类促消费活动的带动下,我市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是1.1万元,同比增长了3%。总体上来看,呈现两个方面的亮点:


第一,我们促消费政策活动助力了居民消费的平稳恢复。我们也对比了一下近三年的数据,2020年一季度,我市居民消费受到疫情的冲击影响,同比下降了6%。到2021年一季度迎来了恢复性的增长,同比增长了9.9%。今年一季度,我市提前启动了消费季的活动,带动居民消费支出延续了平稳恢复的态势,增速较前两年平均增速加快了1.3个百分点。春节期间,在热门影片,还有各类演出集中上映的推动下,居民文化娱乐服务支出增速是由负转正,同比增长了18.9%。另外,像火锅节、“寻味北京”这些活动,也激发了我们居民餐饮消费的热情,居民在外饮食支出同比增长了17.7%。


第二,冬奥拉动消费增长的成效比较明显。北京成功举办冬奥盛会,极大的激发了百姓参与冰雪活动的热情。据调查,一季度,全市居民滑雪滑冰消费的频次同比增加了近三成,带动了居民体育健身活动、景点门票这些相关服务的消费支出同比增长了59%,这也成为了居民消费新的亮点。


下一阶段,随着2022年北京消费季的持续推进,特色促消费的活动相继举办,同时也是在天气转暖,五一小长假等等这些有利因素带动下,我们居民消费的需求也将逐步释放,预计上半年我市居民消费仍将保持一个平稳增长的态势。谢谢。


北京商报记者:朱局长,在北京筹备举办冬奥会期间,冰雪运动非常活跃,也出现了“一墩难求”的情况,您能不能介绍一下北京体育消费的相关情况?谢谢。


朱燕南:谢谢你的提问。我想,在刚才卞总回答居民消费问题的时候,已经给了一些答案。今年一季度,北京成功举办了冬奥会、冬残奥会,点燃了大家参与冰雪运动的热情,我们都是亲历者。冬奥会、冬残奥会的举办,带动了体育消费的较快增长。我们也整理了一些数据,跟大家分享一下。


第一,表现在体育商品的消费上。一季度,体育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速超过了3成。“一墩难求”,大家都在提这个词,应该说折射出大家对于冬奥特许商品购买的热情。我们看到销售冬奥特许商品的企业的零售额都会有成倍或者几倍的增长。


第二,表现在体育服务性消费上。体育服务性消费增速超过了1成,滑雪、滑冰成为居民消费的一个新的热点。我们看到,一些重点的滑雪场的收入都有一个比较快的增长。


第三,表现在体育消费和一些赛事的举办带动,体育行业呈现出一个快速的发展。1-2月,规模以上体育行业收入同比增长了26.6%,其中健身休闲活动行业收入增速接近5成,体育场地设施管理行业收入超过了1/4,举办赛事的一些体育组织的收入达到了3成以上。


这是我们统计部门统计的一些相关数据。同时,我们也跟踪关注了一些平台、一些研究机构的数据,看到在春节期间,像北京冰雪运动交易用户数、订单量、交易额与2021年春节相比都有了一倍上下的增长。所以,确实反映出了冬奥会、冬残奥会的举办,带动了体育消费的快速增长,掀起了冰雪运动和体育消费的热潮,我们大家,包括我们的一些亲人朋友,也都是其中的一员,也都参与其中。谢谢。


关于我们 站点地图 建设意见 法律声明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宋庄南三街209号院  邮编:101118
统一对外咨询电话:010-55535000(北京市统计局)
010-55533518(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
010-56249676(北京统计联网直报系统)

微信公众号

政务微博

主办单位:北京市统计局 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  承办单位:北京市统计发展促进中心
政府网站标识码:1100000012   京公网安备 11040102700027  京ICP备0500717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