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听,请说话(10s)
抱歉,没听清,请再说一遍吧
首页>最新发布

砥砺奋进著华章 铿锵前行踏新程——新中国成立75周年北京经济社会发展成就

字号:      分享:
日期:2024-09-23 10:00    来源:北京市统计局

新中国成立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中国历史开启了新的篇章,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飞跃。北京作为国家首都,始终坚定不移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首善标准,栉风沐雨、奋楫争先,75年来经济社会发展成绩斐然,城市面貌日新月异,人民生活节节攀升,迈入了新时代首都发展新征程。


一、落实首都城市战略定位,首都功能优化提升


党中央高度重视首都规划建设。新中国成立以来,北京市共编制了七版城市总体规划,在不同阶段对首都发展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2017年9月,党中央、国务院正式批复了《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5年)》,明确提出“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的城市战略定位,全市深入实施城市总体规划,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出台一系列专项规划和行动方案,“四个中心”功能建设全面提速,“四个服务”水平显著提高。


从全国政治中心建设看,作为首都,北京始终将政治中心摆在首位,一直处在维护国家政治安全的最前沿。近年来高标准完成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庆祝活动、新中国成立70周年庆祝活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等重大活动服务保障任务,将政治效果、社会效果、安保效果有机统一,坚决维护首都政治安全、保障首都稳定并提供优质政治服务。


从全国文化中心建设看,新中国成立以来,文化中心一直是重要的首都功能,北京始终坚持首善标准、发扬首创精神,在文化建设上服务全国、引领全国。2022年全市文化产业增加值4700.3亿元,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1.3%,保持全国首位,比2004年提高4.9个百分点。2023年人均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筑面积0.41平方米,是2015年的近3倍;历史文化街区占核心区总面积的比重达到25.6%,比2015年提高3.6个百分点。


图1  主要年份文化产业增加值及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

图片1.png



从国际交往中心建设看,上世纪80年代初,北京就确立了“为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全国工作和开展国际交往”的功能。近年来,随着国际交往中心功能的深化,北京加快构建“一核两轴多板块”国际交往空间新格局,优化长安街及其延长线、中轴线北延长线的国际交往功能,雁栖湖国际会都扩容提升,第四使馆区破土动工。党的十八大以来,高标准接待党宾、国宾团组千余个。搭建覆盖全市的涉外服务体系,全市政务服务中心外语办事窗口覆盖率达85%,在京落户的各类国际组织总部和代表机构数量位列全国首位。


从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看,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北京时首次明确提出北京科技创新中心的城市战略定位。近年来,全市发挥创新驱动作用,持续加大创新投入,2022年北京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2843.3亿元,与1996年相比,年均增长17.6%,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6.84%,比1996年提高4.52个百分点,保持全国之首。创新主平台、主阵地建设成效明显,“三城一区”R&D经费及人员均占全市的5成以上。创新成果稳步提升,2023年末万人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137件,是2014年的5.8倍。科技型企业加速崛起,2023年年末全市共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2.83万家,专精特新企业7180家,国家级“小巨人”企业795家,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力量。


图2  1996-2022年北京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及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

图片2.png



二、经济总量跨越新台阶,综合实力明显增强


经济总量连上新台阶。新中国成立之初,北京经济基础较为薄弱,地区生产总值不足3亿元,经过全市人民艰苦卓绝的奋斗,1978年提高到108.8亿元。改革开放以后,北京经济发展驶入快车道,1994年地区生产总值超过千亿元,2007年迈过万亿元大关。党的十八大以来,北京经济实力全面提升,经济总量连续迈上新台阶,地区生产总值分别在2013年、2018年、2021年突破2万亿元、3万亿元、4万亿元。2023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3760.7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是1952年的857倍,年均增长9.9%。


表  地区生产总值提升各量级所用时间

表.png


图3  1949-2023年地区生产总值及增长速度

图片3.png



人均GDP实现新突破。1949年,全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不足百元,1975年超过千元,1994年超过万元,2013年突破10万元,2023年达到20万元(折合2.84万美元),保持全国首位。


图4  1949-2023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

图片4.png


地方财力显著增强。新中国成立初期百废待兴,财政资金较为紧张,全市财政收入仅有2000余万元,1978年超过50亿元。改革开放之后,随着经济快速增长,财政收入稳步增加,1995年超过百亿元,2006年超过千亿元,2023年为6181.1亿元。财力增加为促进经济发展、改善人民生活、推动城市建设提供了有力的资金保障。


图5  主要年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图片5.png


三、高质量发展迈向新阶段,结构效率优化提升


产业发展向新提质。新中国成立初期,北京产业发展呈低水平的“三二一”发展格局,三次产业比例为23.1∶36.8∶40.1;上世纪50年代以后,在建设现代化工业基地背景下,第二产业成为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1954年第二产业比重为44.1%,首次超过第三产业,1978年达到71%;上世纪80年代以来,按照中央指示精神同时结合首都特点,北京开始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第三产业,1993年第三产业占比再次超过第二产业,达到47.2%并逐步提高,“三二一”的产业结构基本确立;2015年以后三产比重稳定在8成以上,2023年北京三次产业结构为0.2∶14.9∶84.8。产业发展呈现高端化特征。农业由传统种植业向现代农业、由重生产功能向重生态功能转变,传统种植业占比从1970年的71.2%下降到2023年的53.7%,体现生态功能的林业产值占比提高至26.1%。工业由劳动密集型向资本技术密集型转变,以电子信息、汽车、生物医药为主的先进制造业取代化工、冶金等传统重工业,2023年电力、汽车、电子、医药行业产值合计占比接近7成。服务业结构逐步优化,批发和零售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等传统服务业占比由新中国成立之初及改革开放初期的一半以上,下降到2023年的11.1%;金融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的比重达到63.3%,比2001年提高22.1个百分点。新兴产业加快成长,2023年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分别为23.9%和27.1%,比2016年分别提高3个和5.3个百分点。


图6  1949年、1978年、1993年和2023年三次产业结构

图片6.png


需求结构调整优化。新中国成立以来,北京经济经历了消费投资交替主导、投资消费双轮驱动到消费主导的变化。2007年以来,消费率持续超过投资率,消费成为经济发展的第一引擎,2022年消费率为55.7%,高于投资率14.5个百分点。消费品市场从商品匮乏到供需两旺、从结构单一到更趋多元转变。新中国成立之初,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不足3亿元,改革开放后,居民消费需求迅速膨胀,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从1978年的44.2亿元逐步扩大至2023年的1.4万亿元;吃穿类商品零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由1949年的近8成逐步降至2023年的3成以下,用类商品占比由1成以上提升至7成左右;网络购物、直播电商等新业态新模式蓬勃发展,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住宿餐饮业网上零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由2014年的12.8%提高到2023年的37.7%[1]。投资由规模扩张向结构优化转变。新中国成立初期,全市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不足亿元,1958年突破10亿元,改革开放后随着投资体制改革的深化,投资规模迅速扩张,分别于1986年、1998年突破百亿元、千亿元,1951-2023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6.4%;基础设施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自2005年以来保持在2成以上,互联网基础设施、仓储物流、新型消费场景等投资项目如火如荼,2020年以来高技术制造业、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年均分别增长59.9%和19.2%。


图7  1952-2022年投资率与消费率

图片7.png



图8  2014-2023年网上零售额及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

图片8.png


减量集约成效明显。2014年以来,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北京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市紧紧抓住疏解非首都功能这个“牛鼻子”,不断优化经济发展方式,成为国内第一个提出减量发展的城市。积极推进城乡建设用地减量、不符合首都功能战略定位的功能退出,清理、外迁和升级了一批区域性专业市场、区域性物流中心、一般制造业企业。2023年末,全市常住人口2185.8万人,比2016年末减少9.6万人,其中中心城区1094.8万人,减少169.9万人。在减量的同时,生产效率持续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由1978年的0.25万元/人提高到2022年的36.28万元/人;2022年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0.175吨标准煤,与1980年相比,按可比价格计算,年均下降5.4%;万元地区生产总值水耗由1988年的1033.6立方米下降到2022年的9.6立方米,年均下降8.5%。


图9  1978-2022年社会劳动生产率

图片9.png


图10  1980-2022年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及下降率

图片10.png


四、城市发展形成新格局,京津冀协同纵深推进


加快构建城市空间新格局。《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提出在北京市域范围内形成“一核一主一副、两轴多点一区”城市空间结构。全市围绕构建城市空间新格局,加快城市发展理念更新,推动城市深刻转型。核心区进一步突出政务、文化功能,聚焦老城保护与复兴,统筹推进历史文化街区风貌保护、重点文物腾退修缮和活化利用,中轴线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常住人口占全市比重由2014年的10.2%下降到2023年的8.2%。中心城区是疏解非首都功能的主要地区,2014年以来加快“腾笼换鸟”,累计拆除违法建设超8千万平方米,腾退土地6千余公顷,大力发展金融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3个行业增加值占全市的比重均超过8成,符合首都功能定位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构建。平原新城不仅是首都面向区域协同发展的重要战略门户,也是疏解承接的主要地区,形成了医药健康、智能装备、航空、新能源、新一代信息技术5个千亿级以上产业集群。副中心所在的通州区逐步完善城市综合功能,对接中心城区功能和人口疏解,地区生产总值占比由2014年的2.8%提升至2023年的3.0%,常住人口占比由6.3%提升至8.4%。生态涵养区绿色发展成效显著,各区森林覆盖率均在48%以上。


京津冀协同发展取得新突破。2014年以来,京津冀三地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紧密围绕《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和各阶段重点任务推动工作,协同发展交出亮眼答卷。建设一体化交通网,京津冀核心区1小时交通圈、相邻城市间1.5小时交通圈基本形成。截至2023年末,京津冀地区高铁总里程达到2576公里,实现对区域内所有地级市的全覆盖。推动生态环境联防联治,2023年三地PM2.5平均浓度与2013年相比降幅分别为64.2%、57.3%和64.3%;国家地表水考核断面水质优良(Ⅰ—Ⅲ类)比例动态达到国家“十四五”目标要求。加快产业协作,2023年底滨海—中关村科技园累计注册企业近5000家,累计为1009家北京来津企业提供科技创新服务,2017年以来天津累计吸引京、冀投资额突破1万亿元,占全部引进内资的一半;河北积极吸引京津产业转移,2014年以来承接京津转入基本单位中北京占比近8成。提升创新协同效能,2023年北京流向津冀技术合同成交额748.7亿元,是2015年的6.7倍;京津冀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70.3万件,是2013年的6.7倍。推进公共服务共建共享,京津200多所中小学幼儿园与河北开展办学合作,三地建立多个跨区域职教联盟和高校联盟,区域内跨省异地就医普通门诊费用直接结算,“跨城养老”步伐加快。


图11  2015-2023年北京地区流向天津、河北技术合同成交额

图片11.png


五、公共服务取得新成效,民生福祉持续增进


社会保障坚实有力。经过多年的改革和发展,全市逐步建立起全方位、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社会保障覆盖范围不断扩大。党的十八大以来,市委、市政府聚焦“七有”“五性”民生需求,织密织牢民生保障网。健全学前教育、基础教育公共服务体系,义务教育普及率自1993年以来始终保持在100%,2023年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超过90%,启动实施新时代基础教育扩优提质行动计划,人民群众“上好学”的愿望得以更好满足。持续优化医疗卫生资源配置,2023年末全市共有医疗卫生机构12518家,床位13.9万张,卫生技术人员34.3万人,分别是1949年的205.2倍、46.3倍、81.3倍。健全社会保障制度,2023年职工基本养老和失业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1801.5万人和1418.4万人,分别比1995年增加1540.4万人和1198.6万人;参加职工医疗保险人数1504.7万人,比2001年增加1294.5万人。推出经济适用房、公租房、共有产权房等各类保障性安居工程,2023年低保、低收入、重残、大病等重点人群公租房保障率超8成。


就业提质扩容。改革开放初期,北京就业人员不足500万人,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城市建设不断加快,城镇化进程稳步推进,就业规模逐渐扩大。2010年全市常住就业人口超过千万人,2023年为1129万人。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过程中,就业结构也发生了深刻变化。1949年,城市就业人员中工业占36.1%,商业、饮食业和服务业占27.9%;改革开放之初,随着工业化进程加快,北京形成了“二三一”的就业结构;上世纪90年代伴随第三产业发展壮大,就业结构演变为“三二一”;2023年三次产业就业比例为2.1∶16.2∶81.7,新职业、新岗位不断涌现。与此同时,劳动者素质不断提升,2020年全市6岁及以上常住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为12.2年,比1964年提高6.9年。


图12  2010-2023年常住就业人口构成

图片12.png


居民生活蒸蒸日上。市委、市政府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首位,带领全市人民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居民收入大幅提高。新中国成立之初,北京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仅为200元左右,受生产力水平制约,增长幅度较小,1956-1978年年均名义增速为2.3%;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和分配方式的转变,居民收入水平显著提升,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于2000年、2008年超过万元;2023年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81752元,与1978年相比,扣除价格因素,年均增长7.7%。居民收入来源更加多元,工资性收入占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从1978年的近9成下降到2023年的63.2%,转移性收入占比从1978年的5.6%提高到20.6%,财产性收入从无到有。居民消费结构持续升级。新中国成立初期,城乡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仅有一两百元,1988年全市居民人均消费支出超过千元,2023年为47586元;食品烟酒支出占比由1978年的6成左右下降到2成左右,交通通信、教育文化娱乐、医疗保健等发展享受型消费渐成消费新热点,2023年占全市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的比重合计超过1/3。全民健身运动广泛开展,2023年全市全民健身路径12778个,健身房4135个,健身步道3320.9公里,是2018年的5.2倍。文艺活动缤纷多样,2023年全市放映338万场电影,实现票房收入27.7亿元,与1994年的0.5亿元相比不可同日而语;举办营业性演出49524场,吸引观众1138.5万人次,演出收入合计23.0亿元,是2010年的2倍。


图13  1978-2023年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及增长速度

图片13.png



六、生态环境迎来新转变,城市更加和谐宜居


生态环境更加优美。大力实施绿色北京战略,坚决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持续改善人居环境。空气质量明显改善,2023年大气主要污染物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细颗粒物(PM2.5)、可吸入颗粒物(PM10)年平均浓度值分别较2013年下降88.9%、53.6%、64.2%和43.5%,大气污染治理经验被纳入联合国环境署“实践案例”。水环境质量显著提升,2023年北京市监测五大水系河流优良水质河长占比7成以上,比2013年提高21.5个百分点。土壤生态环境质量总体良好,土壤环境风险得到有效管控。


图14  2013-2023年细颗粒物(PM2.5)年均浓度

图片14.png



交通出行更加便捷。2023年末,全市公路里程22433公里,是1957年的19.4倍;城市道路里程6256公里,是1949年的29.1倍;公共汽电车运营线路长度29738.5公里,是1949年的386.2倍;轨道交通运营线路长度由1970年的11公里增加到836公里;共享单车、共享汽车从无到有。出行方式向绿色低碳转变,中心城区绿色出行比例由2016年的71.0%提高到2023年的74.5%。交通运输服务能力大幅提升,2023年全社会客运量为49765.1万人,货运量为25754.9万吨,分别是1958年的36.9倍和6.2倍。


水电气热保障更加有力。建设“外围成环、分区供电”的电力主网架,2023年全社会用电量达到1357.8亿千瓦时,比1949年增长千余倍,城市供电可靠性达到99%以上。形成“以热电联产、燃气供热为主导,多种能源、多种方式相结合”的供热体系,2023年城市集中供热面积为7.3亿平方米,是1990年的19.7倍。建成多源多向天然气供应体系,2023年年末共有燃气家庭用户994.2万户,是1978年的15.2倍,天然气供应总量206.1亿立方米,是2003年的8.6倍。供水能力持续增长,2023年自来水综合生产能力为709万立方米/日,自来水供水管道长度19297.7公里,分别是1949年的78.8倍和52.4倍。


城市更加和谐宜居。统筹城市更新和“疏解整治促提升”工作,2012年以来新增城市绿地7000余公顷,建成一大批城市休闲公园、郊野公园、口袋公园、小微绿地。2023年全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6.9平方米,是1949年的4.7倍;拥有各类公园1065家,成为“千园之城”;森林覆盖率为44.9%,比2006年提高9个百分点。全市生活垃圾100%实现无害化处理,污水处理率达到97.3%,比1975年提高近90个百分点。老旧小区改造、传统商圈改造升级等城市更新项目加快实施,居民生活环境不断改善。


图15  2006-2023年森林覆盖率

图片15.png



七、对外开放展现新活力,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


对外贸易稳中提质。货物贸易从规模扩张转向质量提升。上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后期,北京对外贸易处于探索蓄势阶段,货物进出口规模基本保持在300亿美元左右;2001年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北京作为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进出口规模快速提升,2005年突破千亿美元;2023年在能源产品进口和机电产品出口拉动下,北京进出口总额达到5187.5亿美元。出口商品结构逐步优化,精加工、高附加值制成品出口较快增长,机电产品占出口的比重由1992年的28.1%提高到2023年的46.5%,高新技术产品占出口的比重由2000年的18.9%提高到2023年的24.5%(与机电产品有交叉)。服务贸易快速发展,2023年规模超万亿元,占全市对外贸易总额(货物和服务贸易进出口额之和)的比重超过2成。


图16  1983-2023年北京地区货物进出口总值

图片16.png


双向投资表现活跃。伴随着改革开放日益深化,北京利用外资快速增加。上世纪80年代实际利用外资不足1亿美元,90年代中期超过10亿美元,2015年超过100亿美元,2023年为137.1亿美元。第三产业吸引外资规模持续扩大,2023年占比94.7%,比1998年提高近20个百分点,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成为引资亮点,占比超过8成。企业“走出去”步伐加快。2003年以来,全市对外投资额实现年均两位数增长,对外承包工程营业额在2022年、2023年连续两年超过50亿美元,是1984年的千余倍。


“两区”建设加快推进。2020年9月,国务院先后批复、印发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中国(北京)自由贸易试验区相关方案,北京肩负“两区”建设历史重任,全力打造改革开放的“北京样板”,以首善标准打造高水平开放新高地。2023年,服务业扩大开放重点行业中,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新设外资企业共1321家,占全市新设外资企业数量的76.4%;中国(北京)自由贸易试验区新设外资企业258家,占全市新设外资企业数量的14.9%,进出口总值4624.3亿元,占全市进出口总值的比重为12.7%。


回首过去,75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北京逐步探索出一条符合首都特点的发展之路,千年古都正朝着现代化国际大都市阔步前行。展望未来,北京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一中、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北京重要讲话精神,立足首都城市战略定位,踔厉奋发、笃行不怠,推动新时代首都高质量发展。


注:


文中2023年数据为初步统计数据。


[1]2014-2016年,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住宿餐饮业网上零售额不含住宿和餐饮业。


1_998878400_171_85_3_915235495_bf8e15a804bb2d2dcc6868db807b4c4c.png



关于我们站点地图建设意见法律声明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宋庄南三街209号院  邮编:101118
统一对外咨询电话:010-55535000(北京市统计局)
010-55533518(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
010-56249676(北京统计联网直报系统)

微信公众号

政务微博

主办单位:北京市统计局 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  承办单位:北京市统计发展促进中心
政府网站标识码:1100000012   京公网安备 11040102700027  京ICP备0500717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