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5月,中关村示范区监测的规模(限额)以上重点企业(以下简称中关村企业)实现总收入38078.7亿元,同比增长7.5%。其中,实现技术收入10414亿元,同比增长11%,技术收入占总收入比重为27.3%。
1-5月,中关村示范区规模(限额)以上国家高新技术重点企业(以下简称中关村国高新企业)实现总收入14708.4亿元,同比增长7.6%。其中,电子信息领域实现总收入7122.4亿元,同比增长13.4%,占中关村国高新企业总收入48.4%,拉动中关村国高新企业总收入增长6.1个百分点。
1-5月,中关村企业研究开发人员合计58.9万人,同比下降2.3%;中关村企业研究开发费用合计1696亿元,同比增长1.8%。
中关村示范区规模(限额)以上重点企业总收入、研究开发费用合计同比增速
单位:%
附注
一、统计范围
注册在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内的规模(限额)以上重点企业法人单位。
二、采集渠道
本报表由注册在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内的规模(限额)以上重点企业法人单位通过北京统计联网直报系统报送。
三、主要统计指标解释
总收入:指企业全年的生产产品销售收入、技术性收入和与本企业产品相关的商品的销售收入、其他收入等各种收入的总和,等于主营业务收入加上其他业务收入。总收入应按不含增值税的价格计算。
研究开发费用合计:指报告期内企业用于研究开发活动的费用合计,包括人员人工费用、直接投入费用、折旧费用与长期待摊费用、无形资产摊销费用、设计费用、装备调试费用与试验费用、委托外部研究开发费用及其他费用。该指标应与企业会计账中有关研究开发会计科目或向税务部门提供的有关研究开发辅助账中研究开发费用对应。
四、其他
1.按照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高新区和高新技术企业统计调查制度》规定,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包括电子信息、生物与新医药、航空航天、新材料、高技术服务、新能源与节能、资源与环境、先进制造与自动化。
2. 同比增长是利用统计范围内调查单位填报的相关指标“1-本月”及“上年同期”数据计算取得。
相关链接:2025年北京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进度统计数据发布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