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季 |
单位:亿元 |
|||||
项 目 |
收入合计 |
利润总额 |
从业人员平均人数(万人) |
|||
2015年1-1季 |
同比增长(%) |
2015年1-1季 |
同比增长(%) |
2015年1-1季 |
同比增长(%) |
|
合 计 |
9079.9 |
2.0 |
325.4 |
-0.4 |
323.8 |
2.1 |
按登记注册类型分 |
|
|
|
|
|
|
内资 |
4108.0 |
2.8 |
21.0 |
244.0 |
213.7 |
2.9 |
港澳台商投资 |
1271.0 |
4.5 |
55.0 |
-38.7 |
40.1 |
2.9 |
外商投资 |
3700.9 |
0.4 |
249.3 |
8.0 |
70.0 |
-0.9 |
按行业分 |
|
|
|
|
|
|
工业 |
1852.7 |
1.6 |
77.4 |
-13.5 |
60.7 |
-1.5 |
其中:制造业 |
1720.0 |
-0.5 |
65.2 |
-16.8 |
59.2 |
-1.7 |
建筑业 |
414.4 |
4.8 |
-5.1 |
- |
19.5 |
-2.7 |
批发和零售业 |
3836.1 |
-2.4 |
120.7 |
-10.7 |
40.3 |
-0.7 |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
222.0 |
4.5 |
5.5 |
56.2 |
17.3 |
3.7 |
住宿和餐饮业 |
111.0 |
4.3 |
-3.2 |
- |
17.6 |
0.8 |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
900.2 |
8.5 |
76.7 |
15.7 |
50.7 |
2.3 |
金融业 |
349.3 |
38.8 |
72.0 |
283.6 |
8.8 |
-9.3 |
房地产业 |
154.3 |
-22.7 |
-9.5 |
- |
18.8 |
-2.0 |
租赁与商务服务业 |
852.8 |
9.8 |
-4.5 |
- |
51.4 |
15.5 |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
250.5 |
5.0 |
… |
- |
20.1 |
3.3 |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
25.7 |
-8.2 |
-1.9 |
- |
1.7 |
4.2 |
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 |
29.6 |
-0.8 |
-1.1 |
- |
6.6 |
2.1 |
教育 |
31.3 |
9.0 |
0.9 |
-50.9 |
5.5 |
-1.6 |
卫生和社会工作 |
17.7 |
10.2 |
-0.2 |
- |
2.3 |
5.4 |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
32.3 |
1.1 |
-2.4 |
- |
2.6 |
-1.9 |
按区县分 |
|
|
|
|
|
|
首都功能核心区 |
1271.6 |
8.8 |
48.9 |
37.2 |
47.1 |
1.6 |
东城区 |
708.0 |
2.9 |
41.4 |
40.4 |
27.3 |
4.2 |
西城区 |
563.6 |
17.2 |
7.5 |
21.7 |
19.8 |
-1.9 |
城市功能拓展区 |
5128.7 |
-1.9 |
143.9 |
-28.0 |
178.1 |
2.8 |
朝阳区 |
2967.1 |
-8.3 |
114.4 |
-33.0 |
80.2 |
0.4 |
丰台区 |
320.0 |
1.9 |
3.0 |
- |
14.6 |
2.0 |
石景山区 |
244.2 |
9.3 |
13.8 |
146.4 |
10.4 |
26.2 |
海淀区 |
1597.4 |
9.6 |
12.7 |
-51.2 |
72.9 |
3.0 |
城市发展新区 |
2285.0 |
9.6 |
124.7 |
58.7 |
80.5 |
1.1 |
房山区 |
117.2 |
-7.8 |
0.2 |
- |
5.0 |
-7.1 |
通州区 |
223.9 |
-1.6 |
4.6 |
-49.9 |
10.9 |
0.1 |
顺义区 |
587.8 |
3.0 |
42.8 |
17.8 |
22.9 |
4.3 |
昌平区 |
180.1 |
-2.6 |
21.6 |
222.7 |
11.9 |
2.2 |
大兴区及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 |
1175.9 |
20.8 |
55.5 |
106.3 |
29.9 |
0.1 |
大兴区 |
248.3 |
5.8 |
4.3 |
-18.9 |
12.7 |
2.0 |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 |
927.7 |
25.5 |
51.2 |
137.5 |
17.2 |
-1.2 |
生态涵养发展区 |
394.6 |
-5.2 |
7.8 |
-37.2 |
18.1 |
0.4 |
门头沟区 |
38.4 |
36.1 |
2.8 |
- |
1.7 |
1.5 |
怀柔区 |
147.9 |
-14.5 |
0.5 |
-87.4 |
5.8 |
-0.2 |
平谷区 |
109.6 |
3.2 |
2.1 |
-51.0 |
5.5 |
4.3 |
密云区 |
83.3 |
-11.1 |
2.7 |
-42.3 |
4.0 |
-4.3 |
延庆区 |
15.4 |
2.5 |
-0.3 |
- |
1.2 |
1.2 |
注:1.非公经济是指资产由我国私人控股、港澳台商控股、外商控股的“非公有控股”的企业法人单位,以及主要经费来源于私人、港澳台资和外资的非企业法人单位和个体工商户。私人、港澳台及外商控股是指由其绝对控股和相对控股的经济成分。 |
||||||
2.本表不包含个体经营户数据。 |
||||||
3.行业按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11)标准执行。 |
规模以上非公经济统计范围、采集渠道、划分标准及主要指标解释
一、统计范围
规模以上且资产由我国私人控股、港澳台商控股、外商控股的“非公有控股”的企业法人单位,以及主要经费来源于私人、港澳台资和外资的非企业法人单位。其中,私人、港澳台及外商控股是指由其绝对控股和相对控股的经济成分。规模以上是指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工业法人企业,具有资质的建筑业法人单位,大中型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法人单位,年营业收入1000万元及以上或从业人员期末人数50人及以上的服务业法人单位(其中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以及文化、体育和娱乐业为年营业收入500万元及以上或从业人员期末人数50人及以上的法人单位),以及重点房地产开发经营单位。
二、采集渠道
规模以上非公经济统计数据是以政府综合统计现有资源为主体,通过定期整合国民经济各行业规模以上调查单位的统计信息,获取统计资料。
三、标准划分
北京市非公经济划型标准是按照生产资料所有权性质,非公经济统计范畴从企业登记注册类型和控股情况两方面界定。
(1)生产资料完全属于非公有制经济的法人单位。即在《法人单位基本情况》表中“登记注册类型”标识为“私营独资企业(171)”、“私营合伙企业(172)”、“私营有限责任公司(173)”、“私营股份有限公司(174)”、“港、澳、台商独资经营企业(230)”、“外资企业(330)”的法人单位全部纳入非公经济统计范畴。
(2)生产资料具有“混合经济”特征的法人单位。即在《法人单位基本情况》表中“登记注册类型”标识为 “其他联营(149)”、“其他有限责任公司(159)”、“股份有限公司(160)”、“其他(190)”、“与港澳台商合资经营(210)”、“与港澳台商合作经营(220)”、“港澳台商投资股份有限公司(240)”、“其他港澳台商投资(290)”、“中外合资经营(310)”、“中外合作经营(320)”、“外商投资股份有限公司(340)”、“其他外商投资(390)”的单位则要根据机构类型分类处理。
其中的企业法人单位,根据 “控股情况”进行划分,将私人控股、港澳台商控股和外商控股纳入非公经济范畴。
非企业法人单位要依据注册经济类型界定。登记注册类型为“与港澳台商合资经营(210)”、“与港澳台商合作经营(220)”、“港澳台商投资股份有限公司(240)”、“其他港澳台商投资(290)”、“中外合资经营(310)”、“中外合作经营(320)”、“外商投资股份有限公司(340)”、“其他外商投资(390)”的法人单位,视同为非公经济。
(3)产业活动单位的经济性质与所属法人单位一致。
(4)个体工商户全部纳入非公经济范畴。
四、指标解释
收入合计:指单位取得的各类收入,包括企业的营业收入和行政、事业单位、民间非营利组织的收入合计。企业营业收入指在报告期内从事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及转让资产使用权等日常活动中所形成的总收入,包括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行政、事业单位收入合计指从各种渠道获得的收入,包括财政拨款、行政单位预算外资金、上级补助收入、事业收入、事业单位经营收入、附属单位上缴收入和其他收入。民间非营利组织收入合计指从各种渠道获得的收入,包括捐赠收入、会费收入、提供服务收入、商品销售收入、政府补助收入、投资收益和其他收入。
利润总额: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各种收入扣除各种耗费后的盈余,反映企业在报告期内实现的亏盈总额,包括营业利润、补贴收入、投资净收益和营业外收支净额。行政、事业单位、民间非营利组织没有利润总额。
从业人员:指在报告期内与单位订立劳动合同的所有人员,含全职、兼职和临时职工,也包括虽未与单位订立劳动合同但由单位正式任命的人员,如董事会成员、监事会成员等;以及在单位的计划和控制下,虽未与单位订立劳动合同或未由其正式任命,但为其提供与职工类似服务的人员,如劳务用工合同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