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11月 |
||
项 目 |
当月同比增长(%) |
累计同比增长(%) |
合 计 |
1.4 |
6.1 |
按经济类型分组 |
|
|
国有企业 |
1.3 |
6.7 |
集体企业 |
-0.3 |
-6.4 |
股份合作企业 |
-14.2 |
10.8 |
股份制企业 |
-0.2 |
4.6 |
外商及港澳台企业 |
3.4 |
7.6 |
其他企业 |
-1.2 |
-6.3 |
按规模分组 |
|
|
其中:大中型工业 |
3.4 |
7.1 |
按轻重工 |
|
|
轻工业 |
-1.6 |
0.7 |
重工业 |
2.2 |
7.9 |
按行业分组 |
|
|
煤炭开采和洗选业 |
-28.1 |
-5.9 |
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 |
106.7 |
111.9 |
黑色金属矿采选业 |
-11.9 |
3.9 |
非金属矿采选业 |
-74.0 |
-39.8 |
开采辅助活动 |
0.9 |
-5.8 |
农副食品加工业 |
-3.5 |
0.2 |
食品制造业 |
-4.0 |
-1.2 |
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 |
-28.9 |
-4.3 |
纺织业 |
-17.8 |
-24.1 |
纺织服装、服饰业 |
-20.8 |
-10.6 |
皮革、毛皮、羽毛及其制品和制鞋业 |
-4.8 |
-14.3 |
木材加工和木、竹、藤、棕、草制品业 |
-17.1 |
1.8 |
家具制造业 |
-20.0 |
-19.8 |
造纸和纸制品业 |
7.3 |
11.3 |
印刷和记录媒介复制业 |
-6.6 |
-1.3 |
文教、工美、体育和娱乐用品制造业 |
-42.5 |
-37.0 |
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 |
-18.2 |
16.0 |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
7.8 |
7.2 |
医药制造业 |
13.5 |
8.7 |
化学纤维制造业 |
-9.7 |
-3.5 |
橡胶和塑料制品业 |
0.0 |
-1.2 |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
-8.0 |
7.5 |
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
-12.4 |
-1.8 |
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
28.7 |
16.3 |
金属制品业 |
-7.9 |
-0.6 |
通用设备制造业 |
-1.7 |
9.5 |
专用设备制造业 |
-12.8 |
-5.8 |
汽车制造业 |
5.3 |
11.8 |
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 |
24.2 |
72.7 |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 |
-10.5 |
-0.3 |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业 |
33.5 |
16.1 |
仪器仪表制造业 |
-11.5 |
2.3 |
其他制造业 |
-12.7 |
4.8 |
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业 |
-21.9 |
-2.2 |
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 |
-13.4 |
2.3 |
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 |
-3.3 |
1.6 |
燃气生产和供应业 |
32.7 |
9.1 |
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
46.3 |
41.9 |
工业领域统计范围、采集渠道、标准划分及主要指标解释
一、统计范围
2011年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调整为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法人工业企业。
二、采集渠道
规模以上工业法人单位按照《工业统计报表制度》要求,如实填报统计报表,通过联网直报系统上报统计数据。北京统计部门经过审核,汇总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统计数据,经国家统计局统一审核评估后对外发布。
三、标准划分
大中型工业企业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统计局、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联合下发的《关于印发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的通知》(工信部联企业〔2011〕300号)划分。
四、主要统计指标解释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工业增加值是国内生产总值的组成部分,它是以货币形式表现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在报告期内工业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这个最终成果反映的是企业生产过程中新创造的价值。工业增加值不是直接统计的指标,而是通过相关统计指标计算出来的。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速度:指以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作为总量指标计算出来的,反映一定时期全国或某一地区工业生产增减变动的相对数,通常以百分数表示。